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会是每年一度的北京的一大盛事,尤其在今年,经历非典磨难之后,科博会能否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是很多人的一大担忧,正因如此,北京市与科博会的主办者们绞尽脑汁,从邀请对象到策划活动到宣传安排,都投入了大量精力。而事实上,科博会也开始走进北京百姓的生活,在会期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感受着科博会,更可贵的是,今年的科博会打出了“百姓牌”,走近百姓,走进都市生活成为今年科博会的一大亮点。
北京的媒体历来重视科博会的报道,在前期策划、版面安排、人力组织等方面,可以看出各媒体的倾力投入,但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北京目前零售量最大的早报——京华时报,对于科博会似乎是欲做还休欲罢不能的矛盾心态。
北青、信报、晨报几家媒体的科博会特刊均为四个版(信报上周末由于出版戏剧电影周刊的缘故将特刊压缩为两个版),而京华最多为两个版,有时是一个版——在版面投入上,与京华日常报道中北京新闻版面居各报之首的现实有很大差距;
在采访力量安排上,北青、信报、晨报派出文字、摄影记者依次为19人、10人及14人,而京华只派出9人,这一人数还不及8月31日京华对当代万国城失火的报道中4位摄影记者与9名文字记者赶到现场的规模——在遇到重大事件时,京华往往不惜版面和人力,而对比科博会,京华的投入令人费解;
在发稿量上,京华共发稿40篇,图片5幅,与北青的57、58,信报的74、34,晨报的70、68相差不可以道里计,而在我们总结的报道亮点方面,京华只有“北京暂无必要启动三级预警”、“漫游科博会体验新科技”、“民办高校呼吁放开MBA教育”、“科博会让北京名利双收”等四篇(组)报道相对出色,与北青的11篇、信报的10篇、晨报的8篇相差也很多,且在京华的报道中,我们很少能看出有明显的能体现编辑部门策划意识的栏目或报道来。
导致这一结果我们想无非有两点原因,其一,在对科博会的判断上,京华认为宣传意义大于新闻意义,故不愿投入太多的力量和版面,报道上也只是随遇而安;其二,京华想“反弹琵琶”——别的媒体把精力投入到科博会,京华正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集中力量做好其他报道。否则以京华对财经领域的关注和它的采访实力,做出这样的报道来很难说得过去。
但我们认为,科博会是北京的一件大事,它不仅牵动着北京上层乃至各相关部门的精力和思维,牵动着实业界和理论界的视线,也开始引起百姓的关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科博会都是挖掘新闻的富矿、吸引读者眼球的舞台,以京华游离于北京地方媒体之外的身份和特殊的位置,更应该从高角度、全方位做好科博会报道,而不是现在的若即若离。
也许京华有更深的原因?(星源视点)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