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健康 | 约会 | 军事 | 港澳台 | 企业 | ERP | Top100 | Sohu视线 | 专题 | 我来说两句
搜狐首页 > 传媒频道 > 传媒研究
由谁决定报刊的死活

MEDIA.SOHU.COM  2003年10月10日09:58  传媒观察

  这次报刊整顿贯彻的是“优胜劣汰,管办分离”的方针,但实际上是“管办难分”,由行政决定报刊的生死。除少数党报外,绝大多数脱钩行政的报刊划入党报,而未达标的县报只好退出。据人民网8月20日报道,宁夏原有的3份报纸《宁夏法治报》、《宁夏科技报》、《青年生活导报》和两份刊物划转到《宁夏日报》,为组建宁夏报业集团创造条件。 过去,这些报刊归属于某个行政单位,资产属国有性质,日常业务及一切重要活动都归属行政系统的领导。现在,仍没有跳出原来的轨道,三报两刊进入《宁夏日报》,也就进入了宁夏党委的领导体系(直接的或间接的)。名为管办分离,那么党委管不管划转报刊的主要人事任命?管不管宣传报道?自然要管,管和办很难分开。所谓报刊脱钩行政,实现文化产业转向,实则转了一个圈子,换了一个机构统管而已。

  应由市场淘汰报刊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说得好,这次对报刊结构的重大调整,要推出淘汰、退出机制,让报刊有生有死。但由谁决定一家报刊的死活呢?绝大多数地方的整顿方案说明,是由行政部门而不是由市场。

  在整顿一开始,管理层就对各类报刊制定了命运等级,发放了生死通行证。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凡省级及以下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等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300多家县级报纸,除部分经营状况达标的外,也全部停办,其他不在关停范围内的部门报刊则予以划转。显然,这不是一种淘汰机制,而是行政把关、批准机制,谁生谁死由文件预先设置好了。我们反思一下,从前许多报刊为什么强迫各地公款订阅?是报刊社的强制力还是其后的行政长官意志在起作用?报刊本身无权要求任何一个单位订阅它,只有它所属的行政机构才有弄权施威的彪悍,如果要纠正报刊征订过滥的倾向,只能取缔站在报刊后面、大权在握的行政机构。省级以下的协会、学会、研究会和309家县级报刊有办得好的,也有大量办不好的,办不好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受行政管束过多,不能自主地适应读者的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些办不好的、经营状况未达标的县级报纸,如果脱离县委的统管、走向市场,进行资本重组整合,在内容上摆脱假大空的领导腔,也许决大多数会在市场上获得重生。现行办法又一次使那些该死的不能死,能活的不准活,更没有给脱钩的报刊自我求生的机会。

  中国新闻市场之大,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读者需求,2137家公开发行的报纸远远不能满足。对于有13亿人口和5亿城镇人口的大国,潜在的报刊消费额每年为950多亿元(广告与发行收入),而目前的报刊消费规模实为430亿元左右(广告与发行收入),还有500亿元的报刊营销空间没有填充。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报刊之所以亏损或赢利不大,主要是内容雷同、内容和读者需求不对路、成本较高造成的。有钱不到市场上挣,而是依赖公款办报、公款订阅维持生存,正是报刊体制僵化、报刊内容不受读者欢迎而不得以采取的办法。如果报刊真正走向市场,独立决定编辑方针,目前的报刊数量不仅不会减少,而且还会大量增加,社会资金将大量涌向人们需要的新老报刊,资本运营将成为其高赢利的开端。

  报刊独立进入市场,是产业化的前提

  这次报刊整顿如果让那些脱钩的报刊独立到市场上寻找资本——或报刊社内部集资背水一战,或被强势媒体所并购,或被其他企业集团所购买,或引进民资、国资,或几家报刊自愿组建集团,——才是走向文化产业的真正途径。这样做可能很痛苦,但经过几年的磨练,多数报刊通过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会茁壮地发展起来,形成中国真正的报业集团,大量新面孔的报刊也将纷纷面世,给广大读者带来新的气息。

  资本运营除受法律和市场规则外不受其他钳制,才有最大的运营空间,也表现出媒体的能动性和开拓精神。前些年的状况正是,行政首长出任媒体集团的老总,行政捆绑代替市场和资本动力,行政把关人的巨大身影挡住了媒体超常发展的去路,资本运营很难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如果新一轮的整顿使脱钩的报刊大多归附于党报,它们的产业化将入套行政化,资本扩张失去了市场依托,超常发展只能停留在会议的讨论中。

  我国媒体正面临国际大传媒的强势竞争,如何借助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支持中小报刊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传媒领域必须解决的问题。实行资产整合、迎接有实力的企业加盟,是当今发展的唯一选择。国际一些大资本、大媒体集团对中国媒体市场急切地希望进入,开始向中国内地边缘性媒体或主流媒体的发行领域投资,表明跨国资本运营是我国媒介难以回避的趋势。如果媒体发挥各自的市场优势,发掘市场活力来提高竞争力,必将和原有的体制发生冲突。改革现行体制,鼓励媒体到市场上自主发展,大量中小报刊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中小报刊独立进入市场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今天批准、下达整顿方案,明天国家财政就予断奶。这会使它们突然落入深渊,连抓住救命稻草的时间都没有。给这类报刊两年时间踏访市场、熟悉市场的机会,使它们在学习市场中闯入市场,最后立足于市场。第一年仍由国家按照原拨款额给予资金支持,推动它们进入市场,寻求自我发展,一旦它们自我盈利能力能够维持生存,国家立即断奶。没有盈利能力或盈利能力不足的,在第二年国家还可以给予原拨款额的50%的资金,支持其继续在市场上闯荡。到第三年仍不能盈利的,国家停止财政拨款,坚决停办,由国家拍卖刊号,将其所得作为转退职工的部分安置费。两年实验期的过度办法,最大限度地推动中小报刊在市场上生存下来,为它们独立走向市场创造了条件。

  老总成为市场法人,建立市场规则

  建立媒介市场,让报刊老总成为独立的市场法人,是传媒体制改革的迫切目标。让媒体进入市场,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但我认为,这一市场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充其量说它处于形成的前夜。不能因为报刊在市场上销售,广告在各类媒体上具有商业性质,就意味着报刊市场已经形成。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消费品都是在商店出售的,那时并不是市场经济。报刊市场和其它产业市场形成的标志一样,都要看企业法人是否成为市场的主体,(物质或精神产品的)价值规律能否起决定性作用,产品营销必须遵循以法治为轴心的市场秩序。这三条规则反映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用这些规则衡量我国报刊的运作,可以肯定,报刊市场远没有形成,更谈不上已具备媒体资本运营的条件。

  即使目前存在着报刊市场,也不过是准市场而已,媒介竞争是在准市场环境下进行的。近几年,由于报刊规模的扩大和竞争激烈,借用外部资本强化自身的优势已成为媒体竞争的突破口,但几乎所有政治性、综合性的较大型报刊的老总都没有融资或资产经营的决定权,唾手可得的外部资金大都变成名副其实的诱惑。市场是自然形成的,不可能在观念中生成,也不可能在行政体制严格控制下运作。现实的问题恰恰在于,行政壁垒还没有拆除,人们却盲目宣布媒介市场已经建立,甚至供认它已经完全成熟。市场的重要规则就是政府撤出市场,媒体老总成为市场的主体,依法运作媒体、运营资本。资本不是万能的,只有以市场规则为主导,传播体制符合精神生产规律,资本对于媒体的发展才是万能的。无论唯资本、唯体制还是唯市场论,都是极端的一元论,都不可能让报刊法人把握成功的机遇。当前政府的责任是为媒介市场的形成创立条件,尽快建立市场规则 ,使媒介老总成为独立的市场法人,媒介有高素质的运筹大资金的专门人才,媒介资本运营才有增值的可能。显然,这需要宽松的媒体政策和法律保证。

  报刊老总成为市场法人,才能重视下列法则,这就是:无论那种类型的资本运作,在媒体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吸纳体外资金只能使盈利减少,获利方是资金投入者。资本一旦进入效益萎缩的媒体,又缺少增值的新项目,资金成为无效的投入,吸纳方可能暂时获得好处,但仍不能起死回生。资本投入和吸纳只有在双倍增值的前景下,投资人和引资方才能双双获利。 就一家媒体而言,吸纳外资首先要考虑有多大的增值项目和增值空间,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外资机构不是提钞机和世界银行,不会给我们提供无偿贷款。如果扣除外资拿走的利润,剩余的盈利比吸引外资前下降,媒体将逐渐陷入泥潭。我们的媒体远没有市场化,体制不灵活,传播内容概念化、公式化,竞争力低于外国媒体。这种境况没有改变之前,外国媒体大量进入我国瓜分广告收益,只能是自拔羽毛。(传媒学术网 刘建明)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搜狐短信推荐
· 美少女帅哥哥激情互动
· 体验新时代的绝对摇滚
· 迪士尼卡通炫暴你手机
· 桃花岛烛光红酒惹人醉

分类广告
·4万元入读多伦多大学
·留学英国特快
· 澳洲留学成功再收费
·荷兰西班牙留学热招
·出国留学新方向泰国
·◆留学移民信息库◆
·专业加拿大投资移民
·热点推荐免费上学
·英国留学精品首选
·热点留学天堂加拿大
·颈总动脉注射治癫痫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搜狐商城
·央视热播大染坊
·韩剧美丽的日子
·83版<射雕>3折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88;客户服务热线:87710088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