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末,CEPA有关香港广告公司可以独资形式入内地的条款细则终于出台。与此同时,香港贸易发展局率领以“精信”为代表的香港广告巨头在穗布道,其以“解构市场营销,打造旗舰品牌”的研讨会吸引了广东上千名中小企业主的眼球。对此,香港广告商会主席黄嘉辉直言,正因广州市场仍未广泛开发且蕴藏极大潜力,加上入世后更规范化的市场运作,下一步香港广告将以广州作为进军广东地区的首选地。
今后“北上”首选广州
内地广告市场巨大增长空间,一直让香港广告巨头垂涎。
据统计,2002年,中国内地的广告营业额为7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广东就达188亿元,比上年增长35%。香港贸易发展局一直对内地广告市场作跟踪研究,每年发表的报告都鼓励业界制订发展策略、伺机争夺内地市场。
“早期进入内地的香港广告公司,多数是跟随自己长期客户的北上步伐,这些客户大部分都是跨国企业”,对此,香港广告商会主席黄嘉辉道,香港广告跟随跨国客户北上步伐可追溯至10年前,大多数较为偏重华东及华北市场。
而在华南市场,黄嘉辉道,广告业者一般将粤港视为一个整体的市场,再加之内地广告主多采取项目合作模式,令香港广告企业在广东地区经营滞步。但黄嘉辉直言,正因广州市场仍未广泛开发蕴藏极大潜力,下一步香港广告将以广州作为进军广东地区的首选地。
中小型公司作主打
对于CEPA新动向,本土广告业界反应并不激烈。
广东省广告公司执行策划总监丁邦清认为,内地广告业与外资公司之间的竞争早在10年前就已开始。考虑到目前香港有实力的广告公司都是合资公司、而他们最近十年基本上都找到了内地的合作伙伴,丁认为,需要靠CEPA有关可独资条款进入内地市场的也只能是一些中小型广告公司。由于近年竞争的加剧,广州广告市场重新“洗牌”的可能性不大。
香港某广告公司亚太品牌创建总监伦洁莹则认为,目前一些新兴内地广告主希望以合理的费用获得高效、优质的广告服务,这正是内地广告公司的弱项。目前许多国际广告公司服务并未到位,他们并不专心把本土客户的品牌发展起来,而香港公司的卖点在于“国际视野+优质服务”。
合作将是主流
“穗港广告业将进入智本和资本相结合的蜜月期”,对于CEPA之后广告市场的机会,业界普遍认为,合作仍是主流。
唐都广告公司总经理吴扬文认为,CEPA是香港与本土广告公司之间进行“超级链接”的桥梁,它将增进内地、香港两地广告界人才的相互交流,促进资本与“智本”的紧密结合,提升广告行业的科技含量。
不过,广东黑马广告公司总经理张小平提醒业界,近年广告公司与广告主关系松散,一锤子买卖普遍存在。为此,张认为,港企的大举进驻有助于广告行业的整体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运营模式及其操作水平的层次。(本报记者 金杜 实习生 周文)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