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传媒5月30日讯 中国传媒投资峰会今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传媒论坛组委会、史坦国际传媒研究中心主办,峰会上邀请了国内外投资界巨子、实业家和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功媒体领导共商发展大计。同时,将由与会代表投票评出首届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媒体。搜狐网传媒频道会对此盛会进行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转自搜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博导 喻国明
转自搜狐
问题:您认为中国传媒业与国外传媒业最大的差距是什么?缩小这个差距的方法是什么?
转自搜狐
喻国明:最大的差距是我国目前还未把传媒产业真正作为产业运作。我听到一个比较高层的领导说过,你们传媒业所考虑的这个问题也好、那个问题也好,事实上在其他非传媒领域,十年前、十五年以前都解决得非常清晰。而今天你们还在喋喋不休地讨论相关的问题。还有一位高层领导讲过,过去我们对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强调太多了,但是再特殊的产业也是产业,因此我们要更多地把传媒产业向一个产业,或者说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运作。我想这就是最大的差距。
转自搜狐
问题:去年两会期间我们提出中国传媒在一至五年要逐步放开,那现在放开的程度有多少?
转自搜狐
喻国明:放开程度会在未来一、两年或两、三年之内看到非常大的改变。其实今年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直接切入国外电视画面、使用同期声方式,包括带有个性色彩的战争评论,这样的方式其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种变化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行政部门,得在考虑,包括我们对资本的引入。大家都很关心资金的问题,从研究的角度,这种研究往往带有一定的行政背景。我国的传媒业从17号文之后,对传媒业的投资已被认为是投资了,而不像以前认为是借款,但17号文的规定是这种投资只能是传媒业内部的投资,或者是国有资本的投入,对于民间资本、外资的投入,在政策面、体制面的角度来说,事实上还是不合法的。尽管有很多暗箱的运作,但事实上这样一种运作风险是很大了。就塑像情人关系是同居,而没有制度保障,你的权益在很大沉重上是有风险的。但是现在已在考虑引入民间资本、外资进入传媒领域。我们相信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这种对于投资方所有制的敏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解,为它展开一个缺口。当然在刚开始时绝对会强调媒介方、国有方会占51%的控股比例,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我相信就会从绝对控股向相对控股转型,甚至到一定的情况下,国家和政府在这方面对比例的控制,我甚至认为在一些极必要的传媒单位可能依然会比较坚持,但在并不涉及国家安全的传媒单位、传媒内容领域,很可能这种比例本身的限制也会逐渐被取消。只要国家和社会对于传媒业发展本身,实际上很少需要具体操作的东西,而是需要一种边界的规定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我相信在这方面,都会有一些新的举措出现。这些新的举措目前已有一些出现迹象,包括领导人讲话的减少,包括未来将要出现的一系列保障透明权的制度规定。这些看起来是内容上的规定,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说明我们的上层和社会发展要逐渐切入传媒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实际上是一种管理体制的改变问题,而不仅仅是内容的丰富和扩张的问题。
转自搜狐
问题:请您概括一下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
转自搜狐
喻国明:夏总在已就传媒业和GDP的发展关系做了很好的论述。我个人认为传媒业发展的可能性和状况取决于几个因素,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GDP。如果GDP的增长是可预期的,我国传媒业的增长空间就是有可能预测的。另外还有一个是经济景气程度,经济的活跃程度。以及第二产业的发展速率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率和发展状况。在一个经济越景气,越呈现泡沫化的时候,媒介的经营就良性,就发展,而国家经济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越区域保守化,媒介本身的增长可能就低于GDP的发展。产业结构、经济景气程度、产业泡沫化程度也好,事实上是决定着媒介经营额的增长围绕着GDP上下浮动的权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