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说:各位网友欢迎参加今天的搜狐网总编在线,我们今天请到《读者》杂志主编,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彭长城先生作客搜狐网,先请彭总跟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网友说:彭长城:各位网友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期刊协会会长,代表所有参加首届搜狐网上期刊节的所有期刊,向诸位问好。 主持人说:我今天先以一位搜狐网友的留言作为我的开场白,他的留言这样讲的,我是捧着《读者》杂志长大的,对《读者》有很多感情,当报亭不断涌现很多刊物时候,《读者》仍然是我的首选,《读者》在浮躁的当代社会中阅读它给我带来难得的思考,我想这位对《读者》有一个高度肯定,我也相信中国网友中,有相当一部分与这位网友意见和成长经历是一样的,您对这位读者和这本杂志的意见如何看待? 彭长城说:我觉得《读者》说得非常准确,就《读者》杂志来讲它是很人性化、和充满这里的,同时非常有感情的一本杂志,这本杂志伴随许多中国人走过特定阶段,比如年轻人、中学生走向大学,然后参加工作,有的人也是通过对《读者》的喜好,《读者》这本杂志可以提高大家的修养,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增加文化积累,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在我们每个月来的大量稿中间,我们看到大量读者对读者抒发的感情。 主持人说:另外我想借这位网友的意见,想请您谈谈在您理解中,《读者》这本杂志深受广大读者喜好的核心点在哪? 彭长城说:首先我觉得《读者》杂志是一本很人情化的一本杂志,这本杂志诞生在改革开放之初,这本杂志传达了一种很人情化的理念。第二我觉得这本杂志也是很文化的一本杂志,应该来讲,《读者》到现在已经出版了312期,这312期中阅读这本杂志的读者越来越多,把一期一期杂志摞起来,是很有文化底蕴的杂志,从中可以看出大千世界、国内、国外、古代、现今的一种文化。 彭长城说:第三实际上《读者》是观念的一种产物,因为在《读者》发展这20多年时间里,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特定历史阶段,正在中国的思想界、文化界以及经济各个方面正在发现一种转轨,国家也处在转轨阶段。所以在这种特定阶段,人们的思想一般来讲都比较浮躁,要经历很多事情。而且《读者》恰恰在这时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答社会问题,同时看待社会往前走整个过程的一种理念,让他在这个时候能够更多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不自暴自弃,同时注重自身的价值。 主持人说:在这里边有一点需要向网友解释,今天我们原定14:00开在线聊天,由于网络技术问题,我们聊天推迟了一点时间开始,请各位网友原谅,今天聊天会相应延长一段时间。 网友问:《读者》诞生时候叫《读者文摘》,与美国《读者文摘》同名,陷入官司,经过更名,《读者》仍然以自己特有面孔,以全国15个分印点的规模创造了美国《读者文摘》20年时候不曾拥有的发行量,您认为这些风波是否给《读者》杂志带来了一些影响,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 说:先说改名,改名是中国和国际社会接轨必须经过的一个痛苦过程,应该说《读者》杂志当时起名叫《读者文摘》,有借鉴美国《读者文摘》成功经历,我们当时更多想法是通过读者投稿形式办一本文摘刊物。 彭长城说:通过我们对知识产权更深的理解,《读者杂志》最终因为商标法,保护的是注册在先的原则,我们国家的商标法是1983年正式实施的,但是美国《读者文摘》在1982年时候已经在中国注册了。处于这么一个特定阶段,尽管我们对《读者》杂志改名有不同原因,而且也经过了很长的思考和论证的阶段,最后在1993年改名为《读者》,但是改名以后,我觉得这本杂志本身发展的空间更广阔了。 彭长城说:比如讲我们最近刚刚跟100多名作家进行了签约,这个签约的目的就是在《读者》杂志走了22年以后到2004年,《读者》杂志要正式推出原创精品这样一个栏目,这个栏目为了更好的使读者杂志有更多的稿源和更大的影响力。 网友问:请彭总谈谈目前读者发行状况?以及各地区的分布情况? 彭长城说:目前读者是这么一个情况:1981年创刊的时候当年平均月发行量是九万册,1984年曾经达到高峰,达到180万册,这个阶段我们称为《读者》杂志的创刊期,然后从1985年到1989年这个阶段是杂志的成熟期,这段时间杂志的发行量平均在150万册。 彭长城说:从1990年到1999年我们称为《读者》杂志的发展期,这段时间由于《读者》杂志采取一些市场化的运作,更好的进行了一种商业方面的运作,所以杂志突破了两百万、三百万,到1995年最高峰达到四百万。以后中间有了回落,但是1995年到1999年之间月平均发行量也在350万册以上,从2000年到目前我们认为是杂志的拓展期。 彭长城说:拓展期标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个我们杂志由月刊变为半月刊,杂志发行量从新突破了五百万,到今年平均月发行量达到720万,昨天上市这一期(第19期)单期印数为394万册,估计二期印数还会高于这一期,有可能《读者》杂志将突破历史最高点,月发行量将突破800万册。 彭长城说:二点《读者》杂志从2000年开始创办自己的子刊《读者乡村版》,这是针对农村读者的一本刊物,当全国的期刊都在城市市场的时候,《读者》把他的触角深向农村;第三办《读者》欣赏杂志,这是一本以图说话,示人以美的一本刊物。另外我们和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读者盲文版》,盲文是一种国际语言,这个完全靠手触摸的,每本成本价很高,将近200块钱。 彭长城说:另外我们在和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维吾尔文的维文版。《读者》自己有好几本刊物,这第二个标志。第三个标志,读者在这段时间,市场化的运作已经走上更广的一个台阶,和各种媒体的结合、宣传,《读者》对自身内容的一些改变,使独立的印数达到历年的高峰。 主持人说:您是如何看待发行量对一本期刊意味着什么? 彭长城说:我觉得发行量大的期刊意味应该很深长。我举一个例子,这个读者是陕西的张敏,有一段时间他的发作方式发生一些变化,我们很长时间没有转载他的文章,有一年我们转载他一篇文章,转载这篇文章以后,张敏专门给我打电话,他说他原来当兵的,因为转载了这篇文章,他原来几十年没有联系过的战友,他的同学,他的亲戚朋友给他来信,他在一本小刊物上没有这种效果,但是《读者》转载以后发生巨大作用。 彭长城说: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任何一个好的作品、任何一种思想、任何一种理念,它是要靠一种普及,一种大众的接受,而成为最终的一种接受。所以从期刊发展历史上来讲,世界说所有有影响的刊物,比如美国的《时代周刊》、《商业周刊》、《福布斯》,都是以发行量巨大,发行量排名第一而在社会上产生一个巨大影响,因为社会最终通过老百姓的理解推动社会进步,《读者》发行量大可以说明它对观念的传播,它对社会的进步能够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 网友问:彭总您觉得你个人是商人还是文人还是社会工作者? 彭长城说:我觉得准确定义我是一个传媒工作者,因为传媒工作者就是做一本好的杂志需要内容,内容做不好,一本杂志没有思想,它的走不远的,但是作为一本杂志的运作应该是商业化的,没有商业化运作它也不能发展壮大,但是整体上,如果把这个编辑工作、把这个质量,把这些经营工作很好的加在一起,可以使这本杂志插上翅膀,可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网友问:您经常跟读者进行交流吗? 彭长城说:做的不是很多,从客观来讲,我们更多做案头工作,更多做营销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说:听到营销,我们也注意到《读者》的经营状况,营业额和利润也有过报道,去年营业额是两个亿,利润大概是两、三千万,我认为《读者》品牌效应带来的利润可以比这个大得多,我不知道《读者》以后有没有计划多元化经营?以后路会怎么走? 彭长城说:从《读者》来讲,《读者》每年发展空间都比较大,我们每年经济、印数增长,这两年基本保持比较高的发展水平上。最起码是两位数,但是就这个品牌来讲,也可能大家期望值很高,希望它做得更大。从这个概念来讲,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品牌开拓方面做更多事。 兰州网友问:我希望能跟咱们这个杂志有更实质的交流空间,咱们杂志为什么还没有设立俱乐部? 彭长城说:俱乐部是一种很好的形势,特别是在沟通杂志工作人员和读者之间是非常好的形势,但是做任何事情,《读者》杂志都希望做得更好一些,因为我们毕竟现在人员比较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处于三十多人的一本杂志,现在一个月同时要出四期杂志,工作量比较大,当然这个不是理由,读者提的这个问题我们将来会解决的。 网友问:您认为《读者》是在提倡人们自身的价值,这个观点与现在人们所说的个性化有什么不同? 彭长城说:我觉得自身的价值主要指一个人在他成为一个社会人之后,他自身所对社会负的责任,和他自身通过对社会的贡献,体现他作为一个人自身的价值。这个跟个性化不排斥,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间,每个人能体现自身的个性我觉得这个东西完全不排除,是可以包容的。 网友问:《读者》是我多年以来喜欢的一本读物,但是现在我个人意见主要两点:首先是质量,与其它杂志相比太次了;第二《读者》登出一些文摘与青年文摘重合的太多,请您谈谈这方面情况? 彭长城说:客观来讲《读者》杂志目前用的纸张叫胶印书刊纸,目前我们印这一本杂志大约占到目前销售成本三块钱的55%,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因为《读者》杂志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大众化杂志,所以它的定价最低的,从用纸来讲既然定价很低,用纸我觉得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大众化的。 彭长城说:第三就是编录成本,所谓编录成本主要指编辑费用、作者费用和杂志所应该产生的利润,实际上按理说应该是各占到三分之一就比较合适了。但实际上我们印刷成本已经占到55%,发行成本也占了37%,所以实际上最终这本杂志最终收入已经非常低了,我们完全为读者服务。 彭长城说:我这里有一个概念,北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酒叫二锅头,二锅头在多少年前在中国白酒排行榜上绝对不是处于前列,但是它采取很好的方式,首先是优质,低价,平民化的策略,所以二锅头现在的排名站到第二名,这实际上是商业化运作,同时也是看是不是实实在在为读者服务,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看待自己的一个标准。 彭长城说:当然对读者来讲把最好东西给读者,最优美的东西给读者,这是我们要做的这件事情,我在这里可以说明年《读者》纸张质量将比现在的质量上一个台阶,《读者》明年在全国所有地方将会出现双色印刷,这是在成为印刷成本。《读者》减少自身收入情况,做出服务读者的一个举措。 彭长城说:这有里有这么一个情况,《青年文摘》也是我很尊重的一本期刊,这本期刊在年轻人中间有很大影响,《读者》本身在某些方面,取材面和《读者》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方面跟《青年文摘》相比都不一样。比如同样选择一篇文章,出现撞车现象,我们是两个不同部门,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我想我们要尽量避免撞车现象。 主持人说:刚才您提到明年咱们《读者》杂志全面采用双印刷,在价格上会不会有调整? 彭长城说:不,我们还是低价位,三块钱不动。 网友问:我们成长过程中从《读者》获取不少助益,连读者的补白我都仔细看,我认为这是一本对青年成长非常有帮助的刊物,但是我曾经发现有几期刊物做的不够好,内容与《青年文摘》相似,也许是竞争带来的同质化,您怎么看待同质化竞争?《读者》杂志会如何应对? 彭长城说:实际上从期刊的发展来讲,期刊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但是竞争可以是期刊成长的一个桥梁,通过竞争使互相之间能够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最终受益者是读者。我们尽量避免同质化,因为特色将是一个期刊生存的根本。 网友问:我一直喜欢这本杂志,无论从《读者文摘》还是到《读者》,近来发现广告比较多,请彭总对我们做一个解释? 彭长城说:实际上从《读者》上广告所有过程中间,《读者》是1994年正式上广告的,我们上广告也是一版一版加起来的,作为老读者来看他能够看到。实际上我们增加广告版的同时,并没有减少读者自身的阅读版面,到目前为止,我们原来定一个标准,广告版面将占到《读者》所有现有版面的十分之一。比如讲彩页加上所有的黑白页大约十分之一。 彭长城说:但实际上这些年来《读者》的页从48页增加到64页,现在保证了读者每期有6页的美术、摄影一些版面。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对读者给的这些东西一点不比原来少,还多了。另外从杂志的发展来讲,广告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经济上去了,才能采取明年我们印双色的办法,实际上读者得到的东西反而更多了。 彭长城说:这里我也强调经济是基础,特别是面临着国际期刊的进入,我们必须要把自己经济实力、经济收入增加,经济实力增强,这样我们才能可以提高《读者》的质量,提高作者的稿酬,同时把这本杂志各种硬件、软件做上去。 主持人说: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深化,期刊领域也会更开放、更国际化,面对多元化竞争的压力,《读者》这本杂志对于未来有没有什么应对的措施呢? 彭长城说: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喊狼来了狼来了,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狼也确实进来了,我们通过进国外版权合作的期刊,目前在中国期刊市场已经占很大领域,我觉得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现象,作为环球的一体化,一些很好的期刊,一种很好的期刊进入中国,让中国读者更多了解国外的生存状态,更多了解国外,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 彭长城说:但是任何一个期刊,真想真正立足脚必须本土化,对于读者来讲我觉得我们做的期刊是中国化的期刊,是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期刊,而且这本期刊把中国的气质、中国改革开放经历,把中国风貌表现出来,才能有它自身的价值。同样另外我觉得对一本期刊来讲,最终能不能立住脚还在于这本《读者》到底能给读者多少东西,我们尽量想把这本刊物做得更好一点,我想这是我们应该能做到的事情。 主持人说:搜狐首届网上期刊节,今天开幕了,《读者》杂志作为VIP参展,对于这个您有什么想法? 彭长城说:我觉得非常好,中国期刊主要通过邮局、直销、零售、读者的购买,现在搜狐和中国期刊协会以及国家邮政局所搞的网上订阅这个方式,创造了杂志营销的一个很好模式,在这里可以跟所有网民们说,如果你们需要订中国杂志,现在上网的有二百多种,将来肯定更多,你只要看到这个杂志编号可以直接订阅,订阅以后搜狐网可以直接下载,下再以后当地邮政局的投递员就会跟你联系,或者上门送。这样来讲,这种方式更方便了读者。 彭长城说:实际上把现代化网络进行,和传统的杂志发行方式很好的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我在这里也呼吁各位通过这种形式在网上订阅(qikan.sohu.com)。 彭长城说:当然《读者》杂志明年定价不变,同时每本杂志都有新的起色。另外所有订阅《读者》、《读者乡村版》的读者,只要把订阅单的复印件按照《读者》杂志的要求寄回兰州邮局的一个信箱,您将收到由《读者》杂志和《八百伴》所提供的价值28元的礼品券一份,《读者》杂志将提供40台联想手提电脑,400台MP3进行抽奖,所以网上订阅读者将来肯定物有所值。 网友问:我认为《读者》的小文章太多,为什么不请一些大师来做做大文章?《读者》营造大师,为什么不用中央电视台聘请主持人类似的办法营造一批思想、理念、文学类的大师? 彭长城说:这个问题比较大,这跟我们今年刚刚搞完的《读者》杂志和百名作者签约活动应该有点关系。 彭长城说:通过这次签约我们跟全国著名的文学界、思想界、经济学界、理论界一些著名的学者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明年将开辟一些专栏,刊登这些人的首发文章,我想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读者》的质量。大师首先自己是大师,媒体只能给大师创造一个出现的条件,所以我们重点到时候可能还会请大师。 兰州读者问:《读者》是兰州人的骄傲,应该向传媒巨头发展,刚才您说人手不够,我想这不是理由,我想请问您什么时候做俱乐部?是否敢效仿凤凰卫视?是不是能够真正做成传媒集团? 彭长城说:做成传媒集团是《读者》人自己的梦想,更是所有关心《读者》杂志,以及和这本杂志有深刻感情读者的一种愿望,从这个概念来讲,我觉得通过一种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造,特别是最近国家又有了“19号”文件,我们需要认真领会。同时在有关管理部门的帮助下,使它真正做大、做强。 网友问:我想了解一下《读者》目前在海外发行情况?目前有几种原版本? 彭长城说:目前《读者》情况是这样的,严格说起来《读者》有三种语言版本,这几种原因都限制于国内。《读者》从明年1月份开始真是进军美国加拿大,在美国加拿大设立了印刷发行点,把中文《读者》发展出去,我觉得这个意义也比较重大,对《读者》杂志来讲,现在世界上主体语言是英语,随着我们国家的崛起,全面复兴,也要让国外人更多的认识到中国文化,认识到现在的中国。 彭长城说:所以《读者》现在目前汉文版走向世界,我觉得它的重要性高于其他的版本。当然从《读者》做大、做强情况来讲,《读者》将来会有自己的其他语种,我们现在已经在策划这些工作。 网友问:请问彭总《读者》能不能也采取一些互动?增强刊物的活力? 彭长城说:应该说了解读者情况,了解读者需求是《读者》杂志需要做的事情,特别是一本巨大刊物,只能做到个性化服务,也是我们时刻考虑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到明年的《读者》将会在读者互动方面会有一点动作,但这个动作今天我不能说。大家注意看明年第一期的刊物。 主持人说:大家翘首以待。因为搜狐网和《读者》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媒体,目前有很多杂志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读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对此您怎么看待? 彭长城说:首先我觉得从搜狐来讲做得非常好,我们也是搜狐的网友,也经常在看搜狐上面各种内容。网络对杂志发展来讲,是它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多媒体互动将来可能是媒体成功的一个条件。但是,对《读者》来讲我们正在做网站的准备工作,因为现在从世界上来看,比如讲一个非常成功的期刊,美国《生活画报》几经停刊又几经创刊,去年他又停刊了。 彭长城说:停刊原因,他当时有100多万册时候停刊,他停刊目的,他觉得网络上他做好生活的网站,可能比他做好一本期刊更重要,同样也有这个问题,据我们所知现在有很多期刊所做的网站就在前不久连着停了好几个网站,为什么呢?从期刊发展来讲,它可能要考虑每个网站所产生的功用和这个发展对他的主营有没有一种影响。但是客观来讲,我觉得《读者》正在做一个网站,但是我只能说这是服务性网站,是为和读者互动做准备工作的。 彭长城我们爱你,我们等待《读者》上市,我们一定永远持股,对于上市读者的愿望您有什么考虑没有? 彭长城说:从杂志的发展来讲,一本杂志要真正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是让社会上更多人关注一本杂志,上市肯定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期刊原则上还没有说哪一个期刊上市了,如果谁先上市,谁将来肯定会获得暴利。他对他期刊将来的发展肯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彭长城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能把《读者》做上市,我觉得也是我们很多人所期待的,当然特别谢谢你,我也希望我自己能持有《读者》的股份。 主持人说: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现在我请彭总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在线访谈。 彭长城说:今天跟网友们交流,看到网友提的一些问题非常高兴,我很少通过网络这种形式跟网友交流,我前几天也到新浪作客了,隔两天又到搜狐作客了,我觉得通过作客,对我思想上也很有帮助,通过网络这种媒体跟大家交流,我觉得很实际、很直观,同时也很有触动,从这个概念来讲,将来和读者互动也是我们做《读者》编辑和《读者》工作人员将来要做的一件事情。 彭长城说:所以,今天作客搜狐我还是很高兴的,特别是搜狐中国期刊协会和国家邮政局为中国杂志的发展提供了这么一个发行的新的平台,我觉得这个意义可能更重要。 主持人说:今天总编在线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也感谢彭总的到来。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