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技术交流已经司空见惯。然而,日前京沪高速铁路究竟应该采用磁悬浮技术还是日本的新干线技术的话题,却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中国的爱国者同盟网在听说京沪线有可能采用日本技术后,立即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京沪高铁使用日本新干线技术”网上签名活动。据说在短短10天内,就收集到了8万多签名。而网上对此的宣传口号是“牢记国耻、振兴中华、保卫钓鱼岛、关注京沪高铁、捍卫祖国利益”。 其实,选择日本或是德国乃至法国的技术,主要是看哪一家的技术最好,以及用哪一家的技术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最终花落谁家,不仅仅是从最简单的经济利益来考虑,同时要从政治和外交的层面进行权衡。但是如果将这种技术的选择和政治、外交的权衡演变成是否出卖民族尊严、国家利益的义气之争,则是典型的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此种挟狂热民意对政府施压的行为,只会给国家的决策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和冲击,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失,谈不上任何“捍卫国家的利益”。 如果我们用理性的目光去探索国家利益这个政治名词的话,就会发现它绝不是几句空洞的令人血脉贲张的话语所能代表的。国家利益涵盖着民族的生存与安全、国家的地位与尊严、政治的独立与稳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如何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审视度势,需要纵横捭阖,需要立场原则,也需要适度的妥协和长远的规划。 国耻要牢记,京沪高铁要关注,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逢日必反”?日本新干线不是最好的技术,是否意味着德国和法国的技术就是完美无缺的?日本方面有自己的小九九,德国和法国方面也不是无私的白求恩。说到底,在利益的权衡与博弈方面,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狰狞,也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可亲。 民族主义并非横空出世,它是伴随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换言之,只有在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界定中才能彰显其存在的范畴。如果对国家利益做出误判,甚而损害国家利益,那就不是民族主义。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