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采编人员和读者亲切交谈,就报纸的内容和版式交换意见。 |
本报主编庄慎之:
此次卖报活动有三个目的:其一,采编人员借此机会接触读者、与读者进行广泛交流,深入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其二,可以切实感受本报在市场中的位置,了解本报在不同的区、地段以及不同阅读人群中的市场接受度。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采编人员必备的工作基础。其三,体验发行人员的甘苦,到发行部的第一线去体验,促进本报的发行工作。
9月23日、24日两天,7:30,广州城内的各大小报摊出现了“异样”的卖报人群。他们与往常的发行人员略有不同,似乎多了一份羞涩,像一个个不太成熟的“报童”。他们是谁?如果你稍微打听一下,就可以得知:原来他们是都市报的编辑、记者和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再稍微回忆一下,一定能想起,去年,6月3日至6月9日,整整一个星期,也有这样一群“异样”的“报童”,站在城内的各大小报摊旁,向你推销、介绍过我们的报纸。你可能会问:南方都市报在干吗?难道是要让我们认识这些难以谋面的南都人吗?
亲爱的读者,你猜对了一小部分。让读者认识南都人,固然是此次活动的一个小小的目的;而更大的目的——也是一个很简单的目的,就是让你通过这些南都人,对本报有一个更多、更好的认识。深入了解本报,并且对本报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份报纸,所要面对的,既有作为“消费者”的读者,又有与其他兄弟媒体共存的消费市场。而在日常工作流程中,与此两者有亲密接触的,往往都是发行第一线的同事们;对于采编人员以及行政人员而言,由于分工的不同,及时地了解读者与市场不是十分容易的。
因此,报社组织非发行人员“卖报”的行为,正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对于读者来说,这是“发言”的极好时机,也是感受本报活力的时机之一;对参加卖报的采编人员来说,这恰好是直接面对自己的阅读受众并与之交流,以此进行自我促进的最佳机会。
用“桥梁”来形容本报组织的非发行人员卖报活动,是再恰当不过的。“桥梁”就意味着沟通,就意味着本报与读者、市场之间完美的统一,也意味着内部文化的自成体系。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桥梁”还需要修补,你可以瞅准机会发言;如果你认为这座“桥梁”很坚实,那就请常来这座“桥梁”上走走,哪怕是看看“风景”也好。 组织者说
让报纸与读者互动起来
记者:动员非发行人员上街卖报这样的行为,在策划的时候有何初衷?
李启明(总经理助理):在我的印象中,我们报纸这样的活动至少持续了三年。这是一种终端取胜的策略。在发行的环节中,终端包括读者和消费市场。目的有二:一,让报纸各个环节的从业人员,直接去面对读者;二,传统的报纸,与读者的关系往往是上与下、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我们的这种做法,可以打破这种传统关系,让报纸与读者之间产生互动,让读者以主人的姿态参与进来,把报纸和读者平等地连结在一起。
记者:很多其他媒体也有类似的活动,我们报社与他们相比有何不同?
李启明:在我国综合性日报中,能够这样以主编带头、全员卖报的形式“出击”的,只有南方都市报,在广州自然也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行为,是南方都市报对中国报业在发行上如何有效地拓展自己的渠道、构建自己的网络等方面的一个很大的贡献。其他的媒体,几乎都是在效仿南方都市报。这样的行为,也是报纸市场化过程中的一个转变。以往的发行,主要指的是配送,比较单一;而在南方都市报这里,已经转化成了市场营销。南方都市报已经在报纸向服务性、贴近性等方向的转变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尝试和模式。这样的模式和方法,是一种“博弈”原理,报纸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主动“出招”;而我们的模式和方法,又不断地被其他同行所借鉴。
本报记者 李辉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