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出2003年性领域十大新闻 性骚扰案列榜首
由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开展的“2003年中国性领域十大新闻评选”活动,11月11日揭晓,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尘埃落定》一书,由于“涉性内容图书入选中学生课外必读书”被列入“第七号新闻”。昨天,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尘埃落定》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优秀之作,断章取义是荒唐行为。
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关负责人说,这次评选是一批专家学者的一次学术行为,又是一次新闻评选,那么就理应遵循起码的学术规范,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几条所谓性领域里的“新闻”。什么是“性领域”?对这样一些最基础界定的缺失,其评选结果就必然是粗糙的,甚至是荒唐的。比如以《新婚姻登记条例》受好评作为第五号新闻入选就是典型一例。“婚姻登记”难道应该纳入“性领域”的范畴?!
这位负责人说,评选将《尘埃落定》定位为“涉性内容”,又是一大荒唐。顾名思义,凡涉及性的作品皆属“涉性内容”,按这样的标准,古今中外这类作品举不胜举,《红楼梦》也涉性了,为什么不入选“新闻”呢?
众所周知,也是世上公理,评价一部文学作品,首先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即把作品视为一个整体来阅读、鉴赏和讨论,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其价值与得失,否则就有片面的、粗暴的肢解作品的危险。《尘埃落定》是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优秀图书,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很高的,仅仅把它归入“性领域”或“涉性内容”不仅根本无法涵盖作品的整体意义,相反,对它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倒是产生了严重的误导。
晨报记者 孙红
《尘埃落定》再起尘埃
作家阿来有点儿怒
昨天,作家阿来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向媒体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客,即提问者:一个有文化,不太读文学书,对社会新闻非常有好奇心的人)
(主,即答问者:阿来,藏族,写下了《尘埃落定》的那个人)
客:最近这本书被列入高中生指定读物,好像引起了很大争议?
主:争论说,因为其中有性描写,不适合高中生阅读。
客:你觉得这本书适合中学生阅读吗?
主:是高中生,不好混淆。我明确回答你,这本书适合他们阅读。
客:但是……
主:但是,有性描写对吧?前几天,我去了成都七中,成都市最好的中学之一。我和学生们讨论了很多问题。校长一直陪着,不是担心我污染他的学生,后来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我们的讨论。其中,一个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报纸上在争论,说《尘埃落定》有性描写,不适合我们阅读,你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
客:你是怎么回答的?
主:我说,那你要先回答我两个问题,第一,你觉得有没有问题?他的回答是没有问题。第二,你是不是老师、家长或者专家指点读什么你才读什么?回答说也不是。我说,那么好,这个问题不用我回答了。
客:你说他们读这样的书很正常?
主:重要的不是有没有性描写,而是什么样的性描写。你不指定他读他就不读了?就今天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指不指定一本书有什么太大的关系?道德家们在色情泛滥的现象前装聋作哑,却又对一本书里的性描写如此敏感,我不知道所为何来。
在我理解,小说里的性描写,就是性行为,或者性心理的描写。性是我们行为、我们欲望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我不能想象一部长篇小说里,没有关于人物这一方面行为与心理的适度的描写。除非我们写的是科幻小说里冷冰冰的机器人。我说适度描写是说,这个描写是为反映某种文化特征服务的,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其目的,不是仅仅为了煽动性欲望,或者宣扬不正常的性取向。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中学生们读过很多有正常性描写的小说,比如,《水浒》。现在有一种气氛,对当代作家作品特别苛求。《水浒》让中学生读没有质疑,《尘埃落定》让中学生读就有道德家出来说话了。就因为一个是古典,一个是当代?
孙红/整理
新闻链接
《尘埃落定》获选始末
今年5月,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台,除对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进行了字数上的明确规定外,还以附录形式罗列出50余种课外读物和240篇优秀诗文目录,名曰“推荐”。
据北京市新华书店总店的不完全统计,自今年5月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台,6月份人民文学出版社几乎在第一时间推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49种之后,至9月份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牵头,联合译林、中国大百科全书、当代世界、北京十月文艺等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60种)”正式发行,在“新课标”背景下出版的、每套超过40册以上的语文“必读”丛书,有10种以上;而全国范围内则至少有1000种以上。
《尘埃落定》的入选是因为,以往推荐进入“必读丛书”的作品中,忽略了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有专家认为这样不符合时代的开放性要求,而且经典的涵义总要随着时代在变化,因此要“扩容”。而“扩容”的具体对象,都要从严肃文学的最高奖项获奖者中产生——《尘埃落定》是国内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它就以这样的“资格”获选了。(晨报记者 孙红)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