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3年初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透露的数字,去年全年全国共出版图书178880种,比2001年增长12%,全系统共实现销售收入726.8亿元、利润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6.5%。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同时正在向出版强国迈进。
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和任何一个行业一样,在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后,羽翼初长成的中国出版业也不满足于仅仅瞄准国内市场。当我们开始用国际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华文出版”这个概念就水到渠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200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版权贸易研讨会上,这个概念就成为与会者会上会下的一个主要话题。而在历届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各地华文出版、主要是大陆和港台同业之间的版权贸易,也一直在版权贸易成交总额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并且其数量在今年的博览会上有望继续增加。
和别的行业不同,出版业以文字为载体,以文化为依托。众所周知,因为历史的原因,除了中国大陆以外,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的人群也说中文、唱中文歌、看中文书。游离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分界之外,中文成为连接这些地方的出版业的一条无形的纽带。
我们不妨先来盘点一下,看看这个世界上,华文出版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华人的足迹遍布在全世界,除了中国大陆以外,海外还有六千万炎黄子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其中,台湾大概两千三百万,香港将近七百万。大中华区之外,还有三千万。
海外华人在所在国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大多比较高,生活富足,购买力强劲,对华文图书也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对于我国的各出版机构来说,这还是一块远未充分开垦的处女地。
香港回归以后,香港人和大陆的融合日益加强,在文化心理上已经逐渐认同大陆。相对香港本地的出版物,大陆出版的书籍品种丰富、价廉物美。每个周末,都有许多港人到深圳大量采购内地版图书,这充分说明了内地图书已经对港人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假以时日,内地出版机构在香港大有作为。
台湾的图书市场也已经对大陆开放。虽然台湾的出版业高度发达,市场已然饱和,当地的资金和人力正游离岛外寻求出路。但是对大陆出版社来说,机遇依然存在,因为台湾市场的水非常深,购买力非常强劲。据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审读处处长辛广伟先生介绍,近几年,台湾每年的图书销售额大约是15-19亿。按两千三百六十万人口统计的话,人均一年购书80美元,足足是大陆城市人口购买力的10倍。也就是说,台湾两千三百万的人口的市场规模,事实上相当于大陆两亿三千万的市场规模,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港台之外,北美是最大的一块市场,目前的市场主要被台湾的出版机构蚕食,繁体出版物多,简体出版物则非常少。但是,随着大陆新移民的日益增加,对大陆出版的简体读物的需求势必日益趋旺,大陆出版社还是很有希望开拓出一番疆土的。至于新加坡、马来西亚,虽然当地有一些华文出版机构,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大陆的出版物无疑将有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在这些大块的市场之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零碎的市场。比如文莱,虽然华文人口少,但是它的教科书都不是自己出版的,这就是一个商机。还有印尼,以前排华比较厉害,但是现在开始恢复华文教育,2001年又正式解除了对华文书刊的进口限制。虽然这些市场比较小,但是如果加以精耕细作的话,也能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至于中国大陆本身的市场潜力就更是可观了。2001年,内地的图书销售码洋408.49亿元,人均购书消费32.01元。而美国1999年的人均购书消费93美元,法国人均消费122美元。对照之下,可以看出内地图书市场的潜力非常之大。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率的上升,内地图书市场将急剧扩大,预计每年将以3亿美元的速度增长。
对于华文出版业(主要是两岸三地的出版业)来说,依托这样一个大市场,做大做强并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做大做强应对国际竞争
事实上,近年来内地出版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其中呈现的若干趋势,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做大做强的许多端倪。
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往往是一些大的出版集团,而小出版社就只能在大集团瓜分市场蛋糕之后分得一些碎屑。培育有国际影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华文出版集团,这同样应是“华文出版走向世界”的题中之义。可喜的是,这已经成为业界的一致共识。
从90年代末开始,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内地开始了出版集团的改革。时至今日,全国一共成立了31家集团。这些集团在基础建设、管理机制改革、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改观。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为例,相比集团组建前的1998年,2001年该集团销售收入增加4000万元,利润增加2080万元,净资产增加1.34亿元。
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把这31家集团2002年的销售收入、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实现利润和从业人员等指标,与《中国企业报告》公布的我国500强大企业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虽然这些集团的经济规模目前尚无法与一些特大型企业相比,但是在经济效益方面却已具备相当的竞争力。从实现利润、资产总额和销售利润率来看,所有31家集团均可进入500强;从销售利润率看,家庭期刊集团、北京出版集团、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等可排进500强的前十位。
更为可喜的是更多的出版社已经自发地在探索集团化的发展道路,比如电子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法律出版社等都正在积极搭建集团化的组织框架。
与此同时,随着政策的放宽,来自业内外的各方资本也正在逐渐向出版业渗透。
但是,与国际出版巨头相比,华文出版大鳄却只能算是小鱼。目前国际出版业的三巨头分别是培生教育(Pearson Education)、汤姆森(Thomson)和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hill),这三者的销售码洋无人能望其项背。以培生为例,年销售额50余亿美元,利润7亿多美元。而相当于我国500强企业第263位的湖南出版集团,2001年实现的销售收入是36亿元人民币,利润是2.4亿元,差距显而易见。
差距不光体现在横向比较上。即使是纵向比较,差距依然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的规模,今天比较起来依然没有超过。那个时候的中国出版业,已经处于非常市场化的运作之下。而今天,我们的市场化改革才刚刚开始。
一道沉重的命题
怎样才算是走向世界?市场规模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华文出版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做为一项文化产业,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其实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竞争。当今世界,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中事实上的世界语。同时,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英语文化正在世界范围内气势汹汹地攻城掠地,确立着自己的文化霸权。综观近年来图书销售的排行榜,大多数为引进版权的英文畅销书所占据。“哈里波特”、“鸡皮疙瘩”、“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等书籍持续热销,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阅读热潮。反观内地原版的畅销书,则鲜见通过输出版权在英语世界引起轰动的例子。可以说,在华文出版和以英文为代表的强势出版势力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
通过比较近年来我国版权贸易的相关统计资料,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个不平衡。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后,版权贸易飞速发展。从1990年到2000年,通过出版社开展的版权贸易已超过3万项,尤其是1998以后,每年签订的出版项目都在6000-7000项左右。但是,这其中大部分是以引进版权为主。每年输出的还不到600个项目,引进与输出的比例约为10:1。据有关专家分析,这种态势在近期内将不会改变。虽然今后版权输出的绝对数会有所增加,但是引进版权可能会增加得更快,10:1的比例很可能进一步扩大。1996年以前,引进版权的年增长速度是30%,96年以后则是60%。
引进图书在许多出版社中已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比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引进图书的品种数量占到了39%,码洋则达到了55%。
香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裁、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总编辑陈万雄对此深有感触。做为一个对国内外出版界有深入了解的专家,他碰到过不少尴尬的事情。比如,每到一地访问,他总发现当地使用的汉语教材往往是当地出版的,而不是中国出版的。甚至是许多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中国人也不一定出得过外国人。陈万雄有次在法兰克福书展就发现一个俄国出版社买了一套讲中国风水的书,但尴尬的是这套书不是大陆出的,也不是台湾出的,而是德国出的。
据陈万雄估算,近年来国际出版界上关于中国题材的英文图书大概有1万多种,但是其中多达90%的图书是外国人写、外国出版社出的。
陈万雄分析,这是由于中国人写的书往往缺乏一种国际视角,不适应外国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
北京三联书店的总经理董秀玉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她举例子说,中国人读遍了世界各国的作品,但是中文名著却很少为外国人阅读。她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缺乏世界观,对于西方人的心理了解得还不够,不清楚国际市场的出版趋势所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内地曾经把一套中国经典文学丛书《大中华文库》翻译成英文,工程浩大,但是因为出版前没有仔细考虑国际市场的读者口味,使得销售率非常之低。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前车之鉴。
对于华文出版界来说,如何利用出版来扩大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如何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发出中华文化的声音,是一道沉重的命题。
两岸三地携手共创华文出版的辉煌未来
承担华文出版走向世界的重任,非大陆、台湾、香港的出版界莫属。因为两岸三地是世界华文出版的三大基地,每年,大陆图书的出版种类几乎占了世界华文图书的四分之三,剩下的四分之一则主要由台湾和香港瓜分。
近年来,三地的出版人都落力修炼内功,希冀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三地出版界既竞争又互生,休戚与共,大家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只有三地携手、合纵连横、优势互补,才能共创华文出版的辉煌未来。
大陆有巨大的市场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台湾的出版业高度发达,小小的岛内有8000家出版社,是大陆的十多倍,并且已经积累起一整套出版界的运作经验;香港虽然是弹丸之地,但是做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其出版业有着大陆和台湾所无法比拟的国际性,国际交往密切,其企业运作机制、国际谈判技巧等诸多方面都值得借鉴。
陈万雄以前两年在北美出尽风头的电影《卧虎藏龙》为例,说明三地携手的必要性以及所能爆发出来的惊人能量。这部改编自王度庐小说的电影网罗华人电影精英:导演李安来自台湾,主要演员中周润发和杨紫琼来自香港,章子怡则来自大陆。三地电影人戮力同心,携手奉献出一部震惊国际影坛的巨著。陈万雄认为出版界与电影业同属文化产业,电影的成功当可成为出版业的最佳榜样。
事实上,近年来大陆与港台出版界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显现。畅销书、畅销作者和热点事件往往能在两岸三地同步起伏,三地的图书市场正飞速接洽融合。
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台湾地区已经成为祖国大陆版权贸易的主要伙伴。仅在去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台湾地区和大陆的版权贸易成交量就达到1290项,占到全部版权贸易的18.72%,远远高于第二位英国的686项(占总数的9.96%)和第三位的美国(660项,占总数的9.58%)。其中,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版权贸易进出口量基本持平,大陆引进约700项,输出约600项。台湾一些大的出版社如锦绣、光复、远流、汉光等,都与大陆出版社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业内专家分析,大陆和台湾地区出版界的合作将持续发展,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亮点。
即使是普通读者,只要回顾一下过去几年我们读过的书,想必对这样的趋势也感同身受。由于两岸具有共同的文化根源,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跃进,大陆的城市读者和台湾读者的文化趣味越来越具有相似性,在一地热销的图书往往也能在另一地走红。从早年龙应台、李敖和琼瑶的系列图书,到近年朱德墉的《涩女郎》和《醋溜族》、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再到去年风靡一时的几米,一个个台湾作者成为大陆读者的最爱。同样,一些红透大陆的作者,比如余秋雨、王安忆和苏童,也同样成功登陆台岛。两岸读书人同此凉热,共同享用对岸作者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这是两岸读书人的福气,更是华文出版业的福音。
随着两岸三地出版界各自的发展以及三地更加紧密的合作,华文出版必将能够真正地走向世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