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有三个“第一大报”:《中国时报》、《联合报》以影响力和广告量而各领风骚,《自由时报》则以发行量号称第一。《中国时报》报系与《联合报》报系曾主导台湾报界逾半个世纪,继台湾报业翘楚《联合报》创办人王惕吾于1996年病逝后,今年4月《中国时报》创始人余纪忠也辞世,标志着台湾报业旧时代的结束。
近年来,台湾经济不景气,使报业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同时,香港的一些传媒
集团也挟巨资欲往台湾分一杯羹,使得本已处于巨变之中的台湾报业更加动荡不安。中小型报纸要在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下面对业绩低迷、资金不足、人事调动、外来竞争等诸多问题,在多变的政治局势及崭新的竞争环境中,台湾报业的“战国时代”开始了。
“三大报”全新阵容再次对阵
在老一代报人王惕吾、余纪忠去世后,两大报系迎来新的“接班人”。《中国时报》由余家第二代50岁的余建新继承;《联合报》隔代交班,直接交给仅31岁的第三代王文杉担负重任;报龄最短的《自由时报》继续由年迂6旬的林荣三主事。不同时代的办报理念,势必为“三大报”带来巨大变化。
《联合》报系:苦心经营“家族事业”。虽然“联合王国”是绝对的“家族事业”,但王国内的决策方式,却是由王家子孙与报系元老“集体领导”,《联合》报系的文化讲究敬老尊贤、长幼有序,所以王文杉一方面必须遵循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展现自我。有50年报龄的《联合报》,因为福利好,待遇佳,员工流动率很小,而且大家朝夕共事,相濡以沫,所以处处要顾及情面,对表现不佳的员工,一般是“明升暗降”调往其他部门,王文杉接班后,废除这些“礼遇”,直接“去职”解决问题。
近几年,《联合报》的阅读率逐年下滑,调查发现,《联合报》流失的主要是年轻读者及台北等大都市的读者。因此,《联合报》将改版方向定为提高政治经济要闻的影响力,抓住都市读者;以活泼轻松的版面和议题吸引年轻读者。改版之后的《联合报》内容变得轻、雹短、小;图片强调活泼性,使得版面与过去明显不同。但同时,它过去具有的深度、专业的特点被淡化,使部分老读者颇为不满。所以,既要开发新的读者群又要保住原有读者群,《联合报》面临艰难的挑战。
《中时》报系:从“报人时代”进入“商人时代”。去年10月,《中国时报》51周年社庆时,50岁的余建新同时接任《中国时报》、《工商时报》、《中时晚报》、《时报周刊》等三报一刊的董事长。余建新与其父余纪忠在成长背景、理念兴趣及性格作风上都大不相同,人们认为《中时》报系势必会从余纪忠的“文人办报”走向余建新的“商人办报”。
在大家长余纪忠独尊半世纪的时期里,余纪忠实行“单线领导”的模式,每周的主笔会议几乎都是余纪忠一人发表评论,其他人只是“等着领题目”。余纪忠尤其重视政治新闻,使政治组地位极高,领导人员也都是出身政治组,可与政治组相媲美的只有经济组。这种特别的领导方式,使得《中时》报系的组织运作不像《联合》报系那样阶层分明,人事升迁也没有一定标准,完全由老板决定。在余建新接班后,这种模式已经发生不小的变化,在主笔会议上,许多年来惟马首是瞻的“听训”情形已经被百家争鸣的热烈讨论场面所取代,并达成了要“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在延续余纪忠的办报理念之外也要“赋予新内涵”的共识。人们相信,轻采编、重业务的余建新继承报系后,经营风格肯定会耳目一新。
《自由时报》:不按新闻规则出牌。在“三大报”中《自由时报》以发行量号称第一,董事长林荣三是《自由时报》的“总编辑”、“总主笔”和“总经理”。他完全掌握了报纸的走向,报纸的言论立场充分贯彻他的意志。
在特定议题上,林荣三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主张,甚至不惜将新闻规则弃之不顾,所以《自由时报》在新闻专业上常不能被人认同,但它痛快、直白的表达方式,加上不惜砸重金抢占市场的剽悍作风,却迎合了“本土市潮的需求。所以在“三大报”中的另外两大报系都被连续的亏损和裁员困扰时,不按新闻规则出牌的《自由时报》却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状态,令外界不得不感叹林荣三钱袋的深不可测。
国民党党报陷入衰退期
今年4月,《中央日报》裁员消息轰动全台湾,这份在上世纪70年代盛极一时,号称员工拥有报界最高薪水的国民党第一大党报,如今已风光不在。而同属国民党报系的《中华日报》、《台湾新生报》则早在去年就开始了裁员和引进资金的工作。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百分之百的“宣传机器”,2000年台湾大选,国民党落败,《中央日报》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海外版被停,仅留下文教版,篇幅由6大张缩减为5大张,规模从300多人减为100人左右。因为是党报,喉舌痕迹明显,在70年代后与读者渐行渐远;2000年后,民主党上台,相应的各公共部门及中小学校也不再支持《中央日报》,更使得发行量急剧萎缩。目前最乐观的估计每日为5万份,因此减版、裁员的危机牵动着社内所有人,就连报社里的一批国民党内要员,也不能幸免,除董事长邵玉铭将继续留任外,其他人如著名的总主笔苏起、董事王志刚、林柏榕等都前途不明。
《苹果日报》挑战台湾报业
今年4月,香港《苹果日报》创办人,被称为“媒体奇人”的黎智英斥资7.8亿新台币在台湾买下两栋大楼,一栋作为台湾《壹周刊》的新址,一栋为将来创办台湾《苹果日报》之用,都间接宣告黎智英进攻台湾报业的决心。此举在台湾报业引起一片动荡和不安之声,而台湾报业之所以对黎智英登台这样的如临大敌,绝对有充足的理由。回溯1995年香港《苹果日报》以雷霆之势横空出世,不仅让竞争对手伤痕累累、损失惨重,更使得许多小型报纸被无辜拖垮,其手法令台湾报业心有余悸。
现在的黎智英能否像当初在香港创办《苹果日报》时那般势头凶猛,有两个问题是黎智英不得不面对的:一、财务状况;二、广告与发行。发行攸关报社存亡,目前各大报的发行系统山头林立且相互交好,如果台湾《苹果日报》一旦宣战,很可能各大报会采取抵制做法。当初台湾《壹周刊》为抢时间上市,自组了庞大的发行队伍,自购卡车运送杂志,并积极组建了一万多个发行网点(一般的杂志约6000到8000个)。而台湾《苹果日报》是否能再花大钱建置自己的派报系统也是一个疑问。总之,开战的号声一旦响起,一场翻天覆地的报业大火拼势必兴起,目前仅看黎智英具体将何时出手,如何出手。
《电子时报》进军北京
在台湾报业衰退的趋势下,台湾报人将“希望之火”燃烧到大陆,其中台湾的《电子时报》通过“资讯授权”和“业务合作”方式,在北京创办了《电子资讯时报》,成为第一家正式在大陆出版报纸的台湾日报媒体。
《电子资讯时报》今年初在北京创刊,目前在北京、上海、华南、成都、大连等地,都已组建营业地点,《电子资讯时报》在大陆的合作伙伴主要是北京电子控股及北京电子学会,不过除了发行由大陆负责之外,包括IDCO、版面编排甚至广告的风格,都保持了台湾《电子时报》的特色。由于台湾的传统媒体受意识形态的制约较重,所以《电子时报》能颇为顺利的完成前进大陆的布局,也给台湾报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