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 叙利亚
零点过几分,贴着“TV”的吉普车驶入叙利亚境内
作为一个华人媒体的记者,
我有责任以华人的眼光告诉人们战争是怎样的
从离开巴格达到伊拉克叙利亚边境我们走了6个小时。同行的还有中央电视台的三位记者水均益、冀惠艳等,一路上大家互相照应。路况好惨,沿途可以看到桥梁被炸毁,还有被炸烂的汽车,所以能够感受到这些天来发生的激烈战斗。但是没有遇到美军的轰炸尤其是在我们遇到澳大利亚联军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他们驻地的附近整个地面都给炸平了。后来我们从当地人口中得知,昨天这里发生了一场激战。
联军士兵在马路上驻守的,加上坦克车、装甲车,大概是20、30人,在旁边还有驻扎的营地。我们只能看到重型的装备,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没有办法看清楚。但是听当地人说打死13个人,我们估计那里面至少也有二三百人,因为那个营地也是属于中等规模的。
其实从昨天到今天都有很多的媒体从这里经过,但他们并不知情,他们还以为我们是第一批走这条路的传媒。从这一点看,他们是刚刚把守这个路口。但他们也很警觉,问给我们开车的伊拉克人有没有武装,身上有没有武器。而且不停地询问我们,在巴格达市内目前伊拉克兵力的布置情况,沿途经过多少检查站点。他们要我们跟随他们的指引,不要进行拍摄,而且派车护送了我们5分钟的路程。
零点过几分,贴着“TV”的吉普车载着包括我在内的5名中国记者,历经伊拉克军队的数个检查站和美英联军的盘问,经过6个多小时的车程,驶入叙利亚境内。至此,我们告别了战火熊熊、炮声隆隆的巴格达,结束了5昼夜的战地采访。今夜,终于可以宽衣解带,踏实地睡到天明了。
回想在伊拉克境内的100多个小时里,所见所闻让我感触颇深。实地采访让我更多地了解这场战争。我想,作为一个记者,一个华人媒体的记者,我有责任以华人的眼光告诉我们的观众,战争是怎样的,那里的人民是怎样的。我想这就是我做战地采访的动力,仅此而已。
战争还在继续,平民伤亡数字还会上升。我希望我的采访向人们呈现出战争的真实一面。我希望和平尽早回到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这里的人民能尽早安居乐业。
3月31日 安曼
美军西进巴格达的可能性非常小
很多在安曼的伊拉克人要求以最短的时间返回巴格达
从叙利亚转到约旦的首都安曼,听到报道报道说美军有可能从西面的约旦进入巴格达。
我在安曼与许多人谈到这个问题,大家传的说法比较多。一些外交人士透露给我说,其实从地域来看,约旦这个地方非常小,如果真的有大片的美军在这里驻扎的话,大家一下看就可以看到,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有任何这样的迹象。但是他们也分析了另外一个可能性,从地理环境来看,沙特阿拉伯也是处于伊拉克的西面,和约旦也是非常近,开车到伊拉克的边境大概只要两个小时。他们说不排除有一种可能性是,透过飞机空降部队从沙特阿拉伯直接把士兵空降到伊拉克的西部地区。
但是,我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的人都说,在约旦这方面如果直接从这边增派美军过去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昨天又有一批“人盾”从巴格达撤出,而且在路途中发生了车祸。我相信很大的原因是路况很不好,我知道从巴格达到约旦的这段路途不时会有飞机轰炸,一不小心就会出事。
据他们说,在经过一个城镇时,发现当地的医院24日给美军炸毁了,我在23日也经过这个城市,当时有一辆200多人叙利亚的巴士被飞机轰炸,几十人死伤,我们还去采访了那这个医院。也不知道当时住在医院里的那些伤病人现在怎么样了。
今天我们还去伊拉克驻安曼的大使馆看了,很多在安曼的伊拉克人要求以最短的时间返回巴格达,他们纷纷到大使馆要求申请新的护照,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非法居留的难民,伊拉克人对祖国的情感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4月1日 安曼
人道救援困难重重,
但是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不够衣服换了”
我们花了比以前大概要多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来到约旦和伊拉克的边境地区,因为路上增加了很多新的检查站。现在,入边境关卡进行采访也管制越来越严格了,记者要在关卡另外办手续,然后统一进关卡采访。
我们来到边境的两个难民营,专门为伊拉克人建立的难民营里,到目前为止还只有一个伊拉克人入住。昨天有一对74岁的伊拉克老夫妇到了巴格达约旦边境,由于他们没有第三国的签证,约旦政府开始允许他们进入,他们就在两国边境中间的无人区呆了8个小时,最后在救援机构的斡旋下进入约旦。但是他们是去巴林投靠自己的女儿,所以也没有进难民营。而在另外一个给第三国难民的难民营里,我们得到的数字是一共有700多人来住过,目前已经有400多人离开。剩下有差不多200多人,都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当中很多是来自索马里、苏丹。他们担心回到自己内战重重的国家会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很多国际救援组织设立了很多办事处和帐篷,发放物资。但是他们也抱怨说,因为目前的路况、安全问题以及过关的手续过于麻烦,所以他们很难把物资送进伊拉克。以联合国“石油换粮食”计划来说,他们一共13辆车,开进去只有3辆,其他的要么是司机不愿意开车,要么是手续不齐全等等,到现在还滞留在科威特。其实就算是这些物资送了进去之后,在那里这些救援机构没有自己的工作人员,很难监督这些物资得到合理的分配。
我们采访了一些救援机构,他们说目前正在考虑一个方法,就是和英国的军方合作,看看能不能透过和军方的合作把物资运送进去。但是他们也担心军人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在派发物资的时候会造成一些问题。他们还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派发奶粉给当地人,如果没有指出一定要有干净的饮用水,会引起一些疾病的”。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现在这里已经很好了。离开巴格达的时候,因为条件的问题,我们扔了一些衣服,如今这里的购物条件还算可以,我们已经可以随时补充我们的装备。还有就是,我们的摄影师蔡晓江回到了安曼之后,终于把他的行李从机场取了回来,他说现在很高兴,因为“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不够衣服换了”。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