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健康 | 约会 | 军事 | 港澳台 | 企业 | ERP | Top100 | Sohu视线 | 专题 | 我来说两句
搜狐首页 > 传媒频道 > 传媒书架 > 《走进美国大报》 > 连载文章
《走进美国大报》:第十章 《芝加哥论坛报》

MEDIA.SOHU.COM  2003年08月20日17:44  搜狐传媒

  北部大报光采照人

  老七地位稳若泰山

  《芝加哥论坛报》,创刊于1847年,芝加哥市第一大报,是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公司的前身,也是该集团公司旗下大型核心报纸,被认为是全国质量最高的报纸之一。该报有地方版,各板块的首末页是彩色,其余都是黑白,是美国大型日报中较少用彩页的报纸之一。2001年3至9月日平均发行675,847份,居全国第七;2001年3至9月平均星期天刊发行1,010,704份,居全国第四。

  一、 “世界最伟大报纸”今昔

  2001年8月14日上午9:30,我开车来到芝加哥闹市区的《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Tribune)大楼。这是一次任务繁重的采访,日程安排之饱满,超过此前所有报业访问活动。这一切得归功于该报副总裁兼总编辑安•玛丽•里品斯基(Ann Marie Lipinski)女士和该报媒体关系经理杰弗里•D•比厄里格先生。

  起初,我给《芝加哥论坛报》有关负责人写信,但短期内全无回音。由于未搞到比厄里格的E-mail地址,我没有写信给他,只打过一个电话去,却也没找到他。一星期后,最先给我消息的是一位名叫玛格丽特•C•霍尔特(Margaret C. Holt)的女编辑。她在8月2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她是编辑部的读者服务编辑,奉总编辑里品斯基女士之命协助我实现对《芝加哥论坛报》的访问,希望我提出具体时间。关于报纸广告、发行等经营方面事宜,她建议我与比厄里格先生联系,说他对这方面的情况很熟悉。我当即按她给的地址发了E-mail给比厄里格,并于数天后收到回信。显然,对我的来访,该报总编辑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一切都在她的安排之下顺利展开。

  8月8日,在我启程离开纽约前两天,比厄里格来信同意我8月14日访问该报,并介绍了他对我当天活动的安排:

  上午9:45, 参加社论委员会会议;

  下午1:00, 由他接受采访关于发行、广告及整个报社情况;

  2:00, 该报多媒体部主任接受我采访并领我参观;

  4:00, 参加编前会。

  我立刻回信,以“great arrangement”来表达我的惊喜和感激之情。我注意到,他的这封信也抄送给了该报总编辑里品斯基女士。第二天,8月9日,他再次回信,给了我一份关于《芝加哥论坛报》的简短资料。后来他接受我采访时又给了一份该报1997年创刊150年的纪念资料,使我对该报的来龙去脉基本知晓。

  《芝加哥论坛报》创刊于1847年6月10日,是美国发行量前7名报纸中最古老的报纸。该报两年后在美国西北部率先建立电讯新闻社。1855年约瑟夫•梅迪尔(Joseph Medill)及其5个合伙人收购该报,并于同年购入蒸汽印刷机,使印报效率大为提高。从此,该报开始发展壮大,成为当地主要日报。梅迪尔是共和党人,《芝加哥论坛报》也是林肯总统的早期支持者,对林肯的崛起起了很大作用。梅迪尔也因此成为林肯的好朋友,两人过从甚密。林肯曾经给《论坛报》写信说:“我欠了它(指《论坛报》)很多,恐怕我一辈子也还不清了。”【1】1860年,该报发表一篇社论,要求公众选举林肯。《论坛报》于1861年兼并了芝加哥最早的报纸《民主党人日报》(Daily Democrat),同年5月26日创办星期天刊。

  芝加哥城历史上有过一次震惊全国的“芝加哥大火”,将市区大部分建筑化为灰烬。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上已有记载。但看了比厄里格提供的资料才惊奇地发现,《芝加哥论坛报》对这次大火竟早有预感。1871年9月10日,该报发表社论,认为由于天气长期干燥和市民疏忽大意,市区许多木质建筑有火灾隐患,号召市民提高警惕。此言一个月后不幸言中。10月9日,这场被称作“芝加哥大火”(the Great Chicago Fire)的灾难降临,将《论坛报》才建了3年的新楼房也烧个精光。但该报仍顽强出版,两天后,发表历史性社论《芝加哥将重新崛起》。不久后,《论坛报》发行人梅迪尔当选为芝加哥的“灾后重建”市长。

  梅迪尔1899年3月16日去世后,报纸由其两个女儿的家庭继承,这两家的姓分别为麦考密特和帕特森。1914年起,报纸的经营权转到老梅迪尔的两个外孙手中,他们是罗伯特•R•麦考密特(Robert R. McCormick)和约瑟夫•M•帕特森(Joseph Medill Patterson)。这俩表兄弟年轻气盛,雄心勃勃,将《论坛报》的发行量和广告量都扩大了一倍。他们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于1917年都参军到海外服役(该报先后当兵去海外打仗的员工人数多达268人),分别获得上校和上尉军衔,所以人们在麦考密特名前习惯加“上校”二字。战后帕特森上尉去纽约创办了《每日新闻》,《芝加哥论坛报》即由麦考密特上校一人负责,并继续担任发行人。1921年以梅迪尔名字命名的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The Medill School of Journalis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创建。

  在20世纪长达66年的历史中,该报一直伴随着一句著名的口号:“世界上最伟大的报纸”。这句话来自1909年2月7日在纪念林肯诞辰100周年时该报的一篇文章,原文为“世界最伟大的报纸的最伟大的一期”(指当日该报)【2】。从1911年8月29日开始,该报就将这句口号每天印在头版报头下:The World’s Greatest Newspaper。1924年7月15日该报收购一家广播电台时,也将这句话的英文缩写WGN代替原电台名称WDAP。

  多种资料表明,在麦考密特上校的领导下,《芝加哥论坛报》在梅迪尔时期的保守主义基础上走向极端,成为美国政界右派的主要代言人。上校在报社说一不二,署名“R. R. Mc”(他的名字的英文缩写)的备忘录在报社就是天条,没人敢违背。他在政治上坚持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一切外国人,更反对英国;在总统选举上也表示出强烈的爱憎,他反对杜鲁门当选总统,更反对艾森豪威尔入选。他的报纸常常发表言辞激烈的社论,社论也影响到报纸上的新闻,使得该报一度因政治上的偏颇遭到普遍批评。但上校始终以“世界上最伟大的报纸”自居。上世纪30年代,他在报纸上用尽一切方法反对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及其推行的新政,结果在1936年一次民意测验中被评为“最不公正和最不可靠的报纸”。1947年该报被各新闻媒体驻华盛顿的记者评为“一家最明目张胆地带着偏见报道新闻或添油加醋加以渲染的……报纸”。

  不过,麦考密特上校运气一直很好。该报尽管言辞激烈、屡遭批评,尽管总是企图证明自己正确别人错误,但仍有广泛读者,并受到很多共和党人的支持,发行量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在广告方面状态一向很好。麦考密特在主政该报期间,创办了收听率颇高的WGN广播电台,建起了36层高的论坛报大厦(该楼很有特色,容笔者后面作适当介绍),还在芝加哥郊区拥有1000英亩的农庄别墅。特别值得骄傲的是,1947年,该报的发行量于创刊100周年时达到历史最高点,平日刊为103万份,星期天刊为154万份。在全国范围内排行第二,超过他的只有该报的姊妹刊——表哥帕特森上校经营的纽约《每日新闻》。上校因此一直具有强烈的自信心,直至1955年去世。

  麦考密特上校去世后,因家族没有直系继承人,《芝加哥论坛报》由高层管理人员接管,编辑方针依旧。1969年,克莱顿•柯克帕特里克(Clayton kirkpatrick)接任总编辑,开始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诸如放弃了“为美国人办的美国报纸”这一狭隘的民族主义口号,停止了新闻栏社论化的做法,扭转社论的偏激倾向等,同时扩大了编辑部的规模,加强了新闻采编的力量。因此,1969年被美国新闻界认为是《芝加哥论坛报》的转折年,报纸的质量也有显著提高。1972至1976年间,《论坛报》因地方调查性报道获得了3项普利策奖和1项国际新闻报道奖,总数相当于该报前50年获得此奖项的总和(普利策奖设立于1917年),报纸的发行量也稳定在75万份左右。1977年1月1日起,报纸放弃了上校那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报纸”的口号,将其从头版撤销。

  1981年,《奥兰多前哨报》的总编辑詹姆斯•D•斯夸尔斯(James D. Squires)接替退休的柯克帕特里克担任总编辑。新任总编辑利用该报新启用的全国最好的印刷中心,于1982年重新设计版面,大胆使用彩色,高度重视图表设计,使报纸面目焕然一新。在1983至1994年的11年内,报纸先后获得2项普利策漫画奖、3项普利策社论奖、1项评论奖、2项解释性报道奖和1项全国报道奖,总共9项普利策奖,令同行刮目相看。《芝加哥论坛报》正以一份高质量的大型开明报纸的面目跻身美国顶尖报纸行列。

  1989年,斯夸尔斯总编辑在竞争公司总裁失利后突然辞职,由杰克•富勒(Jack Fuller)接任总编辑一职。富勒曾任该报社论版主编,并获得普利策社论写作奖。他于1993年担任报社总裁,1996年还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做News Values: Ideas for an Information Age。最近发现国内已有该书的中译本,由笔者的校友兼好友展江先生翻译,取名《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富勒于1997年升任论坛出版公司(Tribune Publishing Company)总裁。该公司是当时全国排名第八、如今排名第二的报业集团论坛公司的下属一级公司,掌管公司所有报纸。接替富勒担任《芝加哥论坛报》总编辑的是该报前驻外记者霍华德•A•泰纳(Howard A. Tyner)。2001年2月接替泰纳担任总编辑的是一位女性,即前述安•玛丽•里品斯基。她同时兼任公司高级副总裁。现任报社发行人、总裁、首席执行官三大高职集于一身,落在斯柯特•C•史密斯(Scott C. Smith)肩上,他于1997年夏天接替富勒获得上述职务。

  至2001年,该报总共22次获得普利策奖。

  二、 热闹的社论委员会会议

  在12日来该报“踏勘”时,我注意到报社的正大门虽开在密歇根大道上,但大楼的底层却在密歇根大道下一条与其垂直交叉的马路上,那里有一个报社自己的停车场,但面积不大。14日上午我开车绕到楼下这个停车场时,却被保安挡在门外,说非本报职工,任何人不得入内。我忙亮出证件,告诉保安自己是采访该报的外国客人。这话等于白说,保安完全不买账,像个机器。我于是到值班室向值班员解释,也无济于事,只好给比厄里格打电话,谁知他也说不能用报社的停车场,说报社停车场太小,员工本身都不够用,对外来车辆是严格控制的,向我表示歉意。我只好到附近寻找公共停车场,不料附近几个公共停车场虽然价格高达3小时收费28美元,仍然满位。这使我第一次意识到《芝加哥论坛报》所在的市中心闹市区的位置,是如何的拥挤。这样折腾一下就过去了10多分钟,一看表,已经快9点40分了,心一横,就在该报停车场旁的一个车辆稀少的角落将车停下,直奔该报大楼。当我按比厄里格的安排到4楼找到柯妮莉亚•格拉曼(Cornelia Gramman)小姐,并在她带领下来到同楼的社论部会议厅时,正好9:45。

  这个会议厅很有点书斋味道,四壁都是樱桃木色的木墙或木柜,有一处玻璃门内可看见柜中排满的图书。木墙上挂着两幅白底装裱的绘画作品,分外醒目。椭圆形的会议桌也是樱桃木色。这时与会者都已到齐。我进入会议室并经柯妮莉亚引荐给会议主持人、该报社论版主编R•布鲁斯•多尔德(R. Bruce Dold)时,多尔德迎上来热情地和我握手并自我介绍,大家也都向我报以友善的微笑。柯妮莉亚在桌边坐下,说欢迎我坐在她旁边,我欣然从命。

  原来,柯妮莉亚本人就是社论部的编辑兼专栏作者,主要负责处理和编发读者来信。她一边参加会议,一边翻阅手中一叠急需处理的信件。我则一边听,一边向她请教。我数了一下,当天参加社论委员会会议的共有11人。她告诉我,这11人中只有9人是社论委员会委员,她自己就不是委员。

  这次会议讨论的议题主要是研究第二天社论文章的选题,没有文字摘要稿,记得共涉及6个选题。第一个是关于移民问题。第二个是巴以冲突,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还有些争议,即如何把握对以色列的立场。有人提到美国每年在以色列身上花费30亿美元,建议对以色列也应有所批评,但有人反对。第三个是俄罗斯削减核武器问题。第四个选题是关于第二天(8月15日)日本投降纪念日,大家都同意应当发一篇社论。主编多尔德说当天《纽约时报》报道了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建议大家考虑这篇社论应该涉及的重要问题。有人建议文章阐述日本为何迄今不公开就二次大战所犯战争罪行向被侵略国家道歉,有人建议要写日本与中国、朝鲜两国目前的关系问题,等等。第五个选题是关于公立大学教育及管理质量普遍下降。这个选题也得到多数人的赞同,而且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很热烈。与会者分别谈到公立大学基金不能全部到位而被州政府分享、公立大学内部管理上的官僚主义、师资力量有所下降等内容。第六个选题因和柯妮莉亚私下交谈而未记下。

  社论委员会会议开得很活跃,大家自由发表意见,不时发出朗朗笑声,有时也会就某个问题产生争议,但依然说话幽默、态度友好,气氛十分融洽。多尔德主编虽是会议主持人,但较少发言,始终面带微笑听取大家的意见,像个忠厚的长者。参会者中有一位最高个子是黑人。他儒雅开朗,快人快语,其发言常引起大家会心一笑。我后来访问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Media Management Cente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时,听史密斯主任讲到该报有一位名叫迈克(Mike)的著名专栏作家和评论家,在当地有很大影响,大批读者愿意跟着他走——他到哪家报纸,读者就改订哪家报纸。迈克原来在《芝加哥太阳—时报》工作,《太阳—时报》于1983年被布莱克的美国出版集团收购后,迈克辞职进入《芝加哥论坛报》,带走了一批读者,使得后者的发行量进一步超出《太阳—时报》。相信这位迈克也应是社论委员会成员,可惜当时我有眼不识泰山,否则一定约他攀谈几句。

  总之,社论会议的活泼气氛是我在美国参加各种编前会所未曾见过的。会议开到10时结束。会后,应我的要求,全体社论委员会委员和我合影留念,是柯妮莉亚小姐拍的。镜头里大家以多尔德主编为中心,我站在多尔德旁边,个个笑逐颜开。

  然后我跟随柯妮莉亚小姐到她的办公室继续了解情况。社论部和编辑部不一样,这里每个评论委员和编辑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比新闻部门的编辑记者气派多了。柯妮莉亚介绍说:

  “这样的社论委员会每天都开,除了星期五和周末,也就是说一周开4次,每次都是上午9时至10时。我是负责读者来信编辑工作的。读者来信其实也是一篇篇小型评论,我们每天选择若干篇刊于社论版的右侧,取名《人民之声》(VOICE OF THE PEOPLE)。我们有一个社论版,还有一个评论版,主要是社外作者写的。评论版设在社论版对面一页,所以也称社论版对页。”

  “你们所有社论选题都要经过这个会议吗?而且,这个会议似乎也没有明确决定哪些题目第二天要上啊。”我问,因为我觉得当天的会议似乎就决定了第二天刊发日本投降日纪念和公立大学质量下降的社论,而该报每天刊发3篇社论。至于“社论版对页”的说法我是熟悉的,几乎所有美国大报都采取这种方式来安排社论、来信和评论,《纽约时报》是这一风气的始作俑者。

  “这个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就各类选题产生一个意向性的意见,就一些有意义的选题提些建议,同时大家可沟通信息,讨论未来的选题线索。原则上所有社论都会经过这个会议,会后,主编会根据会上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通知大家确定的选题。对一些重大的选题,主编还要请示发行人甚至集团公司。有时即使不开会,如星期五,主编也会与各委员联系,就某些选题随时做出决定。选题一旦确定,评论员或专栏作家即投入紧张的写作阶段,我们要求下午4时截稿,社论必须在这之前完成。”

  她继续说:“社论委员或评论员,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各管一块领域。他们必须对自己所管的领域负责,保证就某些热门话题及时做出反应。社论是否正确,得看它们是否对社会有益。我们社论部的责任,就是为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我们的意见。我们对一些不利于社会公众利益的做法会旗帜鲜明地给予批评,不管他是政府还是大公司。这样做当然会引起不满,有时还被起诉,但我们很少输。”

  柯妮莉亚的一番话,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芝加哥论坛报》早已走出麦考密特上校主政时期的阴影,成为一份公众信赖的社会公器。

  三、 两张罚单

  对柯妮莉亚的采访是我临时提出的要求,所以不好过多“纠缠”,何况她手中还有很多来信要处理。另外,我心里惦记着我那辆车呢。

  告别柯妮莉亚后,我快步走出大楼,赶到停车的地方。还好,车安在(没有给拖走),但车窗上已别着两份罚单,每份50美元!在美国外出访问,吃住行到处都要花钱,这100美元对于我来说可不是个小数。抬眼一看,前面一位戴着墨镜的肥胖警察还在转悠,腰上腿上别着各类警具(美国的警察似乎都那么大腹便便、神气活现),忙跑过去向他说明原委,希望能免去至少一份罚单。他的口气倒是和蔼,但毫不让步,说他从来没有收回过已签出的罚单,何况所有记录都已输入电脑,无法更改。我说,要是你弄错了呢?他说,那就上法庭嘛。他又说:“我早就注意到你了,你和传达室保安商量停车的时候我就在旁边。你的车上午在这里已停了2个半小时,若再停下去,可能会得第三张罚单呢!”

  我想起来,上午在传达室给比厄里格打电话时,好像是有一个警察在旁边,但我以为是报社的保安。明知我要犯错而不予规劝,尽等着罚款,看来这黑人警察并非善良之辈,再说也是白费口舌。后来我回到旅馆时仔细阅读罚单上的罚款细则,发现违规停车并无时限,只说一次罚款50美元。我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停车,只能算一次啊,怎么就按钟点收钱呢?我气愤地写了份申诉信,但又一想,我在芝加哥只逗留几天,难道今后为此再千里迢迢地来打官司不成?于是作罢,写了两张各50元的支票,塞进罚单上提供的信封里,贴上邮票,按指定地点投入信箱,当然在罚单的附言上也写了几句抱怨的话。如果我不在规定的期限内寄钱过去,将面临更大的处罚。警察从输入电脑的我的汽车牌号码,就可轻易跟踪到我的汽车注册证、驾驶证、社会安全卡号等信息,不愁罚不到你。

  美国就这厉害。在美国访问的一年中,我虽然常在路口抢黄灯,但开车基本上是遵规守矩的,惟在停车问题上屡吃罚单。大多数罚单都是咪表停车超时,也就超几分钟。常见很多汽车超时,咪表不停地闪烁,却无人受罚,而我一超就吃单,只怪运气不佳。有一次在纽约一政府机构办理医疗保险,等候时间较长,而门口的咪表限定一小时,只好不断出来投币。最后一次晚了2分钟,急急赶出来,车窗上已见黄色罚单。见身着制服的女警员还未离开,忙和她协商,希望看在我已赶出补钱的份上,以教育为主,免除处罚。女警员态度很好,笑嘻嘻地告诉我,罚单一旦签出,就无法撤回。她还扬了扬手中的笔记本电脑,表明一切都由此传到数据库,难以更改。她希望我理解她的做法,说换成我也会这样做。我见事情难以挽回,索性和她开开玩笑,说:“要是将你换成我,我也会严格执法,但对只超过几分钟而且在我离开前已赶来补交钱的车主,就会通融免罚。”她笑着说,“这也有道理,可惜你现在还没资格执法。”

  告别芝加哥那黑胖警察,我只好立即寻找公共停车位。马路上的咪表都停满了车,而且限时1小时。总算在附近找到一个室内停车场,下午5个小时收费28美元。停车后赶紧吃午饭,并为下午1时整的采访做些准备。

  四、 广告额很大的报纸

  下午1时,我准时在报社大楼里通过电话找到《芝加哥论坛报》媒体关系经理比厄里格先生。比厄里格是一位大约三四十岁的健壮男士,举止稳重,接待我时有点公事公办的味道。他告诉我,他在这家报社已工作多年,我在信中拟向总编辑提的问题,他大多数都可解答。于是,我们开始了如下谈话。

  他先介绍报纸目前状况:“本报属于论坛公司。那是家集团公司,拥有很多报纸,包括《洛杉矶时报》,我们集团公司去年收购了这家报纸。集团还有22至23个电视台。本报有一个非常大的编辑部。在我们的内部组织体系里,总裁是第一号人物,然后是总编辑、执行总编和两个副总编。第一个副总编负责新闻部分,包括国际新闻、国内新闻、都市新闻、经济新闻和体育新闻等部门;第二个副总编负责副刊部分,包括生活时尚(这里是指Tempo,即“节拍”板块,包括电影、电视节目等,每周五次)、餐饮、星期五、星期天等副刊。“星期五”是周末板块,每周五出版。明天是星期三,我们就有餐饮版。除了Tempo以外,所有这些副刊都是每周一次。星期天刊是一份不同的报纸。这份报纸中,我们有4个新闻板块,包括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经济新闻和体育新闻。然后我们有好几个副刊板块,所以星期天刊特别大。”

  他看了看桌上一份材料,估计上面写着我事先向老总们提的问题,接着说:“我们编辑部有大约700名员工,整个报社员工在3000人左右,包括印刷厂。我们的印刷厂对外不承担业务,只印《纽约时报》。你说白天机器会闲置?不会的。我们白天印那些提前签压的版面和插页广告,这个量很大。

  “除了主报,我们还有7种地方版,但在某些板块我们的地方版更多。例如星期四的Tempo板块就有11个地方版。所有7种地方版都在芝加哥范围,此外我们在威斯康辛和密歇根两州还有两个当地版。我们的报纸还发行到佛罗里达和亚利桑那两州。”

  我问起该报广告事宜,特别是最近的年收入情况。他一开始不愿说,因为集团公司有政策。但我告诉他,我只是作为一个外国报人对此感兴趣,一年之内不会向外披露。他这才说:

  “我们通常不单独报告某一报社的收入情况,但对你可以例外。我们报纸去年的广告总收入约7亿美元。但今年会下降,甚至可能下降20%。很多报纸今年都遇到广告困难。分类广告是我们最大的广告来源,我们每年有大量分类广告。例如去年,我们星期天刊的招聘分类广告一天就超过100页,但今年我们只有30页。在分类广告之后是陈列广告(display,指不同于分类广告的较大篇幅的广告,这类广告通常按英寸栏的面积计算,且一般有图片或表格——笔者),然后是插页广告。我们每天都有插页广告,星期天刊的插页广告最多。全国性广告也是一个主要广告来源,诸如银行广告和航空广告。广告价格变化很大,平日刊广告一个整版价格可达3万至3.5万美元。

  “从星期一至星期五,我们报纸的住户投递量约占总销量的65%,但有时我们的零售量达到80%,那是因为赶上重大新闻,临时加印的报纸增多。星期天刊的零售和住户投递报纸量是一半对一半。《芝加哥太阳—时报》和《每日先驱报》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它们一个在市区,一个在郊区(到这时我才明白,为何我住的酒店只能看到《每日先驱报》,那是因为酒店在郊区——笔者)。《太阳—时报》主要在城市市区发行,住户投递量很小。我们有1万多个自动售报机,我们在郊区的读者量很大。我们的报纸卖50美分一份,有时卖35美分,星期天刊卖1元5角。”

  “我在访问《太阳—时报》时,他们说也有1万多个自动售报机,那么你们两家加起来就有2万多个售报机了?”我有些好奇。

  “是啊,我们街道马路上到处都是售报机。有的街口一下子排了十多个售报机,很好看呢,”他说。

  他的话不假,在芝加哥街头,的确随处可见售报机,和纽约差不多。我曾经在密歇根大道见过一种统一制作的“联合售报机”(这个名称是我起的)。这个售报机有一人高,深藏青色,有两个腿固定在水泥地上,12个窗口分两行排列,每个窗口就是一份报纸的售报口,玻璃上印有各报名称,上有把手,投币后即可打开。机器的上方有铁制的招牌,上书“NEWSPAPERS”字样。《芝加哥论坛报》排在上层左边第一个窗口,紧接着是《芝加哥太阳—时报》,还有《芝加哥生活》(Chicago Life)等报刊,有些是供免费取阅的。

  《芝加哥论坛报》不仅是当地最大报纸,也是美国整个内地北方地区的最大报纸。就发行量而言,它长期排行第七,地位稳固。据查阅资料,早在12年前,《芝加哥论坛报》的发行量就达74万多份,全国排行第七。在它之前依次为《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纽约《每日新闻》、《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那时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华尔街日报》,销量193万多份,《纽约时报》才排第五,销量114万多份。后来前六名报纸次序不断变化,2001年的次序为《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每日新闻》,《芝加哥论坛报》仍居第七位。全国范围内,除东部纽约、华盛顿两市和西部的洛杉矶这三个城市的报纸外,《芝加哥论坛报》无人可与攀比。就广告而言,该报的年广告额达7亿美元,也大大超过波士顿、底特律、费城等大都市的报纸。该报的星期天刊排名更加靠前,长期处于全国第四的地位。

  打开这份报纸,会发现该报的一些特点:一是容量很大,每天的页数仅次于《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二是所有板块的首尾页都是彩色,但几乎所有内页都是黑白版,说明其用色还是很谨慎的,尽管该报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印刷设备;三是广告多;四是分类广告量大。

  以我访问该报的2001年8月14日这天为例,该报的内容大体如下:

  总页数:76页;售价:50美分。该报的板块不是按ABCD字母顺序排列,而是按数字顺序排列,这在我访问的报纸中属绝无仅有。

  第一叠为新闻板块,共16页,含要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社论评论。这16页中,广告就占近7个版。

  第二叠是都市新闻板块,共10页,含本地及附近城市要闻、本市及地方新闻、讣闻、天气版等,其中广告约占2.5个版。该叠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方版,都是10页。

  第三叠是财经板块,共16页,含财经要闻、财经新闻、市场分析及纽约股票行情、纳斯达克行情、共同基金行情、外汇行情、期货行情等,共4个版广告。

  第四叠是体育板块,共8页,含体育要闻、赛事日程、记者席、新面孔、棒球、橄榄球、记分板、白短袜等版面,只有8公分通栏广告。

  第五叠是生活节拍板块,共10页,含散文、新闻与评论、影视副刊、卡通画和纵横字谜、青少年暑期专版等,不到一个版广告。

  第六叠是分类广告,共16页,含交易、通告、招聘、房地产、汽车等分类广告。

  算了一下,该报平日刊76页中,广告就占了30页以上。然后再看星期天刊的情况。比厄里格应我的要求帮我找到的最近一期星期天刊是8月5日的报纸:

  总页数:330页;售价:1.75美元(这与比厄里格说的价格有些出入)。

  第一叠是新闻,同平日刊,共16页。

  第二叠是视野,共8页,含国际事务、一周回顾、新闻综述及专文等,累计2个版广告。

  第三叠是体育,同平日刊,共16页。

  第四叠是都市,同平日刊,共8页。

  第五叠是财经,同平日刊,共14页。

  第六叠是工作,共32页,头版是劳务新闻,其余皆为招聘分类广告。这一叠大概就是比厄里格所说的有去年100多个版减至30多个版的招聘分类广告。

  第七叠是艺术与娱乐,共16页,含大量图片和影视广告。

  第八叠是旅游,共16页,广告占九成。

  第九叠是卡通画,共8页。

  第十叠是《芝加哥论坛报杂志》,小8开,32页,全部彩色铜版纸,内容是时尚、休闲和广告。

  第十一叠是一周电视,16开,共52页,刊登当天至下周六的电视节目表和特别推荐节目及广告。

  第十二叠是交通,共28页,含交通新闻及分析文章,九成广告。

  第十三叠是健康与家庭,共6页,含健康顾问和家庭顾问,累计1.5个版广告。

  第十四叠是书评,共8页,含重点书作者近况、书评及推介、读者指南及纵横字迷,近2个版广告。

  第十五叠是家居与园艺,共8页,大部分为广告。

  第十六叠是房地产,再分为4叠,共48页,每叠的首尾页为彩色,绝大多数为广告。

  第十七叠是“广场”,小8开,大多数彩色,内容是时尚和广告。

  据估算,星期天的广告量不会少于180页,另外有236页的插页广告,全部彩色铜版纸印刷。

  这个星期天版的份量比起《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等报业巨头来也差不到哪里,是一份能照顾到各方面兴趣的周末读物,因此该星期天刊的发行量比平日刊高24万多份,高出约40%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应是平日刊一天的至少5倍。

  《芝加哥论坛报》编辑部多年来保持创新精神,很多成功的副刊和评论版都是近年新创办的,包括“健康与家庭”、“家居与园艺”、“汽车”、“工作”、“教育”、“电子商务”以及深度分析报道专版等。这种创新精神使该报长期保持在当地发行量和广告量的龙头老大地位,“全国第七”的位置也得以稳固维持。该报对当地社区给予的支持常存感激之情,经常积极参与主办有良好社会效益的大型活动,并每年向各社区及有关公益组织捐款700万美元。

  五、 编辑部里的演播厅

  谈话结束后,就快到下午2点钟了。比厄里格领我去见米切尔•洛辛(Mitchell Locin)。洛辛的头衔是“高级电子新闻主编”,实际上是电视新闻的制片人,过去是该报的记者。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查看电视新闻。

  他看上去是个活泼快乐的人,和我刚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电子媒体世界,并领我到处转悠。他先领我到一个房间,里面几十部小型监视器闪烁着不同的画面。他说这是电视节目的控制室,他经常在这里办公。

  据他介绍,论坛公司在芝加哥地区设有两个电视台和一个广播电台,其中一个叫做CLTV的电视台是24小时滚动播出本地新闻和信息的有线电视台。这两个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节目是和《芝加哥论坛报》合作的,其中的新闻节目主要由该报负责,也就是由他负责。这一创意产生于1990年,当时论坛公司高层提议《论坛报》与论坛广播公司(Tribune Broadcasting Company)建立非正式合作关系,创建一个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新闻有线电视台。合作的形式是,让电视新闻节目充分利用《论坛报》所有正在制作的新闻,让《论坛报》的记者成为电视新闻记者的组成部分,可以上镜头。

  洛辛说:“电视新闻节目与报纸新闻结合起来运作,有很多优势。例如,许多电视新闻,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完全可以合作采访,电视新闻只要将拟见报的新闻稿稍加编辑就可在电视里播出。电视的弱点是对大量的社区新闻难以覆盖,这也是电视台与报纸竞争中的一个弱项。但在我们这里可以弥补这个弱点,电视没抓到的根据报纸记者的新闻稿去补拍一些镜头就可以了。同样,有时报纸记者不一定非要到现场,可以根据电视新闻记者拍的场景写出新闻。这样两方面的弥补,可以节省很多人力,提高报道效率,较大程度上防止漏稿。”

  说着,他向我演示了控制室的操作情况,将各电视画面切换给我看。这些画面都听不到声音。他突然播出了一个监视器上画面的声音,然后介绍说这就是根据报纸记者的新闻稿件配的解说。画面上是在采访某位官员。

  然后它又领我在编辑部大厅转了几个圈,来到一个宽敞但相对僻静的暗处。他扭亮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很多专业照明器材,原来这里竟是一个电视演播厅。所谓演播厅,与外界并不隔绝,只是用半截矮柜围成一个大约40平方米的圆形场地,里面有一个播音台,天花板上吊满了各种照明电灯,“厅”内还有反射灯光用的伞状板,周围摆放着一些播音和摄像器材,另外有一些座椅。两位女编辑正在工作,见我到来,其中一位张开双臂向我做了个欢迎的姿势。这里可以看到不远处编辑部一排排的办公桌和电脑及记者编辑们忙碌的身影。甚至我怀疑他们说话的声音也有可能传到这里,如果嗓音稍大些的话。这种电视节目演播厅真令我大开眼界。

  见我好奇,洛辛笑着说,“这里几乎每天都在播出节目,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就坐在那里。”他指指那个背向编辑部深处的播音台,“我们邀请的嘉宾或被采访的对象也常在这里完成节目录制。”

  我仍觉得奇怪:“难道你们不用布景或其他什么遮一下或与编辑部隔开来?”

  “不用。就以编辑部日常的工作状况作为背景,这更像一个新闻工作室,更有职业新闻场所的味道。你收看我们的电视新闻时,会隐约看到报纸编辑部的忙碌情景,这不影响观众。其实观众还喜欢这样的方式,他们会有一种参与感。你见过纽约ABC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笔者)早上7时在曼哈顿街头的公开演播室吗?那里可比这里嘈杂得多。”

  洛辛还领我去看了几个地方,其中一个地方不归他管,但引起我很大兴趣,不由在那里停留了一会儿。

  这是一个较大的房间,一面壁柜下是煤气灶具,另一面是微波炉等灶具,还有一面摆满图书的书柜,书柜下有一个电脑台。电脑台旁边的桌上有一些仪器。而屋子中央是一排大理石桌,上面摆满了餐具及不锈钢锅具。一男一女两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其中的女士正揭起一个锅盖,凑近注视着锅里烧着的什么东西。洛辛将我介绍给他们后,他们很热情,停下手中的活,向我介绍情况并回答了我的提问。

  一番谈话后方知这里是该报的一个食品烹饪试验厨房(Test Kitchen)。该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创办了“食品指南”(Food Guide)副刊,该副刊于1995年被改名为“美食”(Good Eating),每周一叠,彩色印刷,以健康食品为主。为向读者负责,该报在报纸上推荐的食谱,大都事先经专家在该试验厨房进行烹饪检验,合格后方才见报。后来,专家们不仅在该实验室对既有食谱进行检验,还创造了许多新食谱、菜谱。1989年,该报曾出版一部包含650个现代和传统配方的《芝加哥论坛报菜谱》(The Chicago Tribune Cookbook),其中一半就是在这个实验厨房配制而成的。

  《芝加哥论坛报》的这个实验厨房,令我想起1995年12月访问《洛杉矶时报》时也见过的一个试验室。当时一位公关人员带我们匆匆走过这个试验室,边走边简单介绍了几句。从他的介绍看,那也是一个用于检验食品配方的“厨房”。当时美国大型报纸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看了《论坛报》的情况,感触尤深。中国的报纸很多也设有餐饮、美食之类的专版,恐怕谁都没想过要建一个实验室来检验那些菜谱配方吧?

  好客的洛辛仍带着我在这一层楼上兜,我几乎被转晕了,若不是他送我到电梯口,简直不知如何走出这个大厅。

  这时,我突然想起应当去见一下玛格丽特编辑,正是她最早按里品斯基总编辑的授意与我取得联系的。但下面的日程排得很满,3点钟已约好采访论坛公司新闻社的总裁,4点钟要参加编前会,只好指望在全部日程安排完后能否抽出时间了,何况还不知道她是否在办公室。但记得她在电话中说14日她可能不出去的。

  六、 富有成效的编前会

  从论坛公司新闻社总裁办公室出来时已接近下午4点钟,我赶紧找到比厄里格。他让一位女秘书陪我到编前会会议室。我们进入会议室时,大多数与会者已经落座,还有一些人陆续到达。主持会议的是副执行总编兰德尔•魏斯曼(Randall Weissman)。该报第一副执行总编乔治•德拉马(George de Lama)坐在他旁边,另外还有几位副执行总编(该报的副执行总编都兼任各主要部门负责人)。女秘书(她在编前会中一直陪着我,可惜我竟忘了她的名字,真不应该)将我介绍给魏斯曼,后者笑咪咪地和我握手后,让我们找位子坐下。

  然后他宣布会议开始,说:“今天我们的会议很荣幸有一位远道客人来参加,他是来自中国的报纸编辑,我们的同行杰弗里•辜先生。”大家立刻鼓掌,坐在我前面的人还回过头来向我致意表示欢迎,我忙起立表示感谢。魏斯曼又说:“由于他对我们大家不熟悉,建议下面各位在发言时先自报家门。”他的考虑周全,使我由衷感激。

  当天会议的议程是讨论各新闻版特别是头版的次日头条。参加会议的共有16人,除了两位副总编,都是各部的负责人。会议开始前,与会者每人面前已有各部推荐的新闻稿摘要。摘要都是打印稿,每篇稿件摘要附有简短标题(通常仅一二个字)、记者名和稿件实际长度(以行数计算)。发言者介绍各自部门推荐的稿件及上一版的建议。他们发言时,女秘书就在旁边小声告诉我发言者的部门,后来她干脆按实际座位画了个示意图,这对我理解各位的发言很有帮助。

  当天编前会的发言顺序是:国际版主编,财经版主编,驻华盛顿记者(由桌上一个电子对讲机接入记者打来的电话,记者报告选题和国家首脑机关的一些活动,部分与会者就在自己的位置向他提问,记者对答如流),都市新闻部副主编,体育版主编,分管副刊的副执行总编,互联网主编,广播主编,摄影主编(该主编出示彩色、黑白打印的新闻图片及说明),版面设计部主编。

  各部负责人发言之后,即进入讨论阶段。第一副执行总编、分管新闻的副执行总编及其他与会者先后发表意见。然后每人选若干条推荐为头版稿件,并说明理由和注明先后次序。最后,第一副总编德拉马说:“那么,明天一版的稿件我建议有以下几条,按先后顺序为……。”他“建议”上次日头版的新闻有以下几条(按重要程度为序):

  1、 UNFAIR PAY(不公平收入)—TRAN(记者名,下同)—250行:一项最新职业及薪酬调查发现,确有黑人进入高薪和高尚工作岗位,但他们的平均收入仍然少于其白人同事。14日公布的这项调查跟踪了100多万各类岗位人员,结果表明,即便黑人越来越成功地找到好工作,但他们却只挣相当于同岗位白人72%的工资。

  2、 GASOLINE(炼油厂大火导致油价继续回升)—GARZA—正在写:在今夏较长时间的滑坡之后,芝加哥的汽油价格再次上涨,大大超过人们的季节预期。特别是最近CITGO炼油厂爆炸起火将导致油价进一步攀升。

  3、 BISHOP/HUNDLEY/ROME(主教离婚)—美联社稿—220行:一位赞比亚主教的婚礼惹怒了梵蒂冈。这位在纽约举行婚礼的主教不得不离开新婚妻子回到罗马天主教堂。

  4、 TETANUS(破伤风)—AHMED ULLAH—200行:全国性的抗破伤风疫苗短缺,影响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免疫注射。

  5、 IRISH/SLY/LONDON(爱尔兰生变)—美联社稿—220行:爱尔兰共和军14日宣布退出上周做出的解除武装的历史性协议,使北爱尔兰的和平进程受到重挫。

  根据德拉马的建议,在推荐的稿件中,另有两条备选,其余7条被搁置或供其他版采用。会议进行了大约40分钟。会后,大多数人离席,剩下第一副总编和分管新闻的副执行总编以及摄影主编、版面设计主编等继续商量第二天头版的详细安排。我继续留下听他们讨论,发现他们对图片的选择和摆放很重视,要求将重要的图片尽量安排在报纸的上半部,以便在报摊上可“吸引读者眼球”。

  这个编前会开得紧凑而高效,信息披露全面,个人发言充分。经过讨论后,对哪些新闻可上头版及先后的顺序,大家都有了较为集中的意见,德拉马副执行总编的总结性发言,只是对这些意见的归纳,在头版稿件的顺序方面有他一些个人观点,而这些观点都在讨论中阐述过。

  为了核对此次编前会效果在实际出报中的体现,我打算第二天买一份《芝加哥论坛报》看看,谁知那天忙着去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就把这茬事给忘了。后来回到纽约写信向比厄里格求援,他很配合,很快寄来了8月15日《芝加哥论坛报》的第一叠报纸。经对照,15日的头版基本保持了前日编前会的安排,标题如下:

   头条前——爱尔兰收回解除武装承诺(IRA retracts offer to disarm);

   头条——高薪岗位黑人收入滞后,含图(Black men’s pay in top jobs lags);

   第三条——炼油厂大火危及汽油供应,含4栏图片(Refinery fire threatens area gas supply)

   第四条——疫苗短缺殃及学校(Vaccine shortage pinches schools)

   第五条——梵蒂冈:妻子挑战主教忠诚(Vatican, bishop’s wife battle for his loyalties)

   第六条是一条计划外的临时来稿——荷尔瓦市决心正视自杀现象 / 政府官员着手制止轻生者(Iowa town resolves to confront suicides/Officials seeking to deter copycats)

  七、 编前会后访老总

  这次编前会后,我提出采访负责新闻的副执行总编魏斯曼的要求,他欣然同意。我们来到他的办公室,这时已经快下午5点钟了。

   魏斯曼接受采访时简单讲了编辑部的运作。他说:“我们的新闻编前会都是每天下午4时举行,出席会议的都是新闻部门的负责人。我们晚上还会开一个新闻编前会,通常在8时。这个会主要处理在下午的编前会之后出现的新变化及预告重大的突发事件,因截稿期紧迫,会开得很短,不超过15分钟。有时这最后一次编前会会推迟。例如昨天晚上有以色列进入巴勒斯坦难民营的突发新闻,因为要了解和判断整个事件,我们编前会就推迟至晚上10时召开。

   “我们的最后截稿期为晚上11:20。本报编辑部的夜班从晚上9点开始,直至报纸付印。我们称这个班为‘超晚班编辑工作’(over night news editing work)。最后的编辑工作于凌晨3:00至3:30结束。我们用的是先进的高斯印刷机,3个小时可印完全部报纸。最新的高斯印刷机每台每小时可印4万份本报。

   “我们每天上午11时召开第一个编前会,其实那是个计划会,新闻部门和副刊部门的头都来参加。计划会的目的是查看一些新闻正在制作的情况,以及了解将会发生哪些新闻,并决定哪些稿件必须今天完成和以什么方式来完成。外地分社或记者站不用参加会议,那些记者站通常每天只有一二条稿件。但华盛顿分社是个例外,它的新闻事关全局,每天必须派一位记者通过电话参加我们的编前会。

   “下午4时的编前会主要讨论A叠新闻,即要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现在是个短暂的空隙,大约10分钟后,也就是5:30左右我们将开一个都市新闻版的编前会,讨论本市新闻,也就是本报的第二叠新闻内容。”

   与魏斯曼副总编的谈话表明,《芝加哥论坛报》的晚间新闻编辑时间较长,其凌晨3时的最后完工时间比大多数我访问过的美国报纸都晚。截稿期的推迟说明该报在不遗漏当天重要消息方面肯下功夫,肯花代价。从中还发现,虽然美国日报编辑部的运作惯例是每天两次编前会(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但各报情况不尽相同,像《芝加哥论坛报》这样的报纸可能开三次、四次甚至更多。

   翻看当天的报纸和比厄里格办公室的资料,发现《芝加哥论坛报》与《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排在它前面的几家对开大报相比,头版较为张扬,表现在喜用通栏大字标题。我至少看到了34个有通栏大字标题的头版,例如1912年4月12日的《泰坦尼克号沉没;1300人淹死,866人获救》,1918年11月11日的《大战结束》(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44年6月6日的《轴心国入侵法国》,1945年4月13日的《罗斯福逝世》,1945年8月7日的《原子弹爆炸的故事》,1963年11月23日的《肯尼迪遇刺身亡》(这一天该报用了半数版面来报道这一突发事件),1968年4月5日的《马丁•路德•金被害》,1969年7月21日的《美国国旗在月球上飘扬》,1974年8月9日的《尼克松辞职》(这一天该报用44页的篇幅在全国独家全文刊登水门录音带的内容),1991年1月17日的《美国飞机进攻伊拉克》,以及去年9.11事件报道等。阅读这些标题是件很有趣的事,它们其实就是美国及国际重大事件的记录,言简意赅,一目了然,触目惊心。有的通栏标题字号吓人,比报头还大四五倍,如美国人登月、尼克松辞职、世界大战结束等。最有趣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该报用了完全一样的标题:GREAT WAR ENDS!标题字占了15行;1976年7月4日,美国人狂热地庆祝美国独立200周年,这天的《芝加哥论坛报》头版用了五分之四的篇幅刊登一幅将历届总统活动情况组合而成的超大照片,照片下的通栏标题倒显得很小:《这是民族的生日,我们在自由地庆祝》。

   另外我了解到,该报在很多国家的首都或大城市建有分社或记者站,包括马尼拉(菲律宾)、约翰内斯堡(南非)、东京、北京、罗马、伦敦、莫斯科、里约热内卢(巴西)、耶路撒冷(以色列)等。在国内有更多的记者站,不一一列举。该报3000名员工中,在论坛大厦工作的只有约一千人,另有550人工作在外地记者站或分社,有大约1350名工作在芝加哥市另一个地点:“自由中心”(Freedom Center)。所谓“自由中心”,是一个大型印务中心,也在市区,占地21英亩,巨大的纸库可容纳2.6万吨新闻纸。中心装备有10组大型高斯印刷机生产线,每小时可印75,000份144页的报纸,每小时进纸速度达26英里(相当于41.6公里)。该中心还有相关的发行设备。这1350名员工包括印刷工人和发行员工。据介绍,这家建成于1981年的大型印报中心,是世界上单个厂房面积最大的胶印中心。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搜狐短信推荐
· 美少女帅哥哥激情互动
· 体验新时代的绝对摇滚
· 迪士尼卡通炫暴你手机
· 桃花岛烛光红酒惹人醉

分类广告
·4万元入读多伦多大学
·留学英国特快
· 澳洲留学成功再收费
·荷兰西班牙留学热招
·出国留学新方向泰国
·◆留学移民信息库◆
·专业加拿大投资移民
·热点推荐免费上学
·英国留学精品首选
·热点留学天堂加拿大
·颈总动脉注射治癫痫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搜狐商城
·央视热播大染坊
·韩剧美丽的日子
·83版<射雕>3折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88;客户服务热线:87710088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