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权威性的政策宣传一向是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的强项。但长期以来,读者心目中的政策,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板起面孔教训人”的样子。这怪不得政策法规本身,而应归咎于媒体习惯上对政策抱以被动、应付的态度。表现在编辑过程中,就是没有动脑筋在政策与读者之间寻求到结合点,全文照登了事,读者不爱看也就难怪了。
政策解读其实是一道综合考试题,对主流报纸来讲,做得好,能确立权威和公信力。而对编辑而言,它考验的是编辑的综合素质。编辑首先要吃透政策本身,才能驾驭题材,而不至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视野还要开阔,这样才不至于偏于一端,失之公正。同时,面对海量的信息,还要有快速的甄别能力。另外,编辑的读者意识不可缺,从标题、版式到整个版面的组合编排都要考虑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习惯。
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这对中国主流媒体而言,政策解读既是传统优势的再发掘,又是打造强势媒体的重要一环。把政策解读做全、做透、做细,做得好看、耐看、容易看,党报的权威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大局意识--登高望远,举重若轻
政策解读与一般新闻题材不同,它要求编辑能够掂准政策的分量,然后决定做还是不做,做大还是做小。如果掂不准的话,很可能会出现这样失手的情况:要么是大题小做,浪费题材,读者感觉不过瘾;要么是小题大做,一堆无效信息,浪费了版面,读者还不领情。
从新华社发稿的情况看,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法规的权威发布、受权发布几乎天天都有,而各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年中也会有大量的政策法规出台。这就需要掂量每条政策的分量。政策分量既包括政策的权威性、指导性,更包括与读者的关联度。有些政策与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有关,但与普通读者的关联度很低,而有些政策法规不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老百姓关注度也很高。其中的把握需要编辑有“吃透两头”的功力,这也是做好政策解读的关键一步。
例如,去年9月1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细则》全文,并配发新华社记者的若干条配稿。当时报社编前会确定这个题目在我所负责的《南方日报》要闻二版做。接题后,我对“做多大”心里并无底,因此,我没有急于动手改稿,而是沉住气有条不紊地做足前期准备工作。
先是动手在报社华光系统和新浪网上搜索“税收征管”的相关内容。结果发现涉及“偷漏税”的内容很多,但有关税收征管的内容却零零星星,而且极少重头稿。同时,在搜索中发现,国家税务总局专家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税制改革自征管始”。这提醒了我:将要实施的“税收征管细则”其意义非同寻常。加上当天各报在显著位置都发了一条朱镕基总理在全国增收节支会议上的讲话,其中针对偷漏税日益严重的情况,特别强调:任何人逃税都要严惩。
把这些综合加以对比,我心里有了底:这个题材属“大题”,而且应“大作”。明确这点后,我马上把新华社发的8篇、总计一万多字的稿件快速浏览一次,从中挑选最重要的三条稿,并从法规全文中摘出读者最关心的“法律责任”部分的内容。
按说做完这些,内容足够了,但掂掂手中的稿,仍觉得少些什么。原来,从百姓的角度看,这些内容贴近性稍差。于是我又上网搜索到缴纳个税的小资料,从解答问题的角度列出“个税征收项目”、“个人免税项目”和“不依法纳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条目,这样大大增强了专题的可读性。之后我又把朱镕基前一天讲话中有关税收的内容摘出来,以“声音”作标识,并做了“朱镕基:不管是谁触犯税法都要严惩”的小标题。
第二天报社采前会上,这组“政策解读”获编辑奖。认为稿件处理三方面做得好:
一、摘出了朱镕基总理的声音,提高了专题的高度;
二、链接了法律条款,体现了服务性;
三、小资料拉近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从而使此版既有可读性、贴近性,又有严肃性、权威性。
取舍意识--临阵善断 突出重点
对编辑而言,政策解读总希望做成一桌“多角度、全方位”的“大餐”。但在信息泛滥、市场细分加剧的背景下,读者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更多的是一种“抛弃式阅读”,选择自己最关心的内容,其它的会一眼略过。如果编辑面对众多稿件,不能临阵善断、突出重点,总想面面俱到,势必会平均用力,从而使本该突出的新闻被淹没掉。
去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安全法》等几部法规,我从新华社稿库取来几条稿后,感觉每个法规都很重要,但如果平均用力,会做成一锅杂烩汤。考虑到2002年上半年,特别是五六两个月份,全国各地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安全法》的出台,意义重大,广大读者肯定也关心。于是我就确定全力经营这个主题。
为加深读者对安全生产的理解,我又从网上搜索来一篇背景资料,并制作了“年损失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专家警告,我国正处于安全事故频发期”的醒目标题,与主稿组合在一起,增加了《安全法》这个专题的纵深感。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去年7月1日起实施,6月3日,新华社受权播发全文。因版面原因,我所编的二版不可能也没必要全文照发。但新华社同时又配发了几篇稿件,包含读者关注的丰富信息。但浏览后发现,这几篇稿一是都偏长,二是角度太散,三是行文拖沓。编辑过程中,我把四篇文章归纳成公民、旅行社和政府管理部门三个角度,分而治之,把原先各篇稿件中重复的部分和一些枝节性的东西全部删掉,每一篇针对一个问题,力求简明扼要。这样,原本3000多字的原始稿,见报后才1500字左右。但由于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把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拎”了出来,所以整个专题很“抢眼”,从而吸引了读者。
读者意识--化繁为简,方便阅读
有专家以时下政策报道、股市行情等实用型信息关注率高为例,指出受众阅读趣味正经历从“看报纸”到“用报纸”的显著变化。
就政策法规而言,读者与其说是选择权威性,不如说是选择实用性。但长期以来,政策法规这类原始稿有这样的共同特点:块头大,篇幅长、可读性差。这其实对编辑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编辑要具备明确的营销意识,通过多种编辑手段,使自己手中的稿件化“硬”为“软”、化“繁”为“简”。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眼球”,让读者乐于读、容易读。
如果说可读性曾是媒体争夺读者和市场的利器,而在报业买方市场持续多年、网络媒体抢夺读者注意力的今天,易读性则越来越为纸质媒体所重视。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及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受众的自主意识、选择意识、实用意识越来越强。这就要求编辑要从方便、易读的角度出发,把稿子改造成为读者乐于消费的信息商品。而这也是政策解读中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还以《安全法》的出台为例子,原来的稿件写得较枯燥,而且多是“法律规定什么什么”之类的法规引用,如何避免琐碎、枯燥的法律条文吓跑读者,引导读者的眼球快速地切入,轻松地获取《安全法》中最重要的的内容呢?我采用[关键词]、[条文]和[惩处]三个黑体标识,对原文进行切割、分类,使原本显得冗长的几部分清晰地区分开来,从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类似翻阅字典的简洁和便利,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了解到这部新法规的核心内容。
每年“两会”期间,刊登《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是各家的规定动作。以往,要么是《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照发,要么是摘要刊出。按说,这样处理无可厚非。但如果从读者的角度看,长达上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读起来很费事。但实际上,《政府工作报告》包含众多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以2003年广东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其中在“2003年工作重点”中,就包括“3年解决城镇‘住房难’”、“建立就业援助制度”、“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重大利好消息。但按常规编的话,这些最吸引人的信息很容易被淹没掉。
如何一改《政府工作报告》在人们心目中“政府公文”的印象?我通过认真的阅读,决定在保持《报告》完整性、权威性的前提下,从读者关心的角度对其进行解剖:比如,把“2003年重点”部分,按类别切成3块,每块除打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外,还使用[关键词]、[要点]两个方便阅读的统一标识。这两个标识的使用,不仅简化了文章的结构,还起到了导引阅读的功能,同时延长了眼球在版面的停留时间,而且又减轻了读者阅读上的疲劳。
可以说,易读手段的的引入,改变了读者心目中《政府工作报告》原有的政府公文式的枯燥、生硬、冗长,而一变成为权威、实用的信息,而且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读者自然会想看、爱看。 在政策解读中,把原有的集装箱式的政策条文,拆分成一个个细块,再配以明晰的小标,必要时再辅之以相关的链接背景、图表、照片等,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吸引和方便读者的方法。不仅能深化政策解读的深度,而且还能增强报纸的权威性、可读性和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