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报名处的走廊拐角,一沓文件从工作人员手里很“自然”地飘落在你的脚下。是伸手相助,还是绕道而行?不管你的表现如何,这一刻你都已经成为旁边摄像机镜头里的主角。 昨天,在中央电视台青少频道主持人选拔活动报名现场,记者和许多前来领取准考证的选手一样“遭遇”了组委会悄悄设置的一道综合素质考查题。不只是这沓散落的文件,乱扔的果皮和饮料瓶、挡住通道的行李车、方言问路、紧急救助、游戏互动等等,在这一天里这些把戏都争相登场,第一次成为电视主持人大赛的道具。而诸如“你已经进入央视视野”、“调整呼吸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此处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等看上去非常人性化的导引牌,也在不知不觉中为此次电视主持人大赛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与以往以提高收视率为目标的电视大赛不同的是,青少频道主持人选拔活动主要是为年底开播的央视青少频道量身定做主持人。作为一个全新的专业频道,青少频道开播后更需要符合频道特色的节目主持人,但目前有特色并深受大家喜爱的主持人却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这次选拔活动正是针对这一情况展开。据央视有关负责人透露,青少频道开播前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次全国范围内的选拔主持人活动。 随着青少频道开播日期的临近,作为开播程序中的重头戏,青少频道主持人选拔活动昨天已经进入北方区的初试阶段。一大早,四五十名迟到的报名者闻讯赶到中央电视台影视之家,希望能赶上最后一班车,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大三学生吕淑雯甚至为报不上名急得当场掉了眼泪。鉴于大家的踊跃和热情,组委会决定临时加开一个考场,连夜登记考生资料,发放准考证。 经过资格筛选,国庆前后,将有约800名选手分别参加北方和南方两个赛区的初试考核。针对青少频道节目的不同收视人群,选拔活动分为4个报名组:幼儿组、少儿组、青年组和家教组,报名选手可根据自己的意愿任选节目类型。4个组都将接受初选、复选、见习、综合测试4个阶段的考核。经过专家评委的初步筛选,每组将有10名选手共40人进入复试和见习。这40名选手不仅将接受各种素质测试,还将接受实战的考验———参与青少频道新栏目的设计工作。10月20日起,每天18:00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中展播每位选手复试、见习短片,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投票和有奖竞猜,在观众的直接参与下遴选出最终的胜者。其中,部分选手将有幸在青少频道开播仪式上与频道现场签约,成为这一央视新生专业频道的生力军。 据统计,截止到目前,青少频道主持人选拔活动吸引了海内外的千余名选手参加,其中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49岁,博士和硕士达110人。在厚厚一沓报名登记表里,除了播音专业的在校学生,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和各种职业的报名者同样热情爆棚:教师、职员、警察、军人……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这次主持人大赛的报名现场不再是各路美女帅哥云集的秀场,相当一部分报名者的年龄和相貌甚至毫无优势可言,自信,给他们的积极参与带来勇气的同时,也为他们每个人营造出风格各异的魅力。 据青少频道制片人李媛媛女士介绍,本次主持人选拔活动中在校本科生占绝大多数,体现出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的“三高”特点。其中几所名校非电视专业的学生报名非常踊跃。截至9月25日,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师大等几所高校的报名人数已超过百人。其他如上海复旦、上海外国语学院、厦门大学、辽宁大学等全国300余所大专院校均有学生报名。本次活动的另一个亮点是评委团阵容强大,构成成分多元,囊括了电视专业学者和研究人员、人文学者、影视导演、国外著名电视机构CEO、电视主持人、播音员、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心理学家和媒体人士。 “素质与气质的比拼,口才与风采的角逐。”正像活动主办者宣称的那样,本次活动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实用性和创新色彩,除了即将开始的面试和笔试,对候选选手的综合素质考查也贯穿在活动的每个细节中,其中包括选手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公德意识、环保意识等等。据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在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中,大概有30%—40%的考生表现令人满意,相比之下,多数考生明显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央视青少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在选拔结束后,青少频道将会以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对主持人进行培训和包装,在签约制的基础上,明确频道与主持人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使青少频道的总体品牌和主持人的个体品牌都得到最大提升。(吴晓东)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