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健康 | 约会 | 军事 | 港澳台 | 企业 | ERP | Top100 | Sohu视线 | 专题 | 我来说两句
搜狐首页 > 传媒频道 > 名刊领导者 > 《南风窗》 > 本期新闻精粹
《南风窗》10月下:全盘核算“黄金周”

MEDIA.SOHU.COM  2003年10月16日15:24  南风窗

  本刊记者 刘 阳

  上半年的五一“黄金周”因为非典被迫取消,当时就有人提议借此契机,全面反思“黄金周”长假制度。而刚刚结束的这个在统计数字上“红红火火”的“十一”7天,似乎表明,这一自从2000年5月开始正式实行的有中国特色的休假制度,历经非典袭击而不倒,进一步摆脱了临时性措施的色彩,极有可能成为一项相对稳定的制度。

  在某媒体刊发的读者调查中,出现了这样的读者声音:“‘黄金周’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得力措施;假日旅游是一项深受百姓欢迎的休闲方式,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改变,希望长期实行。”

  “黄金周”的收益账

  了解近年中国经济宏观走势的读者很容易就会发现,“黄金周”制度的出台正好是我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物价持续萎靡、消费需求下降的时候,“黄金周”的设计初衷无非是期望假日经济能够刺激人们的购买力,提升整个市场的人气,为商家造势。

  假日经济就是指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强、带动范围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假日经济的重要作用在于,首先,它拉动整个社会的消费,也就拉动了社会的经济运行,对目前中国经济走出通缩低谷有促进作用。其次,假日经济所消费的物质产品通常只占少数,而属于文化层面的消费居多,例如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旅游。

  每年一到“黄金周”,商家和旅行社全员上阵,促销广告令人目不暇接,到处人头攒动。但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自有规律,表面现象不应该影响到人们客观地分析“黄金周”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真实作用。

  冷静分析人们在“黄金周”的消费活动,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节假日期间的集中消费,消费的内容跟平时一样,只不过消费的时间或地点发生了变化。假日一过,商场的销售统计结果往往是电器、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销售增幅较大。这表明假日只是提供给人们更充裕的时间去选购他们本已打算购买或即将购买的商品,加快了商家的现金回笼速度,表面的热闹并没有从根本上带来消费总量的明显增长。

  另一种则是节假日的冲动型消费。长假调动了一些消费者心底的消费欲望,把一些非必需的潜在消费愿望激发出来,旅游支出、文化教育支出、健康休闲支出都包括在其中,还包括刚刚起步的一些情感消费支出。这才是假日经济真正可能带来的增量,这种经济增量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而这一块,也正是我国假日经济最薄弱的环节。

  在分析“黄金周”带来的假日经济效应时有一个无法忽视的根本前提:人们的消费行为最终受收入的制约,假日经济能否放量上行,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大环境。

  我们漏算了哪些成本

  从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历年“黄金周”旅游收入看,尽管收入增长存在波动,但旅游市场的确正在日益扩大,这是一国的人均收入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必然出现的趋势。

  但是在所有的统计数据中,一直被忽略的是“黄金周”的成本总额和成本构成。如果对一项政策所引发的结果只盯着收益看,那么所有的政策就当然失去了调整的必要和可能。就“黄金周”制度对成本分析的疏漏来看,显然它的市场经济色彩远逊于计划的意味。

  并不是说中国“黄金周”的假日经济没有成本核算,在市场中具体某家旅行社或者宾馆、饭店,肯定有自己的损益分析,但在一项地域影响波及全国、行业影响至少涉及旅游、餐饮、交通、文化、卫生等诸多领域的政策,如果只是以拉动旅游经济为单一目标,不能做到全盘核算成本,显然不利于对“黄金周”的综合效益进行客观地考量。

  “黄金周”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长假人为制造了集中消费的旅游模式。在中国,“集中”就意味着成千万数量级的人潮,在短期内使交通运输运力、旅游设施、风景区、文化遗产地的生态环境都处于危险的临界状态,超负荷运转带来的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寿命降低和边际效益递减。政府决策部门同样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于是它陷入了既要吸引、鼓励人们旅游,另一方面又要温柔地劝告人们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的尴尬。这一矛盾的姿态最后难免被解读成:消费者决定之前一定要想好,充分考虑种种不利因素,然后如果你仍然选择出门旅游,你选择,你承担,你是理性的消费者。

  每逢“黄金周”,航空公司、机场、维修基地、地面服务公司等单位都要提前对员工进行思想动员,停止轮休,配备几班人马。记者曾出席过这种动员会,与抗洪抢险的誓师大会颇为相似,为“黄金周”保驾护航已经成为一项政治任务。但设备的负荷是有极限的,机器的加速折旧和疲劳使用造成的大修理支出成本被“漏算”了,且不论员工的加班报酬等人力成本。

  如果说超负荷运转的机器磨损了还可以提前报废更新,那么过饱和的人流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地造成的破坏则是无法弥补的。请看今年10月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通告:今天,各地旅游接待普遍进入高峰,主要景区(点)纷纷再创游客接待量的历史新高。全国99个直报旅游区(点)中,有36个已超过最佳日接待量……其中,故宫接待9.29万人次,是最佳日接待量的3.7倍,同比增长1.3%。

  “最佳日接待量”是一个非常入耳的提法,换句话说就是,36个景区的人数突破了维持景区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上限,其中,故宫超负荷接待3.7倍!而这3.7倍的人数同比增长仅为1.3%,这说明故宫在拥挤的人流中不堪重负地喘息已经不止一年了。

  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的地面是需要特殊保护的,这种国宝级景点磨损的成本是难以准确计算的。每天2000人的日客流量已经使敦煌研究院的樊锦诗院长忧心不已,因为游客频繁进出洞窟引起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已经使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加剧毁损、严重脱落,而“黄金周”每天多达五六千的游客被樊院长直言不讳地形容为“如临大敌”。面对文物专家“把我们手中的国宝可持续地交给后代”的呼声,人们有理由产生疑惑,“再创游客接待量的历史新高”,这真的是一项可以简单宣扬的成绩吗?

  不可再生的珍贵景点并非宾馆、饭堂,不能按照最大容量接待游客,把人数严格控制在最佳接待量以内,才是能够解决景区生态和资源保护问题、有长远眼光、对后代负责的做法。

  “黄金周”的其他负面影响

  仅10月1日一天,广西、内蒙古、广东等地境内连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41人死亡、53人受伤。在当天的新闻中,公安部交管局提醒人们,游客出游需注意行车安全。

  旅游客流的过分集中带来的安全隐患,不止于交通安全。经过非典考验的政府部门应该把它提到对减灾、防灾是否有利的高度来考虑。与日常生活相比,甚至与春节长假相比,“黄金周”期间的人员流动基本上是无序的,难以控制的,因此“黄金周”长假制度不利于防止或减小一旦出现的灾情。

  为了形成“黄金周”的7天假期,每次在“黄金周”的前后都要进行倒休。今年“十一”之前就出现了9天的“特长周”,企业、机关的工作效率是否受到影响不得而知,也难以统计,可以确定的是中小学生因为自制能力较弱,节前节后厌学情绪普遍。尤其是“十一黄金周”,恰逢学校开学不久,又放长假。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和教师完全可以在寒暑假期间旅游,为了便利部分成年公民长途旅游实施的“黄金周”制度,对数千万中小学生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市场会通过价格浮动自行调节供需矛盾。政府的政策制造出超过市场的正常供给能力的消费需求,同时又人为限制了价格的上涨空间(当然,为了照顾各类商家,价格可以在一定区间内上浮,但不得超过最高上限),于是“超标”的顾客只能得到“低标”的服务。当市场不能自行调节供给数量时,只能降低供给的质量。

  很多单位一年里的其余时间都躲在角落消化“黄金周”的积食,回味那种又怕又爱的心情,每年有两回这种冲击,优良的企业文化就难以持续形成,贴在墙上的质量标准就很难不落空。一到“黄金周”就被迫将服务标准降低到“不出事”,相关企业的服务水平就只能长期在低层次上徘徊,中国消费者仍然是“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不知优质服务究竟为何。

  “黄金周”的运行模式突显了整个社会的治理结构和政府的管理风格,其应急抗灾色彩仍然过于浓厚。强大的管理积习很轻易地就把一项新事物拖入老套路里运作。而且和很多时候一样,一个单一目的的制度设计初衷,推行后带来了复杂综合的实施效果,但进一步的调整空间却总嫌狭小。

  别人怎么放假

  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元旦、圣诞节和国庆等少数节日,采取1至2天固定的全国性假日,其他节假日如“公民日”(8月第一周星期一),“劳动节”(9月第一周星期一)等,大都采取某月某周周一的休假办法,这样可以形成多次连续三天的假期,便于公众进行短途旅游。而且最主要的是,各国都实施带薪休假制度,使公众有较长的时间自由安排自己的休假。

  虽然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5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但这一法定权利在许多地方特别是企业却无法真正得到保证。带薪休假制度早就提出来了,数年间不见任何进展。试想一下,在太空,遥望神州大地,每年5月1日、10月1日,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嗡”,数千万人拥向风景区,7日,“嗡”,数千万人又拥回城市(个别出了意外的人没能拥回来),我们为苍茫寂寥的宇宙制造了一幅幽默的景观。

  日本的假期安排与中国比较相似,每年5月上旬和8月中旬各有一次为期一周左右的“黄金周”,年底有10天左右的长假,相当于中国的春节。而欧洲人休年假,也大都集中在8月。当然他们的人员流动规模比中国小许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的公共交通和旅游地的硬件建设明显滞后于游客的增加速度,很多旅游从业人员仍然视旅游为近乎零成本的行业,保护设施和人员培训投入很少。而且人们健康的旅游休闲意识尚需引导,社会提供的服务和渠道过于单一。

  “黄金周”长假当然比不放假好,问题是带薪休假制度远比“黄金周”更“顺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倡导和丰富了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文明素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休息权的具体体现”。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现有的交通和旅游设施的能力以及人口众多的现实,尽快出台带薪休假制度及配套措施,取代现有的“黄金周”全国统一休假制度,才能推动旅游市场的正常、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至于对假日经济是否会因此而降温的担心,首先应该明白一点,假日经济不是靠集中消费就能升温的,它必须依靠细分市场,细分人们潜在的假日消费欲望,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职业等提供不同的服务。正是服务的滞后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集中旅游恰恰阻碍了服务的改善。当然,一个社会如果对集中消费带来的繁荣景观具有某种心理上的需求甚至依赖,正如罗兰·巴特所说,那只能证明,“黄金周”已经成为我们新制造出来的一个“神话”。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南风窗》10月下:加州走入“阿诺时代”(10/16 15:13)
  • 《南风窗》10月下:双周·反馈(10/16 15:08)
  • 《南风窗》10月下:双周·推荐(10/16 15:04)
  • 《南风窗》10月下:双周·数字(10/16 15:00)
  • 《南风窗》10月下:双周·锐评(10/16 14:56)
  • 《南风窗》10月下:双周·聚焦(10/16 14:39)
  • 《南风窗》10月下:中国走出3G迷途(10/16 14:35)
  • 《南风窗》10月下:整顿背后的思维(10/16 14:28)
  • 《南风窗》10月上:中东和谈,怅惘12年(10/10 14:44)



  •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搜狐短信推荐
    · 美少女帅哥哥激情互动
    · 体验新时代的绝对摇滚
    · 迪士尼卡通炫暴你手机
    · 桃花岛烛光红酒惹人醉

    分类广告
    ·4万元入读多伦多大学
    ·留学英国特快
    · 澳洲留学成功再收费
    ·荷兰西班牙留学热招
    ·出国留学新方向泰国
    ·◆留学移民信息库◆
    ·专业加拿大投资移民
    ·热点推荐免费上学
    ·英国留学精品首选
    ·热点留学天堂加拿大
    ·颈总动脉注射治癫痫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搜狐商城
    ·央视热播大染坊
    ·韩剧美丽的日子
    ·83版<射雕>3折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88;客户服务热线:87710088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