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hoto.sohu.com/46/39/Img212023946.jpg) 8月11日聊天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搜狐记者杨欣彧,著名体育评论员方肇,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策划贾艳伟,编导冼致远 |
8月11日16:30,搜狐传媒“记者在线”第一期正式推出,话题是“皇马面前的中国媒体”,特邀嘉宾有:中央电视台皇马节目的策划贾艳伟;编导冼致远;搜狐采访皇马的记者杨欣彧,主持人由著名体育评论员方肇担任。以下是聊天实录:
央视获得采访权 最大障碍是语言不通
方肇:这次皇马到中国来,对中国的球迷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我们想问一下央视这两位编导,我们知道一般皇马来中国是要讲级别的,企业家来中国和克林顿来中国待遇是不一样的,皇马来在你们新闻当中算几级?
冼致远:来到中国的这些球队里面,对他们的待遇他们是最高级别的,以前外国球队来中国受到的接待没有这么高,而且没有引起这么大轰动。
方肇:央视最高级别是什么样的?
冼致远:具体各个栏目操作肯定是更高一层的领导统一协调,我们作为我们的栏目,当时策划请皇马主席。
方肇:大家可能有一种感觉,别的记者采访皇马有很大的难度,不一定能采得到,还有采访权的限制。作为央视来说,你们没有难度,说采访就采访了,当时是这样吗?
冼致远:难度挺大的,这一点小贾感受特别深。
贾艳伟:它是一次商业活动,像它的组织者,它给大家的限制是一样的。很多人会觉得央视有一些优先权,昆明那边的记者证、采访证,大家获取的途径都不一样。只是我们觉得我们应该除了这条采访的门路之外,还应该有另外的方法,通过节目组和皇马总部直接联系,我们确实发挥了央视特别大的影响力这一优势,在国内安排上我们没有什么限制。我们给皇马总部发了一封E—MAIL,找到皇马俱乐部的官方网站,给他们三个部门同时发函,希望我们采访皇马主席、皇马队员、皇马教练,对他们的中国之行做报道。
方肇: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件事的?
贾艳伟:这件事情刚刚我们知道皇马要来中国,我们就开始做这个事情。等了他们很久很久,几乎我们要放弃的时候,他们给我们回了一封E—MAIL,库特拉格诺给我回了E—MAIL,开始我天天看邮箱,后来失望了有三天没有去看,发现有一封来自西班牙的信,他用英文邮过来,告诉要联系他们的新闻官,我们就和他们的总部联系,打电话。和西班牙联系很麻烦,因为有时差关系。我们做了好多次沟通,这个沟通一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他们反馈,但是他们收到再加上把信退回来大概有一两天的时间。
方肇:央视在国内哪里都是老大,这次要费这么大劲才可以采访,你觉得更庆幸还是更麻烦?
贾艳伟:做记者很长时间,央视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牛。我们在国内采访的时候经常被拒,但是我们会想办法说服他,因为语言能够沟通,而且我们会采取我们所积累的采访手段,所以我们可能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大一些。我们采访成功因为我们坚持,我们走的这条路可能别人没有尝试,他们觉得采访皇马很费劲,所以就放弃了。
方肇:杨欣彧,你认为这次采访皇马,其它的媒体记者如果这样做的话,有没有可能拿到采访权?
杨欣彧:不可能,他也许会挑一两家,但是多了不会。我们也曾经跟他们的新闻官联系过,他们给我们推荐采访的人就是新闻官,就是他自己,他自己不想接受任何人采访,然后就没有采访成,他确实有一套特别严格的采访规定。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也是一样,新闻官允许谁提问就提问,未经许可提问的话,他就跟旁边的球员说不要回答。每天新闻发布会都有很多记者,国内记者有三百多人,每个人举手回答,他看中谁就让谁回答。假如他没看中谁,你提问了,如果球员回答,就说下次不允许,如果球员没回答,就说不要回答。每次新闻发布会时间很短,如果结束了,就不回答,球员站起来就走了。
转自搜狐
![](http://photo.sohu.com/14/44/Img212024414.jpg)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策划贾艳伟 |
央视各个兵种协同作战:我们始终在资源共享
方肇:央视报道这次给人的感觉是各个兵种协同作战,实际你们是赶巧这样做还是事前的布置做的非常好?
贾艳伟:布置的肯定是我们的领导,或者是领导的领导,我作为节目的策划我能感受到至少我们新闻评论部内部都会做皇马的这期节目,大家都想做,但是互相又是合作的。不像一些媒体爆炒的,互相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我在联络的时候,我得到皇马球队西班牙办公室的电话是从《实话实说》的策划那里得到的,我得到皇马主席的确认之后马上通知了他,他当时在昆明,我告诉他皇马主席有可能来。我们始终在资源共享,互相希望有不同的角度做这个话题,其它节目也是一样的。
方肇:如果都要采访劳尔呢?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贾艳伟:有可能,因为不同的节目有不同的定位,有不同的特点,肯定从不同的角度来做一个人。我们和新闻评论部都是同时做一个人,选取的角度还有节目的整体感觉是不一样的。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