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利伟的弟弟正在接受采访下图为央视记者在“神舟”五号着陆点采访 | “神舟”五号的飞天,也成了媒体的节日。各媒体大显身手,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密切关注此次载人航空飞行,记录了这旷世的飞天奇景。
新华社:快讯与“神五”同时升空
“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叫杨利伟”———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几乎是在同时,新华社的快讯也在同一时刻升空,向全球传播。
在这次“神五”报道中,新华社再次以对及时速度和时效的追求,体现了新闻价值的本义。据介绍,随后新华社所发的50多条快讯,也几乎都是在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
及时而又不失准确。在新华的报道中,总计用了上千个数字和术语,但最后没有发生一个错误。
速度从哪儿来?“全程布点、全程记录、全天候发稿。”负责“神五”前方报道的贾永告诉记者,从发射区到返回舱落点,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到三个航天员的家乡,从海上远洋测量船到搜救区,新华社共派出了21个记者,作到每个地方都有记者,每个现场都能及时赶到。在分布的范围上,比电视记者还要广。
权威性一直是新华社的优势,也是这次报道的另一大特色。在核心的报道上,新华社没有简单地找某某人来说,而是找权威的人士,遍访了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所有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以上的人物共28人,使稿件的权威性无人能比。
据介绍,早在几个月前,新华社就对此次“神五”报道进行了七八种预案的准备,先后修改了多次,有直播的方案,甚至也包括发射失利的预案。在“神五”发射的20天前,新华社就遍访了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总共300多人。社里也很早就给每一个参加报道的记者每人发了十几本书,有关航天史、载人航天发展现状等等,让记者提前充电。
“不重复电视镜头,突出权威、时效和特色”,是新华社此次“神五”报道的宗旨。正因此,其产品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欢迎。据悉,此次“神五”报道期间,新华社向国内外发送了上千幅图片、文字稿件。其品种多样,有现场报道、评论、特写、图片和归纳等。有20多家报社向新华社订购了专稿,平均每家采用50多条。
央视:做足“第一”和“独家”
“第一”和“独家”新闻被央视在“神五”报道中做足。此次,中央电视台大动作、大手笔频出,特派记者全程跟踪拍摄。前线记者走入航空舱内亲身体验,而且在专机上对航天英雄杨利伟进行跟踪采访,取得了大量的一手信息。
10月16日早晨,“神五”返回舱顺利回家。时隔不久后,央视就播出了记者在由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回京的专机上对杨利伟的第一时间独家专访。
这是杨利伟结束太空之旅后,人们看到的第一个有关他的采访。
16日晚上20点55分,中央电视台通过卫星连线,由央视新闻频道“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报道”北京演播室主持人白岩松独家采访了回到北京航天城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白岩松汇集观众的提问,与杨利伟进行了为时8分钟的双视窗对话。
在整个“神五”报道中,央视新闻频道创造了不少珍贵的独家第一:第一次拍摄到了飞船在空中下降的镜头、第一时间播出了杨利伟从“神舟”五号舱内拍摄的太空画面,等等。
央视新闻频道随时递进更新,充分发挥频道容量大、滚动跟进、及时更新、调整灵活的优势,专门设计了“特别新闻”和“特别报道”两种特别的节目类型,随着“神舟”五号遨游太空的足迹,
不断调整报道侧重。飞船成功返回前播出的“特别新闻”侧重信息的播报,确保了报道内容时效迅速快捷,信息含量巨大。飞船成功着陆后播出的“特别报道”通过大量的专题节目和演播室访谈,提升气氛。
节目中,不断运用口播新闻、滚动字幕新闻、最新图像新闻、与前方报道人员的双视窗连线报道、现场直播等多种报道手段,以提升时效性,向观众提供了大量的及时递进更新的消息类的报道和翔实生动的背景性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直播手段被大量运用。如,为及时记录和展示飞天英雄返京和民众欢腾的珍贵时刻,新闻频道及时调动现场直播手段对西郊机场抵达、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等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全屏幕的现场直播信号、与前方记者对接的同屏双视窗、演播室解说与前方现场直播图像信号同屏的双视窗等等发布了大量一手独家消息。
报纸:打起号外战
16日早上,上班的人们手里都多了份“喜气”的号外。由于返回舱返回地面的时间是清晨6点多,已过了日报的出版时间,而如果等第二天的报纸再登,新闻早已失去了时效。为了不错过这重大而鼓舞人心的事件,各报不约而同推出特刊号外。
《人民日报》强力推出号外,朴实厚重的版式透着浓浓的喜气,热烈祝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青年报》也作了主题为“回来了”的四版“号外”。
《北京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文汇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号外也争相露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首次联合出了份号外。
同时,一些报纸因为不想在市场竞争中太被动,也绞尽脑汁。为了能让“神舟”五号成功着陆这一消息出现在自己当天的报纸上,许多报纸干脆就推迟了出版上市的时间。
美联、路透:狂发快讯
这两天,“CHINA”成为世界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连日来,外国媒体密切关注中国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并进行了滚动、密集的报道。
北京时间10月15日上午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国外媒体纷纷进行报道,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分别发布了“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快讯,随后进行了跟踪报道。
据统计,截至北京时间15日10点整,美联社共发布了有关“神舟”五号的新闻稿16条,法新社共发布了有关“神舟”五号的新闻稿13条,路透社共发布了10条新闻稿。
第二天,从返回舱开始返回地面到北京时间上午6点50分的大约一小时时间内,路透社发出了超过10条快讯;法新社播发了5条快讯和8条消息;美联社播发了6条快讯和17条消息。
翻开那两天的外国主流报章,有关“神舟”五号发射的报道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各自的醒目位置。15日出版的《纽约时报》在头版醒目位置图文报道了“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消息,并继续转至内页作了详细报道。
15日出版的华文报纸面貌“雷同”,都用头版的绝大部分版面图文报道了“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消息,并配发了评论。《侨报》还特别推出了“神舟五号升空”的专题报道,八版的小专辑成为华人社区的抢手货。
不少电视机构都在第一时间中断节目,播出了“神五”发射和成功返回的新闻。而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则在头条写道:“中国缔造太空历史”。
这一天,中国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袁祖君 钱冰戈 冯春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