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四日,老牌的复旦大学首颁“校长奖”,凤凰卫视资深记者闾丘露薇获此殊荣。
半年前只身勇闯巴格达,让闾丘露薇“一战成名”,在中国赢得“战地玫瑰”美誉。她的新书《我已出发》销量不俗,至今还在内地一些报纸和网站上连载。
事实上,在那次师出无名的伊拉克战争中,“露脸”的不止闾丘一位中国记者,不止凤凰一家华文媒体。台湾“中央社”记者在美舰上最先发出美军对伊发射导弹的快讯、新华社第一时间发出“巴格达响起警报声”的快讯,都在世界众多媒体中争得了“第一”。而中国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全天候、持续直播战事,也令人耳目一新。有学者甚至形容,央视的表现是“划时代”的,“它打破了对重大事件装聋作哑以致于让凤凰卫视独领风骚的局面”。
在媒体看来,美伊战争的报道尤值得关注;在研究媒体的学者眼里,美伊战争同样是一个范例。中国记者能够“出彩”,反映出他们的勇气、素质和专业精神,同时也折射出华文媒体的实力已有所壮大,今非昔比。
回顾历史,中国并不乏战地记者,如“二战”期间活跃欧洲战场、以“未带地图的旅人”自称的萧乾,第一个从“白区”进入延安、向全国报道“红区”情况的著名记者范长江,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记者等。但不可否认,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战争及其它突发性新闻,如此受到华文媒体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更多的中国记者出现在国际新闻报道第一线。每逢世界性的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华文媒体总是闻风而动,勇闯禁区、险地,不惜人力、物力、财力。
单是这两年的例子就有很多。二00一年震惊世界的美国“九一一”事件、阿富汗战争,二00二年的印尼巴厘岛大爆炸,今年的美伊战争、巴以新冲突等,都不再是西方强势媒体的“一言堂”,其间有包括港台记者在内的中国记者身影,有华文媒体发自现场的精彩报道,有不同的视角和声音。
在海峡两岸,更是如此。台湾“华航”空难、强烈地震,大陆矿井事故、潜艇失事,香港屯门公路车祸、“七一”大游行等,当地媒体“近水楼台”,先声夺人,报道充分。
可以说,战地、突发新闻,作为关系到媒体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报道领域,已深为传统及新兴媒体所看重。如何在第一时间作出发应,如何挖得“独家新闻”,如何持续、深入作出报道,成为一个迫切的重大课题。
值得一提的是,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南京举行两年来,一些华文媒体大胆探索,累积了不少应对突发事件的战法;有的还专门培训、配备记者,成立了突发新闻快速反应小分队。而不断革新的信息传输技术和设备,为实地采访插上了翅膀。
华文媒体需要顺应时势,与时偕行,展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情。不过,人命关天,决策前应充分评估风险,做足工夫,灵活应变,尽可能避免“踩雷”和人员损失。因为,重大的突发新闻报道,除了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力求客观、真实,充分照顾到读者的知情权和需要,往往还涉及媒体的立场、国家机密、民族利益等诸多因素。
此外,报道本身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少了固然不好,过了也可能失真,带来一些不良效应,影响到传媒的公信力。
例如,今年四月,“当SARS碰撞中国传媒”,就留给媒体和专家学者许多思考。但敢于在新闻现场为受众提供快、准、新、活的传媒人,总是让人期待和感佩的。(董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