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企业总是能够赢过竞争对手?
为什么有些企业总是能够维持成功于不坠?
在变化莫测的商业气候里,一味盲目随着外在环境变动并不能保证成功,企业必须练好“内功”,做好管理这门重要的功课,例如四项主要准则:策略、企业文化、执行、组织架构;再选择至少两项次要准则:人才、领导、创新、合并与合作。
才能明辨哪些才是真正的机会,哪些是必须绕过的陷阱。
《4+2:企业的成功方程式》为企业领导人和经理人指引一个努力的方向,在八项攸关企业成败的管理实务当中,企业如果能持续执行其中六项,就可以安渡商业世界的险礁暗潮。
1990年代全球企业界经历的那场热闹派对在2000年初戛然而止,网络泡沫破灭、美国“911”恐怖分子攻击事件、企业弊案丑闻、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等一连串事件,把全球经济从高峰打落谷底,历经三年景气仍未再现。在这漫长的低荡时期,企业经理人莫不潜心摸索,寻求复苏之道。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什么才是保持企业永续成功的不二法门?打从有经理人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令他们困惑,现在的他们更渴求解答。学术界和实务界不断提出各式各样的解答,新的管理术语和名词一波接一波涌现,经理人反而更困惑了。就在这样的氛围下,今年初在美国出版的《4+2:企业的成功方程式》一书,大胆提出简洁且有力的答案:4+2就对了。
“长青计划”归纳出新方程式
4+2指的是四项主要管理实务和两项次要管理实务。
本书作者结合数十位学术界和管理顾问界人士共同完成了一项名为“长青计划”(Evergreen Project)的研究,总共花费5年时间,研究分析了160家企业在10年间的资料。作者根据“长青计划”的发现和结论而得到这个方程式,并据以写作本书。
这个方程式其实涵盖了八项管理实务;这个方程式的解答之所以“大胆”,是因为他们经过缜密的研究之后,敢于宣称只有八项管理实务是真正能够有效地持续创造企业的成功,其余的则都不重要。
这八项管理实务分为四项主要管理实务和四项次要管理实务:四项主要管理实务包括策略、执行、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四项缺一不可;四项次要管理实务则包括人才、领导、创新、合并与合作,这四项却只要任选其中两项即可。
“内功”比“外功”重要
成功究竟有没有方程式?有人认为有,有人则质疑方程式会改变、会失灵。
对《4+2:企业的成功方程式》的三位作者而言,成功方程式的构成要素(八项管理实务)是不变的,但是因为每一家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执行这些管理实务的方式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对IBM有效的处方不见得对宏基有效,对沃尔玛(Wal-mart)有用的配方不见得对台塑企业有用。这本书无法告诉每一家企业、每一个经理人该怎么做,每一家企业都必须自己打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成功方程式。但是,这本书试图告诉你打造方程式时应该专注在哪些管理实务(其余的则可不必太理会),以及每一项管理实务应该遵循哪些准则(mandates),给每一位走在企业管理迷宫里的人一张指引方向的地图。
4+2方程式的基本信念是,企业的“内功”比“外功”重要。企业如果能扎扎实实地练好八项管理实务的基本功夫,自然就能好好因应外在的变化,持续创造、保有成功,在变与不变中精巧拿捏分寸;如果基本功夫不扎实,只是随着外在环境随波逐流,进退失据,终将在浪潮中灭顶。
企业环境惟一的不变就是变,大家对此早已耳熟能详,如何在外在各种明潮暗流之中拿捏变与不变,是企业最大的课题;本书教企业“保持警觉,调整策略以因应市场上的各种变化”,意即企业应该随时掌握外在的变局,变化因应;但同时也提醒企业应该“持续扩大核心业务;当心不熟悉的领域”。
也就是说,留意外在的变化而预作因应,但也不能因为看到有好的商机就贸然进入,必须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抓住那个商机,不宜贸然改变核心业务。
而在坚守核心业务的“不变”之中,还要有一些“变”的准备。
例如,最成功的组织采取延伸性策略,目标是让核心业务在5年内成长一倍,平均每年成长15%。但是若把时间延长为10年来看,成功的企业同时也发展与核心业务相关的第二项业务,规模与核心业务差不多,必须逐渐培养次要业务成为核心业务。
这么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任何一个市场区隔都有一个天然的成长极限。英特尔(Intel)发现他们的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产品的业务开始停滞不前时,就转而以他们正在发展中的中央处理器(CPU)芯片业务为重心;既然个人计算机市场的成长趋缓,他们就转向其他市场推销他们的芯片。
成功的企业通常可以持续保有成功的地位,因为他们在核心业务的成长力道开始出现消退迹象之前,就会开始发展下一个成长性的业务。企业的成功之道在于,成长策略的焦点必须机动性地调整、转变。
TRS精确反映企业绩效
4+2方程式涵盖的八项管理实务应该都是企业界已经很熟悉的东西了,但这个方程式看似很简单,危险也正在此,正因为平常而简单,才更容易掉以轻心,也容易忽略了执行的困难度。本书作者认为,这就是企业绩效为什么那么不易攀上高峰、或者那么容易从高峰坠落的原因。
本书除了阐述八项管理实务,以及每一项管理实务的行为准则之外,更有趣、也更具启发性的是许多企业的实例,例如被列为“成功者”企业的达乐公司(Dollar General Corporation)、杜克能源(Duke Energy),“失败者”企业的凯玛特百货(Kmart),“进步者”企业的泰瑞达(Teradyne)、艾弗利丹尼森(Avery Dennison),“退步者”企业的耐克(Nike)、洛城装备(L.A. Gear)等。在一家家企业的起起落落之间,印证4+2方程式,也启发读者如何建立自己的4+2方程式。
至于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准,本书作者采取的是“整体股东投资报酬率”(total return to shareholders,简称TRS)。作者当然也考虑到有些人觉得TRS是“不理性”的评量标准,会受到市场上各种臆测和变化的影响。不过作者认为,长期而言,整体股市其实相当精确地反映了企业绩效的好坏。
为了测试这个想法,他们请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的教授哈维·瓦格纳(Harvey Wagner)博士严谨地分析了这160家公司的财务报表。结果瓦格纳的研究证实了在TRS方面表现较佳的公司,几乎在其他所有的重要营运绩效指针上的表现也较突出。
本书最大的特色是,他们不只是比较成功者和失败者,他们也观察进步者和退步者,这种做法有别于同类型其他研究的做法,而且比其他研究更能够区分因和果。每一家公司在十年研究期间各自有不同的际遇,因此作者把每一个产业里的四家公司区分为四种类型:成功者(Winners),进步者(Climbers),退步者(Tumblers),失败者(Losers)(见30~33页)。
根据长青研究,“成功者”的投资人平均获得近10倍的报酬率,整体股东投资报酬率达945%。“成功者”的营业额平均成长了415%,资产成长358%,营业利益成长326%。相较之下,在10年研究期间,“失败者”的整体股东投资报酬率平均只有62%。“失败者”的营业额只成长了83%,资产只成长了97%。“失败者”的营业利益在10年研究期间只略升了22%。
在明潮暗流四面八方而来的企业环境里,4+2方程式用非常简洁有力的方式指出明确的方向。
三位作者并不认为这个方程式是企业惟一的选择,他们强调的是,这个方程式大大提高了成功的机会。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