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在西方国家很是常见。它们一方面是政府控制新闻传播的手段,一方面也是政府和新闻界,并通过新闻界和公众进行沟通的方式。以美国为例,新闻发言人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总统新闻发言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普通民众获得了选举权;30年代,便士报诞生。新闻发言人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传媒大众化的年代。安德鲁·杰克逊是最早聘用总统新闻发言人的美国总统。但是杰克逊以及后面几位总统的新闻发言人都是以私人秘书身份出现,不属于政府系统,政府并不提供资助。直到1857年,麦金利总统上台,他的6名助理才开始领取政府薪水,其中包括负责新闻宣传的科特柳。白宫的记者招待会和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密切相关,塔夫脱是第一个安排每周两次定期记者招待会的总统。从此,虽然有反复,定期的记者招待会还是维持下来,于是白宫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就相对固定了。 |
|
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这是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为了满足对外宣传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二十年来,这一制度在对外宣传上有着突出的贡献,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为各国媒体提供权威性的信息,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实践中,新闻发言人制度基本局限在中央一级人民政府……
相关链接: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
|
目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呈“遍地开花”之势,据北京、上海之后,广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都正在或准备实施。
一位专家介绍,我国政府发言人制度始建于1983年,第一位新闻发言人是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而加入WTO之后,省级政府也相继实行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中最早开始动作的是北京市。2003年1月9日,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北京市局级以上单位都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
地方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更因今春的SARS之祸,得以登台亮相,并给人们以深刻印象——
今年春节刚过,广州市便开始出现“非典”恐慌,各种传言充斥街头,并一度引发“抢购风”。2月11日,广州市卫生局与广东省卫生厅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以记者提问,官员、专家接受采访的形式,向市民提供了关于“怪病”的相关情况。政府部门的权威信息得以正常发布,街头传言迅速遏制,“抢购风”嘎然而止,市民恐慌心理亦逐渐消除。此后在5月的北京,SARS肆虐之时,北京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也显现了同样的力量。时为北京市代市长的王歧山作为北京市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其风采人所共睹。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是一种进步,他说:“这就不至于一旦发生什么重大事情,政府无人出面发言。它还可以以正规的渠道,定期公布政府消息。”
相关链接: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迈出官方信息公开“第一步”
权威人士透露北京已有七十五位“局级”发言人
|
|
|
|
各地新闻“封杀”事件依然存在
|
在新闻发言人制度纷纷建立的同时,“封杀”记者或新闻单位的事却时有发生。
其中,最具影响的莫过于2002年8月份“兰州市公安局封杀16名记者”事件。当时,兰州6家都市类报纸的11篇涉及公安的报道“严重失实”,兰州市公安局向各报社开出16人的“黑名单”,称这16名记者“不宜到公安机关采访”,公安部门也“不予接待”。此事曾一度引起全国新闻界的关注,甚至有评论认为:这一事件会被写入中国新闻史。9月29日,兰州一位当事记者在电话中告诉本刊记者,时至今日,这16名记者仍“很少去做关于公安的报道”,在这段时间里,对当地公安的负面报道一直没有。“这是封杀事件的效应”。
而在湖南,湖南省委政法委也一度做出规定,湖南省内的新闻记者在全省政法系统所属任何一个单位采访时,都必须持湖南省委政法委颁发的“记者证”,否则就是违反宣传纪律,被采访单位有权拒绝接受采访。
另据本刊记者了解,广东省有的部门对一家报纸也表现出“疏离”之态。
知情人介绍,事实上这家报纸与广东省某部门一直有很好的“合作”,双方一贯的“合作”方式是:该部门设宣传处,处下设新闻科,新闻科的几个工作人员同时兼作这家报纸通讯员。如果该部门想通过媒体宣传,他们就会跟新闻科联系,由新闻科通知各媒体采访。而在该部门发通稿时,新闻科会把稿子放进网上的一个邮箱里,各媒体跑公安线的记者都可以在这个邮箱里拿稿。
但是,在今年4月份的一天,这家报纸的跑线记者突然发现无法从这个邮箱里拿到稿件——邮箱换了密码,从此这名记者也不被新闻科通知前往采访了。
这家报纸一位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得到的信息几乎都是由其宣传口统一发布的。这个口封死后,这条线肯定就断了。”
当地一位知情人分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之前这家报纸做的几条稿件有“失实”之处,给这个部门“添了麻烦”。
|
公开与控制的关系
|
据了解,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兰州也正被极力推广,各厅局单位几乎都建立了这种制度,发言人由副厅长、副局长等高层管理者来担任。尽管兰州市公安局还没有建立这种制度,但有重大事情发生仍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2003年5月22日晚,兰州民警王建国酒后驾车撞死两人,公安局就曾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此事。知情人称,“当时兰州媒体就是用的这个通稿。‘封杀事件’影响还在,因此没有记者独立调查的稿件见报。”
一位遭到“封杀”的兰州记者说:“媒体不同,记者看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若新闻发言人统一口径,最后记者拿到的总是一样的东西,这就等于剥夺了记者独立判断事物的权利。”
曾在佛山市培训班上给新闻发言人上课的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林如鹏副教授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可以使政府信息的公布有了一个归口的部门,可以避免信息的不准确,但同时应该注意,它也许会造成信息来源的单一,也许会成为一些人用来推搪记者采访的借口。
另有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在确保公民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并没有有效的法律支撑。对于政府来说,公开信息还只是一种单方面的“善意”,并非法定义务。信息公开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公开什么,公开多少,公开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公开,对什么人公开等,一切都由政府说了算。因此,有些新闻发言人对“敏感问题”顾左右而言他,或干脆就“无可奉告”。
甚而,有些地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限制政务信息公开的渠道,对政务信息资源向社会提供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梳理与控制。
毛寿龙教授也认为:“一方面,它可能会防止记者把新闻事实‘挖’出来,也有可能会在记者把真相‘挖’出来以后,以新闻发布的强有力的方式把其影响消除掉。”“因此,必须有一套好的信息公开制度辅以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否则,它有可能仅仅成为一种门面。” |
|
|
“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这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所有学员都必须熟悉的一个概念。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必须有一套相对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相辅。否则,它有可能仅仅成为一种门面。 |
美国的新闻发言人至少需要遵守五大守则:
- 其一是政治立场要站稳。
- 其二是绝对替主人保密。
- 其三是对该了解的事情要倒背如流。
- 其五是永远保持微笑,不能得罪“无冕之王”。
|
|
在中国日益成为传媒焦点的今天,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突发事件、灾难事件的了解欲望越来越强烈,因此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而使我们国家政府工作能够公开、透明,便显得日益紧迫。
我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媒体发达、行政受到更多关注的城市已于今年开始,率先设立了发言人。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此也起到了一定催生作用,使中国的防疫系统和信息通报系统都得以完善。政府通过新闻发布,把非典情况告诉老百姓,这不仅仅是通报,而且也是预防工作的一部分。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需要不断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能形同虚设。突发事件发生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在第一时间传递政府声音,目的是尊重和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否则这种“发言”就失去了权威性,让老百姓缺乏信任感。
推动政务公开,增加政府行政透明度,并不是短时期内通过简单的推广新闻发言人制度就能完成的。赵启正说:中国要正形成成熟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需要多长的时间,现在还很难估计。但她认为,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的开展,这个进程无疑会比以往加快许多。
|
相关链接:新闻发言人
第一时间传递政府声音
“先声夺人”考验新闻发言人
四川省新闻办:新闻发言人严禁说“无可奉告”
|
|
|
吴建民:我义务就把信息向公众沟通,外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觉得这是不好的。外交当然有保密的部分,这个保密的部分越来越少,应当把外交的情况及时地向百姓沟通,这是发言人的义务,尽可能以生动的语言,这就是本事。
于佑任先生两句话我非常赞成,就是“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就是造物主所忌讳的就是投机取巧,什么能感动人家?诚。发言人不能讲假话,讲假话,我觉得不是好的发言人。有一些事情现在情况还不允许你讲,我说这个情况还需要再了解一下,绝对不能对老百姓讲假话。我觉得对老百姓讲假话的发言人不是好的发言人。不是所有的真话都可以讲,但是你讲的一定不能是假话?我是当了几年新闻发言人,我自己一直给自己这个信条,不能讲假话,假话总要被拆穿的,人家说中国讲假话,这个压力太大了。
我们现在很多废话,一听很多人讲,讲了一大套,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党的政策非常明确,应当想办法用简单的语言跟老百姓讲。
|
曾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 吴建民
|
相关链接:《新闻会客厅》资深新闻发言人访谈:新闻发言人如此“炼”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