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芮明杰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王益民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今后五年是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上海国有资产总量大、布局广,用好、用活这笔宝贵财富,对于推动新一轮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用好、用活国有资产,关键在于尽快形成国有资产流得动,政府调得动、与社会资本联动的多元、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政策推动、市场机制驱动和社会资源联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国有资本运营和流动的新机制、新模式。
国有资产有序流动的核心问题在于,界定清晰的国有产权,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下,按照市场化原则在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进行调整、交易、转移和转换,最终实现国有资源的保值增值和优化配置。并且通过国有资产的有序流动,带动起更为广泛的社会性资源在上海市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最终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和结构升级。因此,国有资产流动本身不是目的,有序流动的两个目标是:一是通过流动实现保值增值,二是以国有资产的有序流动带动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流动是形式,保值增值和优化配置是目的,市场化的制度和机制是保证有序的平台,最终要达成的是政府国有资产管理的战略目标。
(一)促进国有资产有序流动的总体目标
——“以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社会资本联动”为出发点,以四大平台建设为战略重点,逐步形成统一的、分层次的、开放的国有资产市场流动新体系;
——以提高上海国有资产的主导力和竞争力为主题,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转向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领域,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在这些领域的集聚;
——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有序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秩序,努力服务于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今后五年促进国有资产有序流动的具体目标
——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及全市的中、小企业中有序退出的步伐,逐步在这类行业中形成国民经济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本市国有资本要逐步从以下领域实现整体退出:传统轻纺业、一般机械加工业、餐饮业、零售业、旅馆业、橡胶制品业、造纸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一般竞争性行业,以及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其他一般竞争性行业,除确定为战略性产业外,应主要通过国有资本减持,在引入多元投资的同时,实现国有资本的逐步退出。
到2008年,地方国有企业总资产占全市经营性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下降到20%左右;本市国有资本的行业分布由目前85个行业、400多个细分行业减少到20个左右行业、100个左右细分行业;区县95%以上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基本退出。
——推动国有资本重点向交通运输与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等)、交通运输辅助业(港口码头等)、金融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产业等领域集中。到2008年,8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于上述行业和领域。
——推动国有资本以完全市场化为基础的产权重组,逐步形成一批有规模经济优势和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特大型企业集团。到2008年,国有资本在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中的集中度提高到80%以上;要打破地区和行业的限制,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2~3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跨入世界500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对非基础性领域内国有独资的集团型公司按照其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全市范围内的重组与整合,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或直接推向资本市场,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通过剥离、兼并等资本运作方式进行梳理,逐步实现国有资本的盘活与退出。
——建立与完善与WTO相接轨的国有资本流动性政策法规,引导民营资本、中央和外省市资本及国外资本在一般竞争性行业及非基础的垄断性行业中的参股与控股,鼓励它们参与对本市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及收购兼并。
——稳步推进授权经营公司的战略性重组,完善现有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公司的管理体系,打破委办分口管理的多头管理模式,建立起科学高效、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专司管理体系。
——对于资产总额80%以上已转到其所属上市公司或资产总额低于10亿元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集团),要打破现有授权经营的管理构架,将其所属的股权转入到投资性控股公司统一管理。
——强化对体现政府职能的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对其他社会事业,要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参与,推进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适度开放部分垄断性行业、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到2008年,国有资本在上述领域所占比重下降到60%以下。
(三) 促进国有资产有序流动的总体思路
——以所有者管理权能一体化、具体化为指向,在理顺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与社会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完善市国有资产委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增强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宏观管理和整体调控能力。
——以调整现行授权管理格局为切入点,通过组建投资型控股公司、政府性功能公司和专业资产管理公司,重构国有资产营运体系,塑造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加速国有资本有序流动的关键主体,营造有利于大企业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
——以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为前提,调整经营者管理的体制和方式,实现管人和管资产一体化,建立以出资人产权代表为主体,以职业化、市场化为取向的人力资本管理体系。
——以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的有效接口为主要着力点,创新国有经济承担社会职能的方式和途径。
——以转变管理方式为着力点,通过配套政策的完善与创新形成国有资产有序流动的良好市场环境,推动政府对国有经济的调控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资本调控为主转变;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从具体的事务管理向宏观的决策管理转变。
——以政策创新为抓手,通过智力资本参与分配、契约化管理方式,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在局部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与经营者利益挂钩;同时,通过完善市场中介体系、提高政府服务质量、降低流动成本等有效措施,营造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以完善程序和制度规范为重点,强化决策层的责任约束,完善执行层的运作机制,加强监督层的功能建设和制度建设,实现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既相对分离又协调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