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涉县广播电视局眼下人才紧缺,可他们从2001年起就打出了“不进人”的招牌,3名急需的广电专业中专生实习两年了,就是不敢正式启用。单位现任领导对这种窘况的解释是,1995年以来,全局人员由50多人猛增到240多人,但是只增人数,难增人才。进人过程中,职工亲属和上级领导指派的大量低素质农民涌入。由于为“亲”所困,只要进一个人就会有五六个“关系户”跟进来,他们是招人招怕了!
副股级以上干部可以安排亲属进单位
记者在涉县广播电视局采访时发现,夫妻、父女甚至一家三口同在这里的非常多。一些干部职工说,1995年、1996年,前任领导为照顾本单位职工,规定副股级以上干部和技术骨干可以安排一两个直系亲属进单位。口子一松,两年时间进来20多人,多数为农民,妇女居多。
时任局长吴为明介绍,许多单位职工是从基层乡村干起来的,当时家属还都在农村务农。随着事业快速发展,单位急需用人,把用人的指标向本单位人倾斜有利于稳定职工情绪,局领导和一般职工都安排了一些自己的亲属。他向记者列举了一些人:原副局长任玉红的妻子、女儿、儿媳,原副局长宋天顺的女儿,有线电视台台长王贵元的妻子,保卫科长马满生的妻子等等,他自己的儿子也在其内。这些人多数只有初高中文化,有的只有小学文化,一开始都是做临时工,但后来都慢慢转正了。
单位“近亲繁殖”并没有因局领导班子的更替而中断。一些职工说,1998年上任的原局长江志强第二年就把自己的妹夫刘艳兵、表弟陈志杰招进单位,他们中一个是下岗企业职工,一个是农民。除了刘艳兵和陈志杰,他的丈叔马满生及妻子、大舅子马强3人都在江志强任局长前调入单位。这5人中3人被他提拔为股级干部。
有线电视台台长王贵元说,领导“用人惟亲”还引发一场“闹剧”。去年7月,这个局副职领导调整,他和办公室主任樊云魁等4人被县委组织部确定为拟提拔对象,进行了公示。按一般规律,只要本单位民主评议票数过半就行了。然而民主投票那天,4个候选对象被主持投票的江志强临时变成5个,其大舅子马强被加了进去。规定副股级干部以上参加投票,却增加了马强“手下”的一些普通职工。结果票数分散,他、樊云魁和马强3人票数都没过半数。对此,江志强说,他一开始觉得马强是个人才,应该“举贤不避亲”,后来感觉不对,请示县委重新组织投票,候选人去掉马强,王贵元和樊云魁票数虽过半,但县领导怕影响不好就没有对他二人进行任命,确实可惜。
“近亲繁殖”给职工管理带来麻烦。去年7月上任的局党支部书记江菊其说,单位关系错综复杂,尤其是一些家族互相联姻形成势力,职工的思想工作很难做,凝聚力也不高。
“戴帽”的、“点话”的都是领导的“关系户”
近些年尤其是前任局长江志强在任期间,涉县广电局事业发展迅速,成了县里的好单位,江志强也成为单位的功臣。但是干部职工反映,事业搞上去了,用人却一团糟:一些上级领导的“关系户”纷纷往里挤,尤其是1999年到2001年3年间,人数由130人增到240人,除了收编的50多名原乡村广播电视室人员、10多名转业军人和毕业生外,其余部分都是“关系户”。
据职工反映,有几名三四十岁的农村妇女来时啥也不会,却被安排在有线电视台机房等技术部门,她们干这种技术活儿太差劲了,有的连常识性的数据记录都做不了,经常出问题。有线电视台台长王贵元说,他们是局里的自收自支部门,接收人员自主权比较大,因此安插进的“关系户”也较多。1999年,台里的岗位数是38个,当时已经超编好几个人,但经局长同意,上边“戴帽”下来十几个人,没办法只得接收。2000年,局里统一对原乡村广播电视室人员进行收编,本来只有50来人,收编时因各方面领导“点话”,搭进不少人,最后收编总数超过70人。这些搭进来的人良莠不齐,很难使用。
“虽然单位人数不少,但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也就占一半。”现任局党支部书记江菊其说,单位近70%的人员学历只有初高中文化,只好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弄个党校大专文凭。许多“关系户”根本不干活,人浮于事,一方面是素质差干不了,另一方面是缺乏集体观念,不服管,干活不积极。每年县里分回来近百名大中专毕业生因为无关系和门路,苦苦等待就业,而一些低素质的人却通过非正规手段混了进来,这对广电局和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损失。
原局长江志强说,进“关系户”虽然存在,但并不像有些人讲得那样严重。广电局近些年事业发展快,工资有保障,很多人自然盯得紧,进一些人也是工作需要。但作为县里一个部门领导权力也有限,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惹不起就挂“免进牌”
不少职工说,由于单位只增人数、不增人才,事业发展包袱沉重,每年光工资支出就达200多万元,从2001年开始便打出了“不进人”的招牌。谈及为何出此举,局党支部书记江菊其说,再不能这样增人了,只要敞开口进一个人,就得有五六个“关系户”跟进来,哪个都惹不起。近些年,单位非常缺乏广电专业技术人才,2001年好不容易从郑州广播电视学校分回县里3名急需专业中专生,分别学习广播电视新闻和有线电视技术,在单位实习2年了,干得都不错,有的已经成为技术骨干,但招人招怕了,就是不敢对他们正式起用。虽然打出了“免进牌”,托关系找的人也很多,他们也只能跟人家解释:“目前单位不缺人,等要进人了一定优先考虑。”
江菊其说,造成这种被动局面主要是没有建立起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单位240多名职工中还有50多名临时工,按理说可以辞退他们,然后进一部分素质高的大中专毕业生,但这些人往往都是“关系户”,动一动就会影响稳定。临时工都无法下来,一些素质较差的正式工就更难让其从岗位上下来。他们无奈地表示,什么时候有了“尚方宝剑”,我们就敢“开刀”了。(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罗绮 张涛)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