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案例
全国首次小学“选美”
全国首次小学生“选美”活动9月28日在杭州和睦小学落幕,五年级和四年级的三位同学分别荣获“校花”女、“校树”男美称,另有七位学生分获最佳口才、最佳智慧、最佳活力等七项单项奖。此次“选美”发生在小学校园,且在全国尚属首例,自9月9日推出后,社会关注远远超出学校预料。
和睦小学校长张敏是此次“选美”的总策划人,他说,在小学里搞“选美”缘于其一直主张的“生命力教育”理念。
所谓“生命力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生命整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注重训练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出色工作的能力和营造并享受高质量生活的能力,最终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充满活力的个人形象。
最终入选决赛的10名学生,最低的职务是中队委员,最高的职务是大队委员——“校花”冠军就是学校大队委员。该校的一位老师承认:这些学生成绩不错,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记者发现,虽然学生对美的认识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成绩要好。四3班的谭宏静选孙肖越做“校花”的理由就很有代表性:“她人缘好,而且成绩也好。”
张敏坦承,这次“选美”确实有些评“三好学生”的倾向,“主要是第一次搞这种活动,工作还存在问题。”他表示,以后每年都会举行这样的“选美”活动。
《东方早报》
■重点点击
小学生“选美”意欲何为?
疑虑之一是学校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难道非要采用“选美”的方式?通过评三好学生,树学习标兵难道就不行?学校是不是有借“选美”来引起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用意在其中,套用时下一句时髦的用语,是不是我们的学校在作秀?
疑虑之二是这“选美”听起来就有唯“美”的倾向。因为充斥我们耳膜、迷住我们眼目的都是一些什么美?如果我们的小学生也来效仿一下大人的选美标准,选出了模样俊俏、刻意追求外貌美的“校花”、“校树”来,我们又当如何处之。
现在的小学生接触面广,信息量大,模仿能力强,我们不排除有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在我们的小学生中已经就有了不少的追星族和泡吧族,如果再来一群“唯美族”,那我们的教育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胡水雷
勿以成人眼光看“班花”
听听孩子们对当选者的评价,看着这些单纯的原因和真诚的投票,作为掌握话语权的大人,不应该漠视孩子选择美的标准。孩子们的出发点很简单:谁对我好我选谁。这些天真的东西,可能是培养民主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萌芽阶段,需要珍视。
事实上,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具体的现实条件下,不是都能实现的。而对学生来说,在校时间的增加,能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对自己的观念、角色和生活方式加以认同和验证,接受新鲜事物,富有朝气,喜欢直率表达自己的见解,没有成人文化的严肃、世故和矫饰,常常表现出情感的彻底性和行动的纯粹性,成为个人发展特长和创造力的黄金时代。
朱四倍
■正方观点
全面发展
这种“选美”值得提倡。小学生将自己选出的“美丽天使”作为学习模范,推动孩子们朝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正是教育要全面发展的初衷。再者,孩子通过讨论与总结,能加深对美的本质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审美观,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掌握全面、客观、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大有帮助。张方
美育尝试
大多数中小学校的课程安排,都被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主课占据了,美学教育相当欠缺。和睦小学的“选美”活动,是开展美学教育的有益尝试。它不同于社会上的“选美”,标准是小学生自定并集体认同的。这一活动不但能丰富他们的心灵,也有利于纠正社会和家长心目中“只要学习好,别的差一点没关系”的片面认识。谢巍琦
有益改革
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为长大以后分辨是非作保证!一些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升学率,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自我评价,不是全面发展。采取这种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通过这项活动,学校和老师能了解孩子的想法,以便更好地施以教育。
赵静宇
■反方观点
“捧杀”孩子
“校树”,“班树”,第一次听说这种称呼!另外,没有选上花花树树的就是草了吗?大家是一个集体,一个家庭,有必要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都应享受平等待遇。学校应多考虑大部分孩子的需要,活动是否真的是以学生为本,而不是教师想出的一些创意。美在自身,学习他人之美固然可行,但发掘自己身上的美最重要。学校这样做,是在“捧杀”孩子。冉福
哗众取宠
“校花”、“班花”是一种固定的概念,它的内涵偏重于外貌和形体之美,搞这样的评选活动是容易误导学生的。学校教育中概念的滥用,常常折射出我们急功近利的意识和哗众取宠的心态。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到,即使一个活动把学校搞出名,那只不过是一缕过眼烟云。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最根本的是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据我所知,现在学校中的领导只是忙于各种会议,而老师只是忙于上课、补课,他们很少有时间放到提高自身教育理论水平的学习中去。
原予林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