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健康 | 约会 | 军事 | 港澳台 | 企业 | ERP | Top100 | Sohu视线 | 专题 | 我来说两句
搜狐首页 > 传媒频道 > 名刊领导者 > 《新闻周刊》 > 本期新闻精粹
中国《新闻周刊》:30年前,中国就开始选拔宇航员

MEDIA.SOHU.COM  2003年10月25日17:53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早在1970、1971年之交,就秘密选拔了首批19名宇航员。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事人有些已经故去,健在的也大多年老体衰……从1999年开始对此追踪调查的北京军旅作家舒云,历尽艰辛为人们揭示了这一段隐秘的历史。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时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的钱学森提出,中国应该搞载人航天,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而在1969年,中国选拔宇航员的事情已经开始酝酿,到1971年初成功选拔了19名宇航员。

  漫天撒网选拔

  曾任空军后勤部部长的李志刚先后参加了1970、1997年两次宇航员选拔。他回忆说,1970年10月5日接到调令,让他立即到空军卫生部报到。当他匆匆赶到北京时,宇航员选拔小组的班子已经配备好,对外称体检组。

  选拔小组采取漫天撒网的方针,乘坐一架专机全国跑,主要是在老部队的歼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选拔分初选和复选两阶段。

  初选的具体条件为,身高1.59米至1.74米,年龄24岁至38岁,体重55至70公斤,飞行时间300小时以上。选拔组先后到了沈阳、南京、广州和北京军区空军,每到一个部队,以飞行员体检摸底为借口,先做身体条件的一般检查,像身高、体重、血压、心脏、前庭功能等。此后还有政治条件、飞行能力、医学标准。

  初选过后,有80多人到北京参加了复选。复选身体检查项目更为繁多,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检查、X线摄片、基础代谢、肝肾功能和冠心病因子等。然后是特殊因素检查,有超重耐力、失重耐力、心血管功能、前庭功能稳定性、低压缺氧耐力和听觉测定等,都是在国产设备上进行的。

  体检之前就想试失重,当时想得简单,想用教练机代。但教练机的机舱太小,一产生负荷,头就被顶住了。歼击机里地方也小,飘不起来,飞行员“绑”得太死。三叉戟倒是空间大,失重可以飘起来。但那时我国刚进口了几架三叉戟,都是作为专机使用,舍不得改装。最后还是经中央军委批准,改装了一架歼五。改装后的失重飞机每架次能飞四至六个抛物线,每个抛物线能提供几十秒的失重时间。

  当时虽然有美苏的经验可供参考,选拔小组还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前后修改了六次,才基本上确定了一套标准。最后,从1000多名飞行员中选拔出了19名宇航员。

  尽管当时政治标准被放在首位,但选拔小组还是把宇航员的心理条件作为很重要的一条,坚持要有心理测试。

  当年被选拔上宇航员的方国俊少将说,就是傻大胆,不要想得太复杂,要相信自己。当时,他们的想法是,选上我就去,选不上我回去老老实实继续飞。

  检查中有人炸了肺

  一名入选的宇航员王志跃说,以前飞行员体检是家常便饭,谁也不会在意。只是这次体检太不同一般了,标准高不说,还严,哗哗往下刷。

  方国俊那时30多岁。接到通知时,他正在广东某机场飞行,说是让他准备上北京执行特殊任务。到北京后,他发现一些项目是从没检查过的,像太空模拟舱、人用离心机、震动台、温度舱、隔音室、失重飞机和冲击塔等。

  据说,有两名飞行员在检查中炸了肺。其中有一人叫余桂林,在进行“负荷”检查时,他坐进人用离心机,半躺着,呈发射时的姿势。机舱围绕轴心旋转,产生离心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受试者眼睛望着小红灯泡,血开始往下流。头部缺血,视力变差,渐渐看不见了。事先有过警告,如果有什么不舒服马上按电钮,不能强忍着。

  到某个“负荷”时,余桂林清楚地听见肺里滋滋响。大事不好,他马上按了电纽,试验立即中止。一检查,肺里积水,炸了肺。接下来的体检他没有做,住进了医院。这并没有影响余桂林的情绪,他很高兴还能继续飞上蓝天。此后,余桂林一直飞到1989年正常停飞,整整飞了40年。

  另一位宇航员、曾任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的王全博回忆,当时他们住在空军总医院,医生和护士坐在门口把门,不让进不让出,里外封锁。不能打电话,不能写信,也不能单个出去。吃饭、活动,都要集体一起行动。有时看一些航天资料,那时还没有电视机,屋里几个人就天南地北瞎聊。上午身体检查,下午体育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跑步,打篮球,有体育教员带着。晚上看文艺节目,或到外面看电影。一出去,两个小面包车,天天消毒,紫外线照足了,才让我们这些“宇航员”上车。

  三个月后,全部体检结束,合格者被登记上名字和联系地址。复选结束时,没有正式谈话,只是说先各回各师,照常飞行。回去注意身体,保存好体质。王全博说,就这么糊里糊涂回去了,也不能说,也没处问,这一等就是30年。当时有人传言下半年要集中训练,哪想此后便音信茫茫,只能把此事埋在心底。

  30年后,有机构曾对这些宇航员进行过追踪调查,他们几乎都晋升到相当一级的干部,而且其中没有发现癌症患者。

  “可惜的不是我们”

  按美国和前苏联挑选宇航员的程序,在复选之后还有定选。但这批宇航员最后没有定选,也没有再集中。

  1971年5月,空军成立了宇航员筹备组,一共7个人,负责人是航空兵某师师长薛伦。薛伦表示他见过宇航员名单,可惜30多年过去,已经忘记他们的姓名和单位。据说当时准备在19名复选者中最后确定9名。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11月把选拔上来的宇航员集中起来进行训练,国家计划在1973年底发射“曙光一号”载人飞船,宇航员有两年的训练,应该足够了。

  没想后来“九·一三”事件拦腰一棒,此事就不了了之。

  当然在今天看来,1970年的选拔方案有点简单粗糙,还有充实和提高的空间。但历史的看,这次选拔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在较短时间内提供了一套选拔方案,既涉及组织实施,又涉及选拔内容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基本上与国外初选水平相当。这为宇航员选拔的实施,奠定了一定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文/舒云 本刊记者/李剑敏)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搜狐短信推荐
· 美少女帅哥哥激情互动
· 体验新时代的绝对摇滚
· 迪士尼卡通炫暴你手机
· 桃花岛烛光红酒惹人醉

分类广告
·4万元入读多伦多大学
·留学英国特快
· 澳洲留学成功再收费
·荷兰西班牙留学热招
·出国留学新方向泰国
·◆留学移民信息库◆
·专业加拿大投资移民
·热点推荐免费上学
·英国留学精品首选
·热点留学天堂加拿大
·颈总动脉注射治癫痫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搜狐商城
·央视热播大染坊
·韩剧美丽的日子
·83版<射雕>3折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88;客户服务热线:87710088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