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2003年中国网络短信研究报告》预测,2003年中国短信市场将达到170亿元,2004年将达到300亿元。短信作为一种实时互动、时尚风行的新潮交流方式,一直被人称为“年轻人的手指运动”已成为了一种热点行业。
2002年10月,就被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当成短信更新换代的“彩信”产品并未火爆起来。而“彩信”的图文并茂,无疑是短信的技术前进了一大步,但消费者并不买账。无独有偶,被营运商发现的“语音短信”也没燃起一把火,为什么彩信和语音短信都叫好不叫座,短信的明天究竟在哪里呢?
内容匮乏是瓶颈
专家分析,无论是语音短信,还是彩信,内容的匮乏导致了个性化的缺位,是短信发展的根本瓶颈。彩信业务融彩色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确实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全新体验。
目前,中国移动的彩信传输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发送和接受方都使用带有MMS功能的手机,即可直接完成点对点传输;二是发送方用带有MMS功能的手机,将彩信传送到网站上,普通手机在收到短信提示后,登陆网站,查阅MMS;第三种是在互联网上直接给MMS手机发送彩信。
专家称,从终端来说,第一种和第一种方式都限制了彩信的个性化,除了用能拍照的手机照相发彩信外,几乎没有其他内容可言。而对于一项无线数据业务来说,是否具有丰富的应用和内容无疑是其能否成功普及的关键之一。
中国移动首批彩信合作伙伴有摩易网、腾讯、TOM、网易、新浪等14家,尽管几乎所有的这些SP都自称自己的彩信产品种类最全、内容最丰富,但目前各SP彩信内容同质化、产品线远远不够丰富却同时也是业内的共识。
业内认为,即便在这些已推出彩信业务的SP当中,提供给消费者的很多还是美女写真、明星图片、卡通笑话等内容,最大的改进只是在图片里面加入自己网站的Logo而已,个性化特色内容严重稀缺的情形正逐步显现。
自主编辑短信是方向
业内指出,目前,彩信服务主要是下载类(和铉铃声、彩图)、定制类(彩信新闻、财经、图文笑话等)、社区交友类。在这些当中,除了铃声成功之外,其他均销声匿迹。显然,如果要将短信这个市场做大做强,个性化、自主化的丰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当然,SP们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甚至有些已开始与境内外内容提供商(CP)合作。TOM在4月1日便与10多家来自韩国、日本及欧美的内容合作伙伴签约,并采用合作分成模式,从而降低了内容研发的成本。同时,陆续与传统平面媒体合作建立“彩信门户”等个性化内容服务。据TOM互联网集团CEO王雷雷称,即使这样,目前TOM也只能保证每周1-2款新产品。
在同一条绳子上拴着的营运商也没有休息过,与国内外终端厂商一起启动了名为TOM彩信DIY大赛的活动,与爱立信发起MMS应用大赛;与滚石唱片合作酝酿推出滚石移动网等,同时,中国移动的有关高层主管也在新浪网的嘉宾论坛、e-talking论坛上大力宣传彩信。虽然二者市场活动频繁,但却所获无几。
业内认为,这其中也有众口难调的原因,他们不可能为所有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关键在于能否让用户自主编写制造各种个性化的短信。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并让用户利用这些资源,这才是短信真正的发展方向。(记者/毛晶慧)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