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史密斯的办公室,看到他忙着不停地接越洋电话,他是《波士顿环球报》的国际版编辑。并不宽敞的房间里堆放着许多纸箱,“里面装的都是防生化服,我们订购了很多。”他对我说。原来这些衣服是给《波士顿环球报》的4个驻外记者和另外10个国内新闻记者以及摄影师订购的,他们即将穿上军服,前往各个战区,做战地报道。
战地报道可能会持续多年,因为美国在世界各地同时展开反恐行动。报纸是怎么报道伊拉克战争和世界各地的恐怖主义活动的?我分别采访了《巴尔的摩太阳报》、《波士顿环球报》、《芝加哥论坛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编辑。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了解到,现在美国热点地区记者人手非常缺,常常是从其他地区临时调过来上阵,报道质量受到影响。
驻外记者曾经是训练有素的专家,他们专门报道某一特定国家或者地区的新闻,对当地的语言文化非常了解。但是“9·11”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现在不再有相对固定的报道方向,而是被派往世界各地,报道那里的冲突事件。由于热点地区记者非常紧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记者纷纷被派往热点地区。甚至有些国内新闻记者也经常前往那些局势混乱的地区,当起驻外记者。而这些记者对那些地区的语言文化又不是很熟悉,往往要借助翻译的帮助才能完成任务,有些人自己都信心不足,自称只是“半瓶子醋”。
40岁的菲利波夫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是为数不多的美国驻俄罗斯记者中的一个,俄语非常地道,并且对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他说:“我对俄罗斯政治领域的细枝末节都非常了解,我也知道怎样和那里的人打交道,这对我报道那里的新闻非常有帮助。”但“9·11”后,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伊拉克、阿富汗和约旦度过的。在中东时,他不得不靠翻译的协助来进行采访,“我自己都不能完全肯定翻译是否将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我只能像个业余记者那样进行报道”。
实际上在中东地区的大部分美国记者都和菲利波夫一样,极少有人会讲阿拉伯语,了解阿拉伯文化。道格拉斯是科技新闻记者,“9·11”前夕被派驻莫斯科,可是刚待了3个星期,“9·11”就发生了,之后他就被派到了阿富汗。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在莫斯科当了3个星期的驻外记者后,我突然变成了战地记者,或者说我成了那些‘装成’是记者的人中的一员”。
这正在改变“驻外记者”一词的定义。即使你在雅加达,你仍然需要了解发生在巴基斯坦的事情。正因为如此,驻外记者不再是以地域为本,而是以事件为本,事件可以将记者引向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记者们需要随时准备前往那些他们想都想不到的局势混乱的地方。(摘自11月5日《美国新闻评论》杂志 [美]斯蒂芬·塞普娄 陈晨译)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