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洪水中亲历大营救
新华网陕西华县9月9日电(记者储国强、毛海峰) 记者从渭南市抗洪一线了解到,9日上午9时左右在华县洪水淹没区发生的一起冲锋舟翻船事故,已被证实有一名《渭南日报》记者落水失踪。搜救人员动用了四辆冲锋舟紧急搜寻,至记者9日下午18时发稿时仍未找到。
一同落水的还有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和渭南市长曹莉莉等9人。其余人被火速赶来的当地部队官兵救起送往医院,均无生命危险。
8日到达华县境内的渭河3号洪峰,导致渭河向支流倒灌加速,洪水进入华县县城低洼区域。9日凌晨,渭河支流罗纹河堤防又发生两处决口,罗纹河堤防险情加剧。9日早晨,刘新文、曹莉莉等人乘坐冲锋舟前往罗纹河决口处察看水情,组织抢险,由于洪水流量过大,冲锋舟在行进途中被水浪掀翻。失踪记者是随船一同赴现场进行采访的。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渭南日报》记者王文抗洪采访失踪经过
新华网陕西频道9月10日电(杜耀峰 林琳 程伟)9月9日上午9时许,36岁的《渭南日报》摄影记者王文在与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等人一起前往罗纹河决口处查看灾情时,乘坐的冲锋舟被水浪冲翻,船上人员全部掉进急流,王文不幸失踪。刘新文等人向记者介绍了当时遇险经过。
乘冲锋舟遇险的地方是在渭河支流罗纹河一段险堤处,这里的水位高达8米左右。9日凌晨,由于渭河3号洪峰到达华县,罗纹河堤被洪水撕开了百余米的大口子。早9时,决口处水位落差高达4米。
已经在抗洪抢险一线工作了十多天的王文,一大早就挎着两部相机,坐上了冲锋舟。据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回忆,王文在途中时不时地举起相机,将罗纹河险堤薄弱环节以及灾情状况拍摄下来。当他们来到新的决口时,由于这里水急浪高,驾驶冲锋舟的两名军人决定马上离开,就在他们掉转船头时,操纵杆断裂,冲锋舟失去控制。冲锋舟在洪流中先后被4个大浪冲击,又被迎面的一个木桩撞击,冲锋舟翻了过来,船上人员全部被反压在船下。
当时船上人员,除了刘新文和两名军人外,都不会游泳。落水后,刘新文很快从翻船的惊恐中冷静下来,果断地指挥两名军人赶快救人。当他发现10米外不会游泳的王文头一直埋在水中,就大喊着让一名军人赶快架起王文,他自己又托起旁边的市委秘书长王安稳。他们迅即被洪流冲向淹没区的一片树林。
正在堤旁抗洪的某部队师长和副师长带人驾驶着冲锋舟赶到现场,救起刘新文等人。上岸后,他们发现王文不见了,焦急地请大家帮助找人。后来抢险部队调集11艘冲锋舟紧急搜救,至10日上午,营救王文的搜寻工作还在进行之中。
王文是《渭南日报》摄影部的记者,在此次抗洪中,他深入一线拍摄了很多抗洪抢险的精彩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勇战洪魔的场面。王文是渭南市政协委员,每次政协会议,他总能发挥记者眼界宽的特点,提出很多好的议案。他曾向刘新文提交过一份“建议渭南振兴的30条意见”。
搜救《渭南日报》失踪记者工作仍在进行中
来自陕西渭南抗洪一线的消息:9月9日在华县洪水淹没区发生的一起冲锋舟翻船事故,唯一失踪的《渭南日报》记者王文目前仍没找到。
据了解,最高流量达每秒三千八百立方米的渭河三号洪峰,导致渭河向支流倒灌加速,洪水进入华县县城低洼区域。九日早晨,中共陕西省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渭南市市长曹莉莉、渭南军分区司令员杨召民等乘坐冲锋舟前往罗纹河决口处组织抢险。由于洪水流量过大,冲锋舟在行进途中被掀翻。船上十四人全部落水,其中十三人被救起,随船采访的渭南日报社摄影记者王文失踪。
王文年仅三十六岁,其敬业的精神颇被同事称道,此次陕西省渭南抗洪救灾中,王文十多天来始终活跃在抗洪第一线,拍摄了大量的现场图片。
据介绍,落水者相继被冲到一公里以外,直到水势平缓处才被搜救人员找到。有的被冲到了一个果园,抓住树梢;有的则爬到了倒扣的船底上。曹莉莉市长是爬到一棵树上后获救的。
据悉,当地搜救人员已动用了十几辆冲锋舟紧急搜寻,目前王文依然没有找到。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文/冽玮)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