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米莱兹的“问题漫画” | 在美国,如果您能当上一个大报的社论版漫画主笔,可谓十分地风光。姑且不说每天有一大帮天生漫画狂的美国人要乐颠颠地拿你的漫画做“开胃点心”(满足虚荣心的需求),更有一大帮辛迪加漫画团将你的漫画到处宣传销售变成黄金万两。可谓口惠而实至焉。政治漫画家往往戏笑怒骂、入木三分把政治明星们涮上一把、天下事幽它一默;让平日不大动脑子的老百姓突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好不畅快。不过讽刺归讽刺,正如香港著名政治漫画家马龙所说,政治漫画家是没有立场,没有主义的。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果你不小心当上了什么什么大报的漫画主笔,可千万别象麦克尔·拉米莱兹那样有了立场和主义,结果就闹出了这样一场哭笑不得的笑话…… 祸起漫画“枪决”布什 7月20日,《洛杉矶时报》的社论版漫画主笔拉米莱兹发表了一副枪决布什的漫画。结果第2天早上就接到了美国特勤局找他谈话的电话,这位老夫子还以为是开玩笑,恶作剧地答应下来。直到特勤局找到他的报社,方才明白,这可不是笑话。 什么样的漫画会引起美国情报部门的高度紧张呢?原来这幅作品描绘了在一群以伊拉克为标志的中东建筑物式样背景下,一个高个男子,手持枪,对准布什,准备枪决。男子是何来历?作者在他背后贴上了“政治”一词。此外这幅漫画还别有深意,它模仿了美联社爱迪·亚当斯1968年在越南西贡拍摄的曾获普利策奖的摄影作品《枪决战俘》。该照片记录了越战时南越警官在街头枪决一名北越士兵的场面。 拉米莱兹的漫画一刊载就引起了国家情报部门的警觉,认为漫画似乎在讽刺总统布什可能会被政治搞下去,或者更糟糕,预示总统的安全受到威胁。特勤局立刻做出反映,表示对任何威胁总统安全的行为采取措施。当然也包括这个“胆大”的漫画家。 可是后来的事实却让人啼笑皆非。可能有人认为作者是一个左翼仇恨分子,可是拉米莱兹却是正宗的右翼保守分子,也是美国政治漫画家中不多的有点立场的右派画家。他本人在后来的声明中解释自己的作画意图是,告诉人们不要以政治目的对布什进行不公正的批评。他解释自己的作画背景时说,当时是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中提及伊拉克购铀的情报,有人借此发挥攻击总统,使布什成为了政治暗杀的对象。拉米莱兹拿起笔本意是“挺”布,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反而成为了情报部门的审问对象。 漫画引来的风波招致美国政治界一些人士的不满。美国本土安全委员会主席干脆直接写信给特勤局局长,要求特勤局对拉米莱兹本人道歉,对公众进行解释并公开表示审问事件已经结束。特勤局后来表示华盛顿总部并没有授权此事,可能是地方情报部门的直接干预。这也间接表示特勤局在此事上的让步。不过对拉米莱兹本人而言,也算不小的风波,一个良民忽然上了黑名单,感觉自然很不好。后来他在自己的漫画中体现了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是画着“特勤局”标志的大炮指着他的头,古怪的画家本人也在深思,“是不是过了点头”?漫画家指的是特勤局还是自己?无从知晓。 政治漫画家——美国最后的良心 政治漫画在西方社会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登陆到美国及至兴盛大约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最著名的漫画家为托马斯·纳斯特,他针对内战政党林立纠纷不断不停加以鞭笞,对当时白人对黑人的奴役予以揭露;这种好打报不平、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成为美国后来的政治漫画家学习的典范。截止上个世纪,美国还涌现了一大批有才华的漫画家和许多有名的漫画杂志。政治漫画以讽刺、戏噱现实是非的内容和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出美国国民喜好漫画的乐观性情。美国著名的普利策奖从1922年开设社论漫画奖,表彰那些有造诣的政治漫画家们。 说到美国漫画,不得不提起三次获得普利策社论漫画奖的著名漫画家赫布洛克(HERBLOCK)。1994年,前总统克林顿就曾颁发最高的“自由奖章”给赫布洛克,表彰其一生对于政治漫画的坚持和成就。赫布洛克代表了美国一切有良心的政治漫画家,被称为20世纪“美国的良心”之一。他不畏权贵,在大萧条期间同情工人、抨击过尼克松和老布什等总统、在白色恐怖期间跳出来反麦卡锡,首创了是麦卡锡主义名词;在漫画上还奠定了社论版漫画的地位;20世纪美国经历的风云事件都曾席卷于他的漫画下。2001年,画了70多年漫画的赫布洛克去世,他所供职大半生的《华盛顿邮报》在对他的卟告里写到:他启发并帮助定义了这个时代的议题。 正如威廉·巴克利曾评价他们的政治漫画家的那样,“对美国政治真正有真知灼见的,对深层的真相保持者和讲述人是《纽约客》的漫画家们,而不是那些信口雌黄的电视谈话名流、权威和舆论导向者。” 戏噱的话题VS 不好玩的现实 对于任何政治漫画家而言,平时画里嬉笑怒骂、大快哚颐可以,任意平生、直书胸臆也可以;但是面对现实,特别是9·11以后的美国政治和言论环境却要小心一些了。这次拉米莱兹的风波多多少少已经触及到美国情报部门脆弱的神经上了。一个风波过去了,未必就没有下一次。美国一些政治漫画家也开始变得小心谨慎起来。因为后9·11时代,他们的读者也许和情报部门一样,对爱国和恐怖主义的话题也多了一根筋。读者的胃口和兴趣也似乎变得琢磨不定了。 美国政治漫画家拉罗.阿尔卡拉斯(Laro Alcaraz )抱怨道,他经常收到一些人发给他的唾骂信件,因为他搞种族政治;9·11以后他的漫画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因为他坚持反布什政府的立场。他本人说:“我觉得一些人不能够接受别人有违自己世界观的看法和行为;特别是911恐怖袭击以后,整个国家都被爱国主义歇斯底里的情绪笼罩着,我经常接受这样的信件质问我,你怎么能够批评一个让你拥有批评权利的政府呢?” 艾伦.麦克格鲁德(Aaron Mcgruder)辛迪加的每日幽默“荒野”(The Boondocks)连环画现在也面临窘境。他们塑造的一个10岁的美国黑人小男孩子休伊.弗里曼(Huey Freeman),这个孩子偏激、喜欢足球、非常聪敏好学同时爱捣乱。这个连环画经常通过冒险和政治讽刺来达到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并且故事里有类似911一样发生的大火情节。9·11发生之前,读者喜欢这种荒诞不经、剑走偏锋的效果和多话题乃至种族问题的情节;但是9·11以后似乎变得不合他们的胃口了。比如漫画中表现了休伊透露给FBI一个叫里根的人曾提供给本·拉丹资金帮助以及对布什政府发动此次海湾战争的讽刺等情节。纽约每日新闻以及每日新闻拒绝刊载这个连环画,达拉斯晨报则将有问题的情节删除,并刊载在生活栏目中。 就象一个美国ABC记者布莱恩·罗宾逊(Bryan Robinson)半开玩笑说的那样,漫画家也应该记住,他们是普通人,不是那些能够宦游世界纵横天下风云的人,表达自己自由的权利也应该没有那么舒畅。一语道尽后9·11时期美国媒体人和民众的尴尬境遇。(曾进)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