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健康 | 约会 | 军事 | 港澳台 | 企业 | ERP | Top100 | Sohu视线 | 专题 | 我来说两句
搜狐首页 > 传媒频道 > 网络·综合
传媒网站蓬勃发展 中国传媒研究类网站浅析

MEDIA.SOHU.COM  2003年09月15日08:35  千龙传媒

  2003年7月28日,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国家8家重点新闻网站之一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正式开通,这也成为今年我国第6家开设传媒频道的全国性综合网站。在此之前,商业门户网站新浪和搜狐、综合性新闻网站千龙新闻网和新华网、人民网,都先后创立或改版推出了自己的传媒频道。这些网站在推出传媒频道时,都表达了为传媒业和传媒人提供服务和交流平台的宗旨,这反映了中国传媒业在新世纪初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传媒专业网络平台的壮大。

  一、传媒专业网络平台的类型

  中国传媒专业网络平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是伴随着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资源后,敏锐的传媒人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逐步在互联网络上建立起了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总的来说,这些平台包括了印刷媒体的电子版,论坛、专业性学术网站和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等多种形式。

  1.印刷媒体的电子版

  一些专业性的新闻传播理论报刊,以电子版的形式将其印刷版的重点内容或全部内容上网。比如,《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青年记者》、《新闻记者》等专业杂志。这类网络平台形式上比较简单,功能也比较单一,可以看作印刷版的补充与辐射。

  2.专业性传媒研究网站

  专业性新闻传播研究网站的出现,使学术理论研究走上了更广阔的公共舞台。这类网站在综合性和全面性上,更表现出了网络媒体资源整合力量的强大和互动技术的优势,信息容量明显增大,内容设置更为全面和清晰,不少网站还具有资料检索、点击率记录等功能,特别受到新闻研究者的欢迎。这类网站中,中华传媒网(http://chinese.mediachina.net)、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cjr.com.cn)、传媒观察(http://www.chuanmei.net)等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专业性新闻传播研究网站中,还有一些是传媒人出于个人兴趣和对传媒事业的热爱,创建的个人学术站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且至今运行良好的有:紫竹2000年创立的紫金网(http://www.zijin.net),尹大强2001年创办的我写新传播资讯(http://www.woxie.com)等。由于个人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大多只靠创建人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可以利用的资金也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有不少这类网站也因此开张不久就进入“休克”状态。

  3.传媒论坛

  传媒专业论坛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互动性优势,为天南海北的传媒人构筑起跨时空交流的平台,对同行间交流信息、探讨问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西祠胡同“记者的家”讨论版(http://www.xici.net/board/bdh ome.asp?id=6775)和斗牛士“评报论刊版”(http://www.donews.com/)是业内比较著名两个传媒专业论坛。传媒论坛允许不同级别的网友发贴和跟贴,以传递各媒体动态和信息为主,也包括对大家关心的传媒问题发表议论,学术性不强,但是现实性和针对性很强。因为网上言论具有匿名性,许多贴子或披露内幕,或尖锐批评,引起很多争论的同时也聚集了人气。西祠胡同“记者的家”版主牛吃草认为,记者的家正是以一种人文的、平等的、战斗的、思考的形象出现,才深得网友的喜爱。另外,在很多传媒研究网站和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也专门辟出了论坛板块,供传媒人或对传媒感兴趣的网友讨论交流。如中华传媒网的传媒社区就活跃着一批高校新闻专业研究生,一些评论颇有见地。

  4.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

  综合性网站正式开通“传媒频道”的时间集中在2003年上半年。如国内最大的商业门户网站搜狐和新浪全新开通了搜狐传媒频道、新浪传媒观察频道。具有强大传统媒体支持和官方背景的千龙网(http://medianet.qianlong.com/)、人民网、新华网等也改版或新推出了传媒频道。

  与上述几类传媒专业网络平台相比,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资源整合能力更强。借助网站丰厚的信息资源积累和技术保障,传媒频道在业内信息收集和梳理上表现得更专业、更敏感。

  其次,影响力更大。出于网站定位的考虑,综合性网站传媒频道更注重追求高读者流量、高点击率和高访问量的人气维持,他们将业界、学界以及对传媒发展感兴趣的网民全纳入读者对象的范围,在保持传媒专业性的基础上,努力适应大众和市场的需求。

  第三,商业气氛更浓。出于商业化生存的考虑和多年市场化运作的经验,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影响、聚集人气、获得利润。伴随着中国传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传媒频道不会满足于仅仅作为沟通桥梁的“平台”作用,而将介入到传媒业改革之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和收益。

  二、推动传媒专业网络平台发展的因素

  我国新闻传媒专业网络平台的迅速成长,是在多重因素推动下产生的。

  首先,近年来出现的“传媒热”是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传媒产业是一个规模巨大、利润不菲的产业,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传媒产业更被称为暴利时代的“最后一块蛋糕”。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大批业外资本酝酿进入传媒产业,传媒投资热潮一浪接着一浪。正是顺应了传媒业兴盛发展的大趋势,才有更多的投资商关注传媒业和传媒人,热衷于搭建网络沟通的平台,积极介入业内市场,希望从“传媒热”中分得一杯羹。其次,网络平台的良好运行是技术支持。网络经济经历了萎缩和震荡后开始复苏,我国三大商业门户网站陆续扭亏为盈,证明了网络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国上网用户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增长势头,截至2003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攀升至6800万,互联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技术的数据库、超链接、互动等功能,又形成了专业传媒网站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大延伸了传统新闻专业报刊的服务功能,同时也拓展了专业研究论文的读者范围,降低了参与的门槛,形成了一个数量巨大的阅读群体,支持了这些网站的发展。第三,传媒研究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强大推动力。传媒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脱离传媒实践的新闻传播理论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以新闻实践为主的传媒人需要理论上的充实,专业研究人员更需要跟上传媒实践的迅速发展。传媒专业网站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筑了交流的平台。比如,现在无论专业性学术网站还是综合性网站的传媒频道,占据醒目位置的都是对近期传媒界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这种结合典型的媒体案例进行学术解析的研究方式,因其针对性强、可读性强,受到许多媒体从业人员和研究者的喜爱。

  三、传媒专业网络平台发展的不足之处

  尽管传媒专业网络平台在短短的时间内,构建了不错的形式和内容,但是由于刚刚起步,还处在摸索阶段,传媒业和网络媒体的优势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平台的整体运营情况还不够理想。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目前阻碍传媒专业网络平台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形式单一,内容趋同。很多网站从栏目设置到页面形式,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无鲜明个性。其实,除了大段大段的论文外,网络媒体更适宜用图表、视频音频,甚至是FLASH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开掘的资源也很丰富,如美国新闻博物馆(http://www.newseum.org)每天都将全世界各地主要报纸的头版甚至部分版面的PDF版面上网,供读者浏览、下载、打印。第二,原创内容少。专业传媒网络平台的大部分内容转载于平面媒体,并且是你转我摘,原创内容非常少。究其原因,还是专业传媒网站还没形成气候,还没形成传媒研究的强势地位,难以争取丰富且高质量的稿源。

  第三,网络版权保护不力。网络的开放性及对著作权的漠视,使网上侵权问题十分严重,专业传媒网站同样如此。版权保护不力,不仅令作者和原载媒体蒙受损失,也会严重影响网络平台本身的声誉。

  第四,人才匮乏。传媒专业网络平台所需人才既要真正了解传媒业,又要对网络技术相当熟悉,而目前这方面的人才相当稀缺。例如,“中国新闻传播评论”责任编辑从创办至今一直只有一人,千龙网传媒频道从原先的“新闻社区”开始至今也只有一个人在总体操作。人才匮乏,将成为制约传媒专业网络平台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汪茜)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西班牙政府逮捕半岛电视台记者令世界震怒(09/15 08:32)
  • 推广普通话主题论坛聊天实录(09/14 15:12)
  • 9月17日起北京将实施交通安全新闻发布制度(09/12 10:47)
  • 新加坡首次放宽媒体审查 给成年人自由空间(09/11 11:46)
  • 互联网成为香港人工作最佳通讯媒体(09/10 13:42)
  • 打造数字北京 300个信息亭11月林立北京街头(09/10 11:51)
  • 为采访刘晓庆 有媒体专设行踪特别调查组(图)(09/10 11:27)
  • 下载音乐招来麻烦 美唱片业指控网民侵权(09/10 11:25)
  • “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主题论坛(09/10 09:28)



  •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搜狐短信推荐
    · 美少女帅哥哥激情互动
    · 体验新时代的绝对摇滚
    · 迪士尼卡通炫暴你手机
    · 桃花岛烛光红酒惹人醉

    分类广告
    ·4万元入读多伦多大学
    ·留学英国特快
    · 澳洲留学成功再收费
    ·荷兰西班牙留学热招
    ·出国留学新方向泰国
    ·◆留学移民信息库◆
    ·专业加拿大投资移民
    ·热点推荐免费上学
    ·英国留学精品首选
    ·热点留学天堂加拿大
    ·颈总动脉注射治癫痫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搜狐商城
    ·央视热播大染坊
    ·韩剧美丽的日子
    ·83版<射雕>3折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88;客户服务热线:87710088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