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南方一家媒体的编辑约我写一些关于记者节的文章。思来想去写些什么好呢?正当我伏案揣摩不定时,传达室的小张打断了我的思绪,“您的信”。信封右下方落款是:河南省宁陵县公安局成绍峰。
说真的,我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读了五遍。绍峰的心思,我很懂!可我又能回他些什么话好呢?现节录如下,权作我对2003年记者节的一点感怀吧!
孟亮,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宁陵县通讯员成绍峰。
1999年12月10日我去郑州媒体应聘时曾到你报社找过你。还记得我们那次见面时,你对我说,到郑州报社谋职机会少、不容易,豫东某市正筹备晚报,凭你的实力去那里当记者准行。当时我听了你的话,便回到宁陵等待豫东某市晚报的招聘信息。这期间,我发奋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盛市、中央新闻媒体投寄稿件。
2002年春天,机会终于来了。豫东某市晚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采人员,我以笔试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报社录用。当时报社承诺:见习期6个月,月工资260元,每月一次性补助差旅费60元,发稿任务5000字(以见报为准,无稿酬)。就这样,我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拼命地干。可以说,每月我都超额完成任务,并且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大胆地开展了一系列的舆论监督,并且每起舆论监督都有满意的结果。
尽管每月才领320元钱,扣除房租、吃喝花销和手机费所剩无几;尽管,外出采访时我连个证件都没有;尽管,报社不报销差旅费,交通还要自己想办法,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有爱,因为我找到了用武之地。可是,6个月见习期过后,报社却没有兑现当初的诺言:一不签订劳动合同,二不涨工资,三不发放任何采访证件。直到今年10月辞职时,我的待遇分文没有提高。当初交纳的2000元押金说是办理养老保险用的,后来却成了违反新闻纪律的押金。
在报社,像我一样的招聘人员都被视为临时人员,随时可以辞退,甚至今年5月份的河南省编采人员统一资格培训都不让招聘人员参加。今年8月,我从记者部调到新闻部做编辑,编一块版计费10元钱(每个错别字扣掉2元)。然而,加班时正式人员有加班费,招聘人员却没有任何补助。无论是干记者还是做编辑,招聘人员连饭都吃不好,甚至饿着肚子干活(工资拖欠数月是常事)。尽管,报社领导一再提醒:下乡时要适当拉些广告。可我想,既然做记者就不能边采访边拉广告。
后来,我考虑再三,于今年10月中旬还是把这份工作给辞掉了,又回到了原单位宁陵县公安局。孟亮,你能介绍我到贵报去做招聘记者吗?麻烦您向报社老总汇报一下,你放心,工作上我不会给你丢脸的。还记得我辞职时,报社的不少朋友都劝我振作起来,到大城市去闯荡。我想还是先给你写封信吧!因为现在省会郑州正在精简报刊。
拜托,等待您的佳音。
关于记者和记者节,绍峰的心思也应该算做是另一种诠释吧!
(孟亮)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