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工业立市”
□刘 妮(沈阳)
2002年,当第一届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沈阳召开时,沈阳一些工人曾经自发组织起来,结队到“制博会”参观。由于吸纳了几十万职工就业,装备制造业关系着相当比例的沈阳人的现实生活,也关系着沈阳的社会稳定,被人们如此热切地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仅是百姓们的利益受到这一产业的牵动,沈阳市的党政部门也在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上倾注了力量。装备制造业被列为全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其它为汽车、电子信息、医药化工、食品饮料),被集中力量加以发展壮大。2002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了187亿元,同年,沈阳争取到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惟一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借此找到了自己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坚持就有希望
在此之前,沈阳曾经把希望寄托在旅游、金融等方面,但最终沈阳找到了自己在装备制造产业上的优势,并重新叫响了“工业立市”的口号。事实上,装备制造业一直是沈阳工业的传统优势,沈阳是建国后由国家重点建设的以重化工业和机械加工为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曾被称为“共和国装备部”。
然而,沈阳一切引以为骄傲的工业基础,都是用计划的手段建立起来的,生产由国家统一安排,销售由国家统一调拨,企业实质上成为国家的一个车间。一旦进入市场经济,沈阳陷入严重的不适应。而且,似乎是基础越雄厚,包袱越沉重。多数企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陷入最低点,大批职工遭遇裁员被迫离开企业。
在经历了从计划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最多的改革后,坚持了十多年的沈阳终于见到了曙光。面向国际经济一体化,沈阳发现了国际产业梯次转移的趋势,并凭借自己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无可比拟的存量优势,迅速抓住了承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的机会。就在最近的两三年里,沈阳成功地接纳了一大批国际先进企业的装备制造业转移。美国GE公司在沈阳建立了它在中国的第一个透平压缩机生产基地,同时还在沈阳进行重型燃汽轮机的生产。德国西门子公司在沈阳建设了它在东北亚地区的电力变压器生产基地。
最适合沈阳的最后一次机会
在国内,在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当南部沿海经济带风生水起时,沈阳一脸茫然地发现,那些精细小巧的轻工产品和电子产品与自己的生产线完全不搭界。而眼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由以轻工业为主的初级工业化,渐次步入到以机械装备等重化工业为主的进一步工业化的阶段;正在由东南沿海、华南沿海,渐次北移到以沈阳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沈阳迎来了机会。据沈阳市政府一位领导判断,这也许不能说是沈阳的最后一次机会,但肯定是最适合沈阳的最后一次机会。
今年6月,国家做出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定,这一决定所带来的机会被沈阳市的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以“千载难逢”、“梦寐以求”等语词来作定语。然而历史不可能简单地重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扶持政策,不可能再像当年一样包揽一切。沈阳要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翘楚,新生为市场经济时代的胜者,必须彻底革除一切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内容。
沈阳的企业集群中,国有企业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类企业全部是由国家建立的,而不是经过市场拼杀成长起来的,这是与广东及江、浙企业的形成方式截然不同的。沈阳的民营经济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产值和税收占到全市的半壁江山,但是民营企业散、小的状况还是没能改变,民营经济尚未形成规模。
体制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人才的问题。目前沈阳的企业中,管理层素质和层次的提高工作都已完成,管理层已经基本上都是由大学生、研究生充实的,连车间主任都已实现了更新。但是与此同时,企业技术工人的层次却下去了。在鼎盛时期,沈阳号称有300万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然而由于前些年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已经没有人愿意进工厂了,也很少有人愿意学技术,掌握技术的老师傅由于自己也要忙于计件生产,难得进行技术传授。有技术的工人供不应求,而且日益流失。
大企业整体合资,小企业退出国有,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沈阳市寻找出了这样一个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出路,它将使沈阳掌握抓住发展装备制造业这一机会的重要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