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已成媒体的狂欢时刻。盘点,一个商业用语却在传媒界变得备受青睐,各种版本的十大新闻陆续出炉。除了传统媒体的年终盘点外,各大网络媒体也在热闹地评选着、总结着、展望着,网媒已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
“逐步承担起媒体的重大责任。”这是记者在与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的对话中,张朝阳对搜狐作为媒体,一年来的成长历程最精准的概括。
这一切,说明在社会进步的宏观背景下,网媒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使命和视角。
新闻评选体现媒体的人文关怀
赢周刊:年度新闻评选已成为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种媒体的“必杀技”,今年信报财富版组与搜狐合办了“京城十三新锐”的评选,搜狐本身也正在进行十大新闻评选,还有新浪与不同传统媒体合作进行的新闻评选。这种评选浪潮说明了什么?
张朝阳:关注中国人的命运,引导中国人的思考,用新锐的视角来思考中国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价值,这种新闻评选通过对一年来方方面面的大事进行梳理,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理性平台,起到了媒体人文关怀的作用。
这次搜狐财经频道与信报财富版组合作的“京城十三新锐”的评选非常有新意,对于发现新人很有价值,并着重新行业、新的经营理念的拓展。
赢周刊:搜狐每年投巨资把十大新闻评选做成了一个品牌,成为媒体圈思想交锋的舞台和全国网民回顾一年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载体。在评选中,搜狐从商业方面考虑多还是公信力考虑多?
张朝阳:我们是间接赚取了商业利益,但更直接的是树立了网民的信任度。今年的评选更注重观点,而且随着搜狐的财力变得更加雄厚,我们取消了颁奖晚会各个分项的冠名权,可能最终只有一个冠名。因为搜狐更重视的是评选的公信力,而不是用它来赚取多少企业赞助。
网络新闻我们愿意承担责任
赢周刊:网络媒体对事件发展的推动,今年似乎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说孙志刚事件、珠海买春、刘涌案件等等,每件事通过搜狐、新浪等网络媒体的传播,都会引出数万个跟帖。全国的网民通过网站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与传统媒体一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决定。你怎么看待这其中的力量?
张朝阳:我们是从技术出发的公司,逐渐承担起媒体的重大责任,每天告知数以亿计的人们世界发生的消息,我们的文字怎么说,位置怎么安排,每天表达什么观点都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深知责任重大,我总在跟新闻编辑们说“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是我们的作风。
今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中,媒体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比如孙志刚事件,当天晚上一点钟时,我们的合作媒体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们,搜狐决定把这一事件上第二天的头条,并最早做了专题,到现在这一事件已经有3.7万条网友跟帖。正是各个媒体的参与,法律专家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推动,以及网友在网上的推动,最终这个案件不但水落石出,而且还促使影响我们几十年的收容遣送规定被终止,这标志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赢周刊:搜狐现在的新闻理念与两年前的平铺直叙、没有分类和头条的情况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张朝阳:过去我们讲自己是知识分子,其实只是“知道分子”,知道这个事情,并不知道这个事情背后的深意和理念。从数量上讲,两年前我们每天发800条新闻,现在每天能发送1万条,但这不是我们的骄傲,而是自责——这其中到底多少是养分,多少是水分?搜狐要将海量的、平面的网络新闻变成结构化的、有针对性的新闻,增强网络媒体的公信度。
我们今天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有独特新锐视角的新锐、思辩、人本的先锋媒体,受人尊敬。搜狐的总编辑李善友说把网络新闻做得味同嚼“辣”,不仅事实本身是新闻,就是对事实的多角度解读也是新闻,有自己强烈的观点,没看法就是没法看。
网络媒体精细眼光打量虚拟城市
赢周刊:以前你说做互联网是盲人摸象,看不清互联网的全貌。但是,今年以来,搜狐的媒体特征被放大。与其他传统媒体一起,搜狐不仅报道了一系列大事,甚至推动或改变了事件的进程。现在你理解的互联网是什么?
张朝阳:我在1996年创办搜狐时并没想到从媒体的角度出发,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电信执照,所以必须开放平台,不能收费。一开始人们并没有把互联网理解成媒体,而是搜索引擎和简单的频道。到了1998年,我们才逐渐感觉到媒体的力量,后来办了一些和传统媒体合作的频道,这就是最初互联网成为文字媒体的雏形。到了今天,搜狐每天承载着巨大的流量,每天有接近两亿的页面下载。现在我看清了互联网是一个媒体平台、电子通讯平台,中国的门户网站所表现出的“媒体特征”比国外更强烈。
赢周刊:你在今年第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呼吁,要以更加精细的眼光看待网站,而网站的概念非常笼统。从监管的角度来讲,所谓精细的眼光,尺度如何把握?
张朝阳:精细的眼光是把网站当做虚拟城市来看待。在虚拟的城市中,既有天安门广场,也有小巷里的酒吧,我们可以按流量来依次降低它们的媒体特征度。比如在小酒吧(相当于小聊天室),两个人在里面聊天,他们可以聊得非常随便,但你不能把他们聊的内容放在搜狐首页,也就是不能把非主流的东西放在主流地位。就如木子美事件,本身就是没有以一种精细的眼光来看待互联网,把社会非主流的东西放在了主流地位,这样就混乱了;还有一种不恰当,就是留言板,可能每天有几百个人点击,里面说了一些话,就以互联网色情论处,予以封杀。这就是以一种百分之百的媒体眼光看待小酒吧里的聊天。
我们实际上已进入精细化的时代,需要详细的判断,基于数字的判断。我打个比方,个人主页如果流量上了10万,就具有一定的媒体特征了,这时候他的个人主页放什么,就要比较谨慎。如果访问量只有几百个的话,就没必要了。要根据访问量来确定媒体特征度是多少,然后决定监管的严厉程度。我担心眉毛胡子一把抓,凡是互联网出现的都认为是媒体,失去了个性化的特征、空间和表达的园地。
负面报道网站经营者谨慎对待
赢周刊:互联网在推动事件进程的同时,由于本身具有比传统纸媒大得多的流量,会不会对事件造成不适当的放大?伤害到一批当事人?互联网语言暴力如何解决?
张朝阳:这正是我现在比较担心的问题。如今我国网民有1亿多,而且又大多习惯对网上不同部位出现的内容,无论是留言板还是新闻首页,都以一种同样相信的态度来看待。而互联网传播力又是如此之强,任何事情一秒钟能迅速传播出去,而且还具有跨区域性,不管何处发生的事情,只要上了网,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只要能上网的地方都能看到它。它可以把非常小的事情在非常广大的范围内迅速放大,甚至可以形成一种社会公众的舆论导向。
尤其是一些个人和企业的负面消息,本来所犯的错误会有各自的争论,本来错误的程度不是那么严重,但当它通过网络途径放大100倍之后,所导致的社会谴责会远远大于错误本身或造成不公正的现象却没有形成一种共识来同情当事人。有时编辑在处理消息时没轻没重,放错了位置,使得对报道的个人造成伤害和暴力,使他们成为“牺牲品”。多少年以后,公众意识到当年互联网的传播力伤害了很多人的时候,发现我们可能亏待了某些人。对当事人的一种不公平表达,就是互联网语言暴力的问题,需要网站经营者非常谨慎地对待。网站的管理层和新闻编辑,都要有这样的意识,让互联网成为公平的平台,而不是充满暴力和伤害的地方。
赢周刊:搜狐毕竟是商业公司,有很多报道对象就是你们的广告或其他业务的客户,在做负面报道时,你们如何解决商业利益与媒体公正之间的矛盾?
张朝阳:我认为,一个媒体无论它的股东和它的控制者是谁,都能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来对待报道对象,这不是没有先例的,比如时代周刊等。所谓商业利益和媒体公正的矛盾,说到底,是网站的长期发展和短期发展之间的矛盾,取决于你的眼光是否长远。而要想成为令人尊敬的媒体,就要在报道的时候做到一视同仁。即使是你的股东出了大的问题,也要敢于客观地报道。(贺文华/文 陆 欣/摄)
记者手记 无法逃避的社会责任
在一系列闪电收购之后,在搜狐高企的股价背后,在外露感性的登山之余,现在坐在记者旁边的张朝阳,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他说自己如履薄冰,因为他担心在搜狐成为主流媒体平台后,在搜狐与其他同仁一起推动社会进程的时候,给某些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造成不适度的压力,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说,我一直告诫员工要心存敬畏,要谨慎,要不断学习和自我怀疑。
显然,门户网站不再把吸引眼球当作惟一目标,而是在强调自己的观点时,已经开始认真反思自己行使话语权的尺度。
今天的中国门户网站,不再只是电子邮件的代名词,也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当它变成一种中国人获取资讯的主要平台后,就无法逃避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搜狐试图在新锐视角与成熟手法之间寻求着一种平衡。而这种努力,本身就富含人本思想。(贺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