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在被全球许多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的“杰森·布莱尔丑闻”事件面前,《纽约时报》再次显示出它的报格。 杰森·布莱尔是曾被时报雇佣的一名记者,经时报调查证实,在其不到80篇的新闻报道中有将近一半要么杜撰,要么剽窃。他已于今年5月1日因此自动辞职。5月11日,时报自曝家丑,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和内页的整整四页的巨大篇幅向公众公开报道“杰森·布莱尔丑闻”,头版标题是《改正以往纪录;长期行骗的记者辞职》。时报关于此事的相关调查、报道一直持续至今,仅仅从5月11日开始报道到5月底,相关的文章就有至少22篇。其中有关于时报高层领导者检讨自身错误的报道,⑴有详细解释时报编辑防止欺骗重演的措施——包括建立检查时报经营管理费用纪录和跟踪记者所在位置等制度,⑵有对时报内部管理机制的检查,并说明布莱尔将因此事再受司法追究,⑶有来自读者的对时报雇佣“有色人种”记者的政策的质疑。⑷编辑们还“请求那些对布莱尔的可能全部虚假或部分虚假的其他文章有所了解的读者发送电子邮件”到时报的一个指定的邮箱,以求达到更全面无误地改正错误的新闻记载。⑸5月29日,时报又报道了另一位时报名记者Rick Bragg因读者投诉其剽窃经查实被迫辞职。6月5日,时报执行总编辑豪威尔·莱尼斯与总编辑杰拉尔德·博伊德双双辞职。事实上,时报这样的自我纠正报道错误的行为绝非偶尔为之,亦非哗众取宠,自我纠错作为它的一个制度确是历时长久的。 一百多年来,《纽约时报》坚持新闻报道应真实可靠,并确立其新闻独立政策——时报的新闻报道“应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无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以其一贯的“堂堂正正的大报风范”,赢得“报纸中的报纸”的读者美誉。⑹不仅如此,时报以其政策方针为根基,还发展出了许多宝贵的报社制度和工作作风,比如“自我纠错”(self-correction)的编辑制度:“更正”栏(Corrections)和“编者的话”(EditorsNote)的设立。本文将具体地介绍这两个栏目,并分析它们对真实准确传播信息所具有的功能。 “更正”栏 有的报纸对更正新闻不太重视,认为这是一件丢面子的事,只有当发生了重大的错误或失误时,害怕舆论压力,才被迫进行更正。而《纽约时报》的“更正”栏,每天刊出;它的内容有时多有时少,但几乎每天都有。事实上,一年中只有很少的几天它只有栏名没有内容;时报由A、B、C、D、E、F、G几个部分组合而成,“更正”栏固定地放在第一个部分的第二页,即A2页,位于“新闻简要与索引”(Summary and Index)的下面,保持它不变的和显著的位置。这样“它们能很容易地被找到”,“看……当日的更正成了时报职员和读者的一个消遣”。⑺“更正”栏用来“处理对事实的改错”,它不仅改正其新闻报道、文章、图表、图片注释当中的事实错误,也用来改正讣告、电视预告、广告当中的事实错误。任何错误只要被发现并证实是错的,就会被时报编辑们自动地、及时地改正。指出错误的人可能是本报社的雇员,也可能来自其他的媒体、新闻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读者等组织或个人。 以2002年9月4日的时报中的两则“更正”为例,可以具体说明:在时报中被更正的事实范围的广泛性和时报不放过事实细节的报道准则。 一则更正是这样的:“在昨天关于一个新教堂对洛杉矶大主教管区的贡献的图片注释里,拼错了那个涂油于圣坛的大主教的姓。他是Cardinal Roger M.Mahony,不是Mahoney。”这是关于新闻中人物的姓——新闻事实中的一个细节的更正。 还有一则是这样的:“昨天的电视节目单中的一个精彩节目表和一个照片旁边的注释,以及周日版的电视部分的‘周二’页中,把‘The Caroline Rhea Show’——一个工作日中的节目系列的播放节目和频道报告错了。你要在第17频道,上午12:35收看,而不是在第19频道,上午9:30。”这是对于一则电视节目时间预告的更正。 这样的例子在时报的“更正”栏中不断地出现着。准确地讲,它不是错误的耻辱柱,而是无数正直的报人们勇于改正错误的行动的光荣榜。 “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栏目创建于1983年,被安置在和“更正”栏彼此相邻的、同一个固定的位置。两者都是时报在长期的新闻报道中积累起来的正反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编辑制度的“智慧果实”。 “编者的话”创立者是罗森索。1983年2月7日,在他“送给各部编辑”的“备忘录”中,提出创设“编者的话”栏目。“备忘录”中写道:“更正”栏用于“处理关于事实的错误”,但有些报道“是在事实上不是不对,却有甚至更严重的缺点。可能遗漏了某些相当重要的事情。报道没有采用合适的角度或者它不太公平,可能标题确实没有反映报道的含意”,所以“编者的话”用于“对文章增补信息详细解释或者改正编辑们认为属于公正、平衡或观点方面的重要缺陷之处”。⑻ 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时报一直在刊出“编者的话”。与“更正”栏不同的是,它不是每日刊出,刊出的时间间隔有时长有时短,刊出的内容有时多有时少,根据情况而定。但和“更正”栏一样,遵守一查清就立即刊登的原则。 笔者查阅了从2001年1月到2002年10月的时报的“编者的话”,并从中挑选出了关于新闻失实、标题不当、新闻图片失实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例子,以阐述时报“编者的话”的具体功能。 2002年10月25日的“编者的话”是关于一张被摆拍的新闻照片。它针对的对象是9月20日的一张新闻照片,照片中“一个六岁的男孩拿着一把玩具手枪,手枪瞄准的方向与一个写着‘阿拉伯食品’的招牌并排”。“编者的话”如实陈述道:“这张照片被刊出之后,其他新闻机构的两位编辑给时报打电话说:他们的摄影记者说那张照片是被摆拍的。……作为对电话的反应,时报编辑进行了询问,访问了那个时报摄影记者和几个证人”,但这初次的询问“没能证实那张照片是被摆拍的”。然而,“之后,时报接到了来自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电话。它也在调查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资深的时报编辑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询问,并且仔细检查了那个完整的照片作品中的形象”。最后,“编辑们得出结论,并且那个摄影记者承认,那个男孩的姿势不是自发的”,时报“为这次违背它自己的关于新闻记者必须诚实的政策深表歉意”。 这则“编者的话”不厌其烦地叙述了造成这张新闻照片失实的原因,就在于时报自己的摄影记者的不诚实,并且表明:指出其错误的人既有新闻从业者,也有新闻研究机构。 2001年5月31日的“编者的话”是关于一则失实报道的说明:“去年8月10日的一篇关于个人电脑对大学生们社交和学校生活影响的文章,包括了来自Kaycee Swenson的话语和轶事,她被描述为一位未来的大学新生。这种说法建立在一个电话访谈的基础上。这个访谈来自大学娱乐部网站的官员们提供的消息,他们认为Kaycee Swenson是这个网站上一位参加讨论很活跃的人”。然而,“这个月,一个述评Kaycee Swenson的致命的疾病的网址在网上引起了人们的怀疑之后,它的创办者Debb ie Sw en son承认她编造了整个故事——包括Kaycee——她装成年轻的妇女,她把kaycee描述成她的女儿。关于澄清这个骗局的报道位于今天的C11页上”。 这则“编者的话”说明了这篇新闻报道失实的最终原因:互联网上有人在撒谎、编造虚幻的故事。时报由此新闻失实事件又引伸出澄清骗局的报道,体现了时报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和责任心。 2001年6月2日的“编者的话”指出一个新闻标题犯了“范围过大”的编辑错误。这个标题“失败的能源计划逼近纽约州”过大,“超出了这篇文章发现的东西”。这篇报道既表明“……更低的用电税的承诺没有实现”,“可是也表明:这个过程仍处于早期阶段,纽约州正在采取行动来改正此计划中的缺陷”,言其“失败”,判断草率,为时尚早。 这个“编者的话”中体现出《纽约时报》的原则——“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的两面,予以同时披露与报道,是任何有责任感的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要素”。⑼ 2002年9月4日的“编者的话”更周详地解释了前国务卿基辛格和布什总统的第一位国家安全顾问Brent Scowcroft关于布什总统“可能与伊拉克作战的计划”的评论的分歧。它更详尽地解释了两人对此的相关评论,以及共和党在此问题上“态度是分裂的”。这个“编者的话”是对以前的报道补充新的重要的信息,使报道更全面、真实。 由以上几例可以看出,时报的“编者的话”对新闻报道起到了补充信息、完善报道内容、纠正报道过程和内容中的差错等作用。 由于记者编辑报道新闻的活动总是紧张匆忙的,而需要报道的现实世界却错综复杂,难免在现实真实和报道真实之间存在距离。更何况,报道出错有时源于记者的认知,有时源于记者的品格,——比如这次行骗的杰森·布莱尔。“编者的话”栏就是“在新闻上力求报道客观”的理想(1851年,雷蒙创刊《纽约时报》时的谈话)在复杂现实中的实现策略。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世界,新闻报道要“又快又准”,已越来越难以一次静态地完成,而需要多次动态地完成。如果类似“编者的话”这样性质的栏目在报刊中缺席,报刊就很难及时、有效地实现它对社会公众许下的“客观公正”的承诺。 信息分享和纠错机制 无论是“更正”还是“编者的话”,栏目中的这些补充信息,使其同样成为传播的材料,进入报纸型新闻传播的固定渠道——版面。 被补充或纠正的信息,可以广泛地来自社会大众,也可以来自或本报、他报的新闻从业者,或其他任何组织、个人。概括地说,当新闻传播的“主流”信息——消息、特写、广告等,由新闻传播者流向社会大众以后,来自各个方面的反馈,在有了“更正”和“编者的话”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容易地抵达传播者,更重要的是,经核实、编辑,又把这些信息传播给社会大众。这就形成了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良性循环,形成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传播者作为信息流通的中介,并不是信息流通的终点,信息分享不仅作为新闻传播的目的,也成为它的实际过程和实际效果。 在这种编辑制度下,职业的新闻传播者不再能因疏忽懈怠而对受众封闭部分信息,信息传播的环境更加开放和公平;也由于受众不断反馈的信息的压力,加强了自我检查和自我纠正。通过社会大众和职业新闻传播者的互通互动,报纸有了“观念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的意味,从而在连续的过程中使新闻报道更加准确和公正。 尤其当“更正”和“编者的话”这样的栏目在一张报纸上被固定地存留,实际上就构成了组织制度的一部分和编辑制度的一部分,构成新闻组织的“纠错”机制。和许多具有这样的机制的运转良好的组织一样,它们作为组织结构的“必要品种”,⑽常规性地发挥作用,维护着自身的信誉。 正如一位读者这样评价《纽约时报》在“杰森·布莱尔丑闻”中的作为:“你们对于杰森·布莱尔事情的反应是我将继续信任时报的原因之一。这个了解发生错误的原因的痛苦过程能够产生将成为新的预防措施的传播准则和程序。”⑾ 在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很容易发生的,无论是谁都很难根据自己的良好愿望和几次努力就能完全歼灭它。它是一个永恒的难题,但这并不应变成职业新闻传播者逃避此困境的借口。伴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假新闻作为发展中的负面现象也层出不穷,可是经我调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大报和《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都市类报纸,却都没有类似“更正”和“编者的话”这样的长期的、固定的纠错专栏。假新闻能摧毁媒介的形象、公众的信任。在这样严峻的现实背景下,希望《纽约时报》这次自我曝光“杰森·布莱尔丑闻”的诚实行为,和以这两个栏目为主的新闻纠错制度,能对我国的新闻业管理规范和媒介自律制度的建设有所启示。 注释: ⑴⑵⑶⑷⑸The New York Times,2003年5月15日,5月13日,5月18日,5月16日,5月11日。或参看纽约时报网站:http://www.nytime.com/ ⑹⑺⑻⑼李子坚著:《纽约时报的风格》第7、8、9页,第126页,第126页,第189页,长春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⑽【美】凯瑟琳·米勒著,袁军、石丹、周积华、吴燕春译:《组织传播》第67、69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⑾The New York Times社论版,2003年5月16日 (吴飞,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凤娟,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