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郎(广州)
“全力振兴北京制造业”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口号。在去年4月北京的书记和市长一起巡视市属国有企业时,这一口号就已见诸报端。
在一年多以后,北京制造突然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直接原因在于“最年轻的副市长” 陆昊对“北京制造”的解盘。我们从中见到了力度颇大的重整工业的大行动。
7月17日,北京市拿出被称为“北京工业中最好的一部分”的104户工业国企,寻求与外资、民间资本的并购重组行动,而这只是北京全面振兴现代制造业的帷幕。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围绕扩大北京工业总量做文章。
说起来,北京工业近年来一直是在尴尬中前进。作为地位特殊的首都,它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受到了这一特殊地位的约束。环境保护的高要求,高新科技的示范性等使得北京对传统工业无法全力投入。即使在新一轮的重整行动中,年轻副市长也一再强调“清楚中央对北京的要求”,将只是发展适量的符合北京城市特点的工业总量。这也是北京在这一轮政府主导的制造业高潮中相对低调,既没有大规模新开工业区,也没有直接投资上项目的主要原因。他们选择的是依靠外来资本,对原有工业存量兼并重组。
复兴制造业的选择是无奈的。据统计,目前北京工业占北京GDP的28%,居各个产业之首;第二位是金融,占15.5%;非常繁荣的北京商业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2%。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慎重提出全面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经济考虑。
另一方面,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表明,2003年北京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预计减员43.6万人。其中,制造业受减员压力冲击最大,预计净减员4.5万人,减员为各行业之首。传统制造业的持续萎缩已使得就业矛盾加剧。因此,在去年市领导的视察讲话中,“把维护社会和企业稳定放在第一位”是“全力振兴北京制造业”之前不可忽视的背景交代。
在定位的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之前,北京制造的新高潮也只能是一个小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