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龙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 《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 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开始于21世纪30年代。最初是由英国学者提出来。英国的学者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英国本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保护英国的传统文化不受当时的流行文化的冲击。提倡媒介素养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在30年代它的核心是抵制不良媒介的影响。到了第二个阶段是一种民主化的主要手段。到第三个阶段大概是在90年代,媒介的素养强调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几乎达到了矫枉过正的地步,引起青少年的一些反感和逆反心理。 在英国8、90年代时曾把大量的学术研究的成果引进到媒介素养教育当中来。比如说把符号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把作为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解释出媒介文化背後种种的意识形态。使受众保持清醒的头脑。实际上媒介素养这个概念,我们在少儿时期就已经接触和碰到了。我们都知道,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儿童很早就接触动画片,可是那个时候,我国的政策体制和意识形态控制的很严,在大陆文化特别是幼儿大众文化的消费上没有充分的准备,基本上把大众文化的消费纳入的宣传的轨道。所以儿童的大众文化的消费是很频繁的。在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只有大量的引进。在80年代开始了引进儿童媒介文化,主要是来自美国、日本。最初我们都知道米老鼠、唐老鸭等等这样的一些动画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少儿大众文化消费越来越显得贫乏,只能依赖于国外的产品来填充空缺。所以出现了一个阶段,市场很乱。什么样的内容都出现了。我们知道,在日本、美国它们的动画制片的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了。其中有一些动动画片是给成人看的,有一些是给儿童看的。而我们国家不加以选择,所以造成成人的动画片给儿童看,没有适当引导的现象,最后引起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在儿童当中比较受欢迎的《蜡笔小新》,我们国内很多电视台给儿童看的,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个片子里面有很多的思想和内容不太适合儿童看。市场的教育最初是强调主导能力,到80年代,既包括了技术运用层面、语言和价值观层面,还有是结构层面、媒介的经营管理等等的支持。虽然全球化的到来使媒介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 首先是进行媒介功能观念的调整,过去我们接触到媒介功能观念就是施拉姆,拉斯威尔这样的一些论述,其实功能是一些宏观的观念。像具体的一些微观的东西我们并没有用到。比如说全球化之后我们最需要具有的观念是:媒介是什么样的?媒介首先是构建。其次媒介是通过现在来建构现实。第三,受众在接受的时候要接受意义的协调。第四,媒介建构具有商业目的。就是说它“再现什么”,“不再现什么”。所以这些是我们应该具备的。还需要有更深入的观念的调整。 第二,媒介素养教育结构的调整核心是什么?我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核心的调整应当是人格主体的陈述。虽然全球化的到来,媒介越来越向媒介技术靠拢。这样一来它产生了很多问题,法兰克福学派已经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而且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很多的青少年崇拜媒介精英,崇拜数码精英,崇拜黑客高手,比如说黑客盛行。因为我们往往关注他们过人的技术本领,而忽视他们所造成的社会的危害。所以就有一个道德危机的问题。 在媒介消费过程中,特别是新的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往往造成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就是“人”在公共领域当中,到底应当以怎样的面目和姿态出现。新媒介往往引发新的创意,新的创意往往带来新的活动。而新的社会活动往往塑造出新的社会结构。这个社会结构能够创造出自己的心态,能否拥有一种健康的人格,这都是有待我们去思考的。新的游戏规则,新的权利系统、新的沟通方式等等,这些东西会产生的问题。 第三是强调它主线能力,强调媒介能力个认知的知识能力。比如说媒介怎么构成,电视是怎样的?随着全球化到来,能力的结构不能仅仅满足于这样的一些东西。我认为全球化到来之后,能力结构调整更重要的是关于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的培养。所谓跨文化能力就是在媒介所造成社会之后,各种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交融在一起的只有,它往往对我们需要一种批判地质疑的能力。媒介在慢慢浅化我们的思维。过去我们建立在印刷媒体基础之上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个性化的,往往是具有深度,在读图时代的图像化是一种浅化的思维。而这种浅化的思维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