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9日电 中新社记者专栏:给文化解缚——李长春“三坚决”有感
中新社记者 王进昌
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与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提出如上这个充满创新意味的中国文化改革思路的不是专家学者,也不是骚人墨客,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 据了解,在党内分管文化等方面工作的李长春最近在各地视察中多次提到这“三个坚决”。显然,这不仅是李长春本人的意思,而是中国高层对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总体改革思路。 当然,这一提法应是中共十六大报告“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这一重要思想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产生以来,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并在新闻报道改革等方面首先迈出了步子。胡锦涛总书记曾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号召各级领导改进作风,贴近民众,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随后各新闻媒体在报道各级领导人活动及会议新闻报道方面有了面貌一新的感觉。 由于体制落后,观念陈旧,目前中国有些文化产品不面向文化市场的需求,不经受市场的检验,不接受消费者的评判,严重离市场、脱离群众。有的报刊不是靠内容吸引读者,而是靠本系统、本部门的行政权力发行报刊。一些文化产品价值的定位过度依赖各项评奖,结果在评价奖励过程中造成了不正之风,甚至不考虑受众影响,只顾投少数评委所好。还有不少文化产品低级庸俗、粗制滥造。造成这些现象即有文人本身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文人的原因带有偶然性,而体制的原因则带有必然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中国历次政治运动中,文化和文人总是首先受到冲击,因而文化发展一路坎坷。新中国建国初期从苏联学来的管理文化事业的办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的发展,有些观念和做法的弊端至今还存在影响。 加入WTO以后,按照中国政府的承诺,文化事业正在向外资逐步开放。从今年五月一日起,外商已被允许投资于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这样,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内有积弊缠身,外有强手虎视的严峻形势。如不加紧改革,难谈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实际上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然而,多年形成的弊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目前中国文化事业既存在该扶持的没有得到足够扶持的问题,也存在某些不该提倡的产业畸形发展的问题。有的单位自身没有造血机制,长期靠国家供养。还有的单位业务重复、职能模糊,严重脱离市场。结果不少报纸没有读,不少戏剧没人看。如不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文化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势必严重制约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央提出的一连串坚决冲破、坚决改变、坚决革除说明中国高层给文化解缚的决心是何等之大,也说明中国目前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是何等的根深蒂固,不下猛药不足以解决。 按照“三个坚决”的要求,文化事业改革的重点一是思想观念、二是做法与规定、三是体制弊端,这三点都切中时弊。因此,新闻出版也好,电影电视也好,歌舞戏剧也好,要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对以前的一些习惯做法进行重新审视,凡是阻碍文化发展的都要改掉。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 文化大国的文化被缚是件多么悲哀的事,而解放被缚的文化又是一件多么值得庆贺的事。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