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期刊的三道门槛 一份期刊成功与否,看什么?看他能不能成功的跨越三个门槛:市场化,精品化,个性化。 市场化是期刊的必由之路。这在许多国家完全不必讨论,因为他们基本上不存在非市场化的东西。但在中国,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今中国的期刊队列中,存在大量非市场化的期刊。它们大致有这几种情况。1.官方权威性期刊。不必为资金来源伤神费心,也就不必接受市场的取舍。2.学术性期刊。受众群落极小,没有办法从发行或者广告来赚钱。3.原来靠政府或者有关机构拨款来办的期刊,一直靠“输血”,现在要自立,但力不从心。4.办刊质量不高,市场化水平低,半死不活,弃之可惜,留之可恼。说起来,这几种期刊,除了第1种可以继续走它的非市场化道路之外,其他的都很难“置身市外”。如果在市场化的路口迈不出步子,不能取得通行证,就可以说,他们大致没有办法取得“出生证”——关门可也! 市场不需要,你办它作甚?办它不来钱,你留它干吗?既然是商品,就要讲投入产出,就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市场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有的期刊,在一段时间里,市场是需要的,但市场像一个水性扬花的风骚女子,它不会对不能与时俱进的期刊痴情不改的。市场上,多种文化产品多种媒体在竞争,受众的眼球在取舍。资本的力量在左右大势。水无常形,风云变幻。成王败寇,由此来推动期刊乃至媒介的发展。 市场化是期刊的第一道门槛。要跨入这个门槛,讲求的是头脑先行即观念过关。将靠吃皇粮,靠拉关系,靠别人施舍,等等,把这些陈腐的观念统统丢到太平洋里去吧。《国际歌》唱的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跨入市场化的门槛,对一些期刊人来说,就是这么悲壮。生死攸关呢! 有了市场化的观念,紧接着就要进行实实在在的市场调查。看清从业的大环境和小环境。掌握同行的情况。然后,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市场的切入点。对所要办的期刊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策划,包括编辑思想,经营管理,刊物风格,等等。 第三步,就是按市场化的要求,招财进宝,招兵买马。有思路,有资金,有人才。作起来就是了。 精品化是发展之路。当今的中国期刊市场,除了非市场化的东西太多,就是非精品化的东西也太多。时代已经进入21世纪,消费品几经更新换代。但是,许多期刊依然故我。大路货,低质品,从办刊路子到文高质量,从包装编排到纸张印刷,惨不忍睹。落后没有出路,非精品难以立足。对所有的期刊来说都是一样的。精品并不一定要高档高价。精品首先是从期刊的文化品位美学品位来说的。精品也是对期刊的鲜明的时代特色来说的。有出息的期刊人,一定要把自己的期刊办得精美,精良,精当,精致,精神。人见人爱,不忍释手。 个性化是不败之路。如今的期刊,有一个最致命的弱点,就是趋同化,了无个性。在社会生活类期刊中,这个缺陷尤为突出。封面,一个一个大美人。内文,一篇一篇煽情的文章。甚至标题的制作,语言风格,栏目设置,美术包装,都一样。盖住刊名,你就不知道谁是谁。没有个性,就没有发展空间,没有继续发展的前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免败下阵来。需要居安思危,从长计议。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打造个性,锻造品牌。个性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个性的升华。期刊的经营,最终靠的就是品牌的经营。品牌可以也应该立体化经营。只有到了这时,你才可以说,你所办的期刊成功了。 《记者的家》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