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月度人物评选(序)
|
在现代的文明社会,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异彩纷程的传媒世界中,它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拥抱整个世界。但您是否关注过那些为了丰富我们眼前的世界而辛勤忙碌的传媒人?他们有风光无限的节目主持人,也有孜孜不倦的幕后记者……
搜狐传媒频道从2003年3月起推出传媒人自己的月度人物!
他(她)是一名传媒人物,在当月的国内或国际传媒领域富有影响。
他(她)可能罕为人知,但他(她)的工作却曾经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了解他(她)并记住他(她),因为他(她)让我们眼前的世界真实、广阔。 |
|
|
|
 |
|
|
7月份月度人物:杨澜
——做走向世界的华人媒体先锋
|
从著名主持人成功转型到商界女强人的香港阳光文化媒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澜,近日又出新举措:不仅通过出让阳光卫视七成股权,完成频道管理的转型,更在全球范围内亲招主持人,打造更多更好的华人媒体品牌栏目。 |
|
媒体文章: |
杨澜将出让阳光卫视七成股权
同星美传媒结成联盟 |
杨澜细说“阳光文化”转型
杨澜:我不会放弃做文化
|
杨澜:自信乐观相伴
“阳光”依然灿烂 |
|
阳光卫视:亚太区首个以历史文化和人物传记为主题的华语广播卫星频道。阳光卫视有限公司为香港上市公司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杨澜亲任“阳光文化”董事会主席。其主要栏目有《人物志》、《科技与文明》、《未解之谜》、《岁月留痕》、《人生在线》、《战争攻略》、《谈古论今》等。 |
|
·入选理由 |
无可争议,杨澜是当今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之一,她美丽、聪慧、优雅、知性,才不过30几岁,就已经实现了许多人一生都无法实现的人生梦想:考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嫁给了好丈夫,生了好儿女,开创了好事业,而且她的精彩人生才只是刚刚拉开了序幕而已。 |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选择
|
出任申奥形象大使而赢得满堂彩,不动声色地坐上了新浪第一大股东的交椅,杨澜,这位曾经以清纯大学生形象深入人心的电视主持人,一次又一次地显示出她干练、职业、智慧的“全能女人”的风采。
出道至今,杨澜的故事,似乎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成功神话。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到央视最火的节目主持人,从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到阳光文化主席,幸运的杨澜拥有了成功者所拥有的一切,连她自己都说:“我觉得不可能再做任何比现在更好的选择。”
……更多>> |
杨澜今年三月出席全国政协港澳委员联组会
|
|
华人媒体影响力仍待提高
|
作为唯一一个中国两岸三地都能收看到的访谈类电视节目,《杨澜访谈录》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但杨澜却仍未满足,她表示,目前华人媒体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仍不够大,还需要不断地扩大规模,创立自己的品牌。
“其实,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是非常高的”,将阳光卫视定位为亚太区首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华语广播卫星频道,杨澜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至于主打栏目《杨澜访谈录》选择人物的标准,她认为首先要具备三项特质:国际性的、两岸三地观众都关心的以及海内外华人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了解,在不久前《杨澜访谈录》节目组访问瑞典有关高官时,新一代中国记者的专业化和敬业精神打动了众多被访对象,他们纷纷表示,现在的中国记者是完全懂得国际交往规则的。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杨澜访谈录》先后访问了近一百五十名世界各行业领袖人物,也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
阳光卫视管理转型
|
 |
不久前,阳光文化集团通过出让阳光卫视七成股权,同北京星美传媒结成了合作联盟。阳光卫视的管理也走向了转型期。
“星美与阳光文化一样,是一家民营的媒体集团,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之间的合作,形成一种民间资本的合力,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上生存和发展。”杨澜强调,阳光卫视在阳光文化的资产总量中仅占百分之五,她表示将进一步加大自制专题类节目的投放量,并在全球范围内招选优秀的国际型节目主持人,推出新的系列访谈类节目,内容也将涉及诸如“青年热点话题”、“家庭教育话题”等更多方面。在做好一条华人的“专题频道”上,杨澜对未来的预期很乐观。 |
|
精品纪录片打入国际市场
|
纪录片是阳光文化集团涉足的另一大领域,据杨澜透露,集团斥资百万元人民币拍摄的大型纪录片《郑和》目前已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将在今年下半年与国际市场同步发行。
“我们是用一种中西文化交融的角度去拍摄的”,杨澜表示,反映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行情是相当高的,然而纪录片精品数量甚少,“我们努力将高成本制作的中国纪录片精品打入欧美市场,加快国际市场的运作,同时也希望通过拍摄具有国际影响和国际意义的事件,让海外的人更加了解中国。”杨澜如是表达自己将华人媒体推向世界的信心。
|
·杨澜小资料 |
1968年生于北京,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同年从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女主持人,为中国观众家喻户晓,并于1994年荣获中国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4年至1996年杨澜赴美国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并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在哥伦比亚电视网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并获评论界好评。 |
|
|
1996年被选入英国《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同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成功发行于全国52个省市电视台。
1997年4月,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作为东亚唯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97世界电视论坛”。
1997年7月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担任制片和主持双重任务,采访了多名著名时事人物。
1999年2月被《亚洲周刊》(Asia week)评为泛亚地区20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
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
2000年1月,出资4000多万元入股香港上市公司良记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担任集团主席。
2000年3月,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杨澜仍任主席。业务方向定为建立一个以历史和人物传记为主题节目的巨大资料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