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强调政府及时公开发布政务信息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发言人?怎样处理与记者的关系?昨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第二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77名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官员得到了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和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孔泉的“真传”。
外交部是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最早、最好的国家部委,昨天上午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孔泉的讲座引起了学员们极大的兴趣。孔泉向学员们介绍了发言人要掌握的基本原则、回答问题的技巧以及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运转情况,并回答了学员们的提问。平时站在讲台上的发言人们做起学生来非常谦虚,课间休息时间都不忘向老师请教。
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在讲座过后,马上被学员们和记者团团围住。他说,随着中国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国内对中国各方面的进展高度关注。我国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各地方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操作。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新闻发布是把政府的做法向国内外介绍的最好途径。从各省市来说,也是当地政府贴近人民群众、与群众沟通的最好渠道。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由于对新闻的需求较大,所以新闻发言人制度进展较快,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做法。有学员向赵启正请教如何看待回答记者提问的“技巧问题”,赵启正说,做发言人需要技巧,但不能过分强调技巧。对新闻发言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进步性,体现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对正确舆论导向的意义,维护国家利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时表示,建立健全中国各级政府的新闻发布制度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他强调,政府及时公开发布政务信息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各地都应积极探索和推进适合本地情况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
尽管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已经成为国内外公众全面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政府立场的一个最重要、最权威的渠道,但媒体普遍反应,政府新闻发布的次数太少,有些新闻发布不够及时,有时采访官员比较困难。
新闻发言人谈发言人
最近“出镜率”很高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姜澜、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宁在听课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姜澜:新闻发言人制度最大的优越性在于能够建立规范有序的新闻发布体制。上海目前有几十家境外媒体、几十家外地媒体,还有20多家上海本地媒体,他们对能够在规定的场所公平集中地获取大量信息普遍感到非常满意。同时,新闻发言人制度也不会使新闻发布渠道变得单一。上海推出新闻发言人几个月以来,其他的消息渠道并没有被堵塞,记者们获取消息的渠道反而更多了。
徐宁: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新闻发言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工作集体,从事材料收集和了解情况等各项工作。同时,新闻发言人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新闻发言人上课学“透明”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刚杰、副处长刘开阳作为北京市的学员参加了培训。昨天,他们在听课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北京能从培训班和其他省市新闻发言人制度借鉴哪些经验?
答:培训班的课程对新闻发言人的素质、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听了以后受益匪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新闻办公室每个月都至少保证召集两次新闻发布会或情况介绍会。但是我们还需要努力,比如上海和南京在建立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等方面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
问:到目前为止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的情况如何?
答:文件下发以后,各单位都普遍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中有75位局级领导担任了新闻发言人。在“非典”期间,北京市组织了9次新闻发布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问:目前北京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中最需要完善的是哪一方面的工作?
答:对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工作是很重要的,北京市已经组织了多次这样的培训。北京是首都,有其特殊性,对发言人的素质要求也更高,我们始终在朝着向老百姓和国际社会更多更快更准地传递信息的方向努力,这也是政府工作加强透明度的重要举措。(记者 马宁 赵磊)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