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们:
我们的《第7日》创办于1999年4月,在它即将走进第五个年头的时候,它得到了一个如此令人欣喜的荣誉: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名专栏奖”,这不仅说明了专家、圈内人士对它的肯定,同时说明它在观众中也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说实话,我们这些做电视的,每时每刻无不在期盼着我们的节目能深入人心,大家能认识它,能记住它,能喜欢它。
今天,当我们拥有了这一切,似乎我们可以放心踏实,洋洋自得了。其实不然,拿我们来说,越是感觉观众一天天对《第7日》加深着了解和熟悉,我们越是殚精竭虑。因为熟悉本身就是一种惯性,惯性再发展一点就是惰性,过于熟悉,便意味着没有感觉。比如我们每天炒菜都要放油放盐,我们甚至都不用看,顺手一抓就能把油瓶子抓过来。我们对它太熟悉了。虽然今天《第7日》成了中国名栏目,说明大家熟悉它、了解它,但其实我们渴望的是让它完成一次陌生化。
什么是陌生化呢?就是让熟悉《第7日》的观众某一天忽然眼前一亮:哦,原来《第7日》还可以做这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要说陌生,其实今天的《第7日》和几年前的《第7日》也已不大相同了。从前的《第7日》揭黑打黑,以一身锋芒杀将出来。而现在,已由过去那种对不良现象声色俱厉的谴责转化为寻找不良现象背后的根源。《第7日》的成长,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宽厚、包容,甚至是悲悯。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情怀。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理解和包容他的地方,他可以在这里诉说和释放。《第7日》很大程度上对弱势人群起到了一个精神按摩的作用,这是我们在陌生化的过程中迈进的一小步。
当然,太过温情,也会削弱节目的力量。所以我们设定《第7日》的另外一个出路,或者另一个陌生化的举措,就是观点的多元化。本土的市民群体,已成为《第7日》的忠实观众,而一个年轻的外来群体正游移在收视边缘,从数量上看他们或许永远超不过本土市民,他们在温情之外还需要更多的理性。他们需要多元的观点,需要对一个事件的前瞻性做出判断。比方说,主持人的点评若由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式,集纳更多的不同的观点,能否从中传递出一种新的趣味。对于这一群体的吸引,无疑又是一次智力的挑战。
仅此而已了吗?中国新闻名栏目《第7日》到底还能做些什么?今年十一期间,我们的一个公益行动又让我们有了新的想法,也可以说让我们自己对自己陌生了一回。我们在一家农贸市场建起了一座小幼儿园,无偿对市场内商贩的孩子进行看护及教育。这个小幼儿园叫菜娃乐园,虽然它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公益捐助,但也是在《第7日》这样一个栏目的倡导和运作下建成的。如今它已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充分重视,并决定以此为样板,要在全市上千家市场推广开去,形成菜娃乐园的连锁。这就意味着这些在京的菜娃们再不用风餐露宿,他们能像同龄的北京孩子那样受到学前教育。我们这才意识到,原来我们还有这种力量!我们有报道能力,我们也有行为能力。我们的栏目就像是一个民众代言的俱乐部,又像是一个松散的社会组织。更确切地说,我们要让它成为一个有行为能力的公益组织,把影响力做到屏幕之外。这是《第7日》生产力的又一次增容,这一次陌生化是对大家兴奋点的人为的凝聚和提升,在我们前进的路上那是一大步。
以上谈的这些其实也是《第7日》今后的一些发展思路,得到荣誉是喜悦的,可在荣誉上躺倒,闭目养神又是危险的。今天来的各位都是非常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做的都是非常优秀的栏目。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是非常费脑子的工作,把栏目做出知名度就已经很费脑子了,有了知名度以后如何做进一步的提升就更费脑子。但大家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说明这背后都有智慧和勤奋的支撑,所以我要向大家表示敬意并表示祝福。
最后,还要感谢各位专家对《第7日》的肯定,感谢广大观众对《第7日》的热爱,感谢我的同仁们持之以恒的努力,还要感谢著名的电视策划人、《第7日》的创始人李德来,当初有了他的灵感一闪,便有了《第7日》。这一闪,也让我们受益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