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祥地,在计划经济行政指令性分工造就均衡发展的时期,上海显赫的出版地位被削弱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世界大都市地位日益显现,更有长三角世界级新经济区域的巨大发展潜力。长三角的经济基础、人口总量、文化教育水平,都是出版业高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更为有利的是国家有关打破区域平衡和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也为上海这样的老出版基地重新崛起创造了条件。新的世纪,上海成为北京之后第二大出版中心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新的出版中心的形成,绝非仅靠上海现有出版单位做大做强所能成就的。 首先,要实现开放的政策,创造开放竞争的业态。出版业的封闭政策极大限制了产业化的发展。正是由于封闭,上海书业变小,只有开放才能做大。新的产业政策不断出台,新的图书市场管理规定为市场准入创造了一定的公平,但还要在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实施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上海应加速对内开放,首先要吸引全国出版社尤其是北京地区的强社进入上海,以求上海发展有突破。开放的上海不应首先想到上海走向全国,而应首先吸引全国汇集上海。如果继续在封闭状态下发展做大,不光北京强社对上海书业呈打压态势,江苏、浙江也是毫不相让,上海难以成为长三角的龙头。在书业实施大集团战略、倡导跨地区联合中,一直难有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地都要守住自家的“地盘”,觊觎他人的饭碗。共同的做法是通过行政手段整合当地出版资源,似乎要御敌于国门之外。开放的上海应以宽大的胸怀和视野迎接八方竞争者,万商云集(当然是出版商,目前限于国内),上海才能真正成为新的出版中心。 其次,上海要建立真正服务于全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要破除区域之间的壁垒,破除公有制与私有经济之间的壁垒,一视同仁,成为完善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立体集散中心和支持系统。这个服务平台为所有法律允许的在上海从事出版业务的资本、团体和个人提供服务,而不是简单地只想把习惯性的沪版书推向全国。当然在这个平台上,首先得益的肯定是上海现有的出版社。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之后,一个有影响的产业中心的形成,往往首先是一个交流交易的中心。上海图书交易会似乎是个开始,期望有更上佳的表现和创新。 另外,图书交易交流永远不能忘记读者,图书交易会单纯向零售店推销订货的功能越来越失去意义,而展示及出版者之间交流的功能越来越强,向广大读者展示告知的功能尚有待开发。应逐步把图书交易会办成读书节,吸引广大读者关注出版、关注图书、热爱读书。一个图书交易会更应该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试想如果一个城市不断增加的都是会算计的、一门心思赚钱的“经济动物”,缺少读书的氛围,这个城市能成为出版中心吗? 今天漫步上海街头,没有了“上海货”、“上海牌”,有的尽是世界名牌、中国名牌,但上海市场在繁荣,上海经济在发展。明天将忘记沪版书,可见到的是名牌社、名牌书,有繁荣发达的书业市场,更有充满书香氛围令书业称颂向往的大上海。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