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贵 目前,企业诚信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不同专业的人士对诚信的理解也是有差别的。研究伦理学的专家、学者主要是从道德的侧面去理解和研究企业诚信问题;法学家则更多地从法制建设的侧面谈企业诚信问题,经济学家则更多的是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的角度去认识和对待企业的诚信问题,主张建立规范的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我认为,单从一个侧面去理解和研究企业诚信问题很难分析清楚当前社会和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很难提出正确的、全面的应对措施。事实上,除少数伦 理学家外,多数人在谈企业诚信问题时,总是把企业诚信和企业信用问题联系来研究的,有些人甚至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我虽然认为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但是,我赞成把企业诚信和企业信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这样的话,企业诚信和企业信用至少包含体制、法律和道德等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企业诚信无疑与体制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讲体制是企业诚信的基础。前几年吵得很热,也伤透了领导人脑筋的三角债问题,表面上看是个企业诚信的问题,企业欠了人家的债当然应该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他就是不还钱呢?因为他们认为,我欠你的,你欠我的,你我都是国家的,最后都都会有国家出面解决。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个体制问题。如果这种体制不改变,这种问题也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必须建立规范的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企业诚信和法律的关系也联系紧密,也可以讲法律是企业诚信的保障。诚信要靠企业自律。如果它不自律怎麽办?那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问题都大量存在,特别是执行难的问题还很严重。对方违了法,如撕毁合同、侵犯知识产权,蒙骗欺诈等,你化了很大的精力、才力去打官司,也打赢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就是执行不了。这在实际效果上是鼓励那些不诚信的人,那些违法的人。所以法律必须保护诚信的企业、守法的企业,对那些缺乏诚信、违反法律的企业进行惩治。 企业诚信必须有道德来支撑。诚信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对人际的协作与和谐产生重要的作用。诚信本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一种道德,古人讲:“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又讲“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赞扬这种高尚的道德的。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这种讲诚信的美德。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也要求有诚信作为基石。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对人们进行诚信教育,树立讲诚信的社会风气。 除上述三个基本的方面外,企业诚信也需要信息的透明和公开,政府要充分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建立企业的信用档案,除涉及商业秘密之外的信息应该向社会公开,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同时,也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总之,我们今天讲的企业诚信问题,从广义来讲是企业的信用问题。现代信用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涉及现代产权制度、企业制度、金融体系、法律体系、市场秩序和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道德规范等。要解决企业诚信问题必须从多个角度去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见到很好的成效。 (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