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月15日至16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四次市长峰会将在南京召开。前天,南京市政府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举行座谈,征求南京呼应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良策。
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当前长三角合作处于“既有成长中的快乐,又有成长中的烦恼”阶段,当务之急要通过市长峰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必要的规则,把各市的口号具体化、理念化、刚性化,通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合作,逐步推进旅游、商贸、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联动。 通过分析南京的比较优势,专家学者为南京融入长三角开出一系列“处方”:一要准确把握南京在长三角中的定位,正确处理南京与上海、南京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南京与南京经济区城市的关系,积极实施“东借西进”战略,即借长三角的品牌影响和发展动力,做足、做精、做大南京都市圈以及南京经济区联动发展的文章。特别要充分发挥南京的传导作用,将上海浙江的经济辐射传递转移到南京都市圈的其他城市和地区。二要强化南京的比较优势,立足于南京不可替代的古都文化以及山、水、城、林景观,立足于南京科技、教育的潜在优势,立足于南京基础化工等产业优势,积极开展区域配套协作,提高城市间产业关联度,提升南京的综合竞争力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三要加强与上海联动,共同培育区域一体化的创新网络;在吸引外资上与上海紧密协作,提升南京开放度。要利用沿江开发,积极引进浙江和上海资本,扩大产业配套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王达鸿 赵道伟)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