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香港传媒业绝不寂寞,首先在9月3日将有由《东周刊》复刊所牵起的“周刊大战”;然后是电讯盈科在月底推出收费电视服务“now宽频电视”,令收费电视的竞争推向白热化。 香港传媒影响力日强 东周刊及now其实都曾经历“死”,又同时“复活”,两者都表示要“重新包装”上路。在香港经历过沙斯之后,投资者这时重新部署抢攻传媒业,是因为这行“既敏感又好玩”,还是“有利可图”呢?事实上,香港的传媒影响力日强,甚至有“传媒治港”的说法。香港传媒人社会地位也日增,如《香港经济日报》主席冯绍波、东方报业集团总裁马澄发就将在今年10月获授勋衔,因此,有兴趣投资及从事新闻传媒业务的人自然增加。“做中环八卦新闻(即香港财经秘闻)的杂志在香港仍大有市场,但可以做得好的不多,既然我们有人才,所以将《东周刊》复刊,与《壹周刊》一较高下。”《东周刊》出版人何国辉摆明车马,视《壹周刊》为唯一竞争对手。香港的周刊市场早已饱和,但何国辉强调,《东周刊》将发行7万至10万本,可稳占市场老二地位(《壹周刊》销量10多万份)。何曾是壹传媒老板黎智英的不二之臣,此次被重金礼聘为《东周刊》复刊而定出的内容和风格,抄足《壹周刊》,实行明刀明枪挑战。《东周刊》去年底因刊登女星裸照遭舆论声讨以至停刊,其后泛华集团主席何柱国以2000万港元(417万新元)向英皇收购该刊物,复刊时间原定为8月,但据说因为本来需要聘请逾160人,但到6月份仍只有约50人到位,因而要延至9月。其实,为了迎接《东周刊》的复刊,香港的其他杂志已有所异动了,例如吸纳了前立法会议员程介南的《快周刊》,就不停地卖电视广告,要赶上这场“周刊大战”的烽火。 陶杰加盟TOM 《茶杯》9月面世 另外,传媒人兼专栏作家陶杰已加盟tom.com,为tom旗下杂志《茶杯》月刊出谋献策,该刊的改革版将于9月面世,刚好与复刊的《东周刊》短兵相接。至于《明周》,则将会“卖大包”,加插一本“扮靓”(个人化妆)天书,以一书三册面世。《壹周刊》就暂时“以不变应万变”,虽然《东周刊》的编采高层几乎全部来自该刊物,实行“以壹制壹”,但该刊高层强调,《壹周刊》已建立品牌效应,不怕竞争。身兼《星岛日报》集团主席的何柱国,表明未来两年将为《东周刊》投入5000万港元(约1123万新元),相对于其数十亿港元丰厚的身家,这显然仅是一个很小的项目,但这位富豪竟然在《东周刊》宣布复刊的记者会上也露面,显得相当重视。何柱国当日坐在记者席上,细心聆听《东周刊》的编采高层对传媒的回应,表达其不干预杂志运作的决心。但会后,他就立即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对《东周刊》复刊他表示非常有信心,:“这个‘东’字又怎会出错呢?”他表示,此次“东周刊”品牌的收购价十分合理,“我不曾想过会亏本。”他还笑说,看过试刊后,发现每本《东周刊》应值22港元(比订价20港元贵2元)。当记者问及若《东周刊》刊登关于他的事情会如何面对时,他的反应竟是:“死啦!”但同时强调,自己不是传媒人,没资格给意见,只会放手让下属打理。何柱国曾因壹传媒刊物报道其私人及朋友传闻,公开向黎智英“叫阵”。因此,有人认为,何柱国此次认真对待《东周刊》的投资,其“志”不在赚大钱,反而有向黎智英“宣战”的味道。 香港宽频“采访队” 一人身兼两人职 出席采访活动的香港记者近期发现,“新登场”的香港宽频“采访队”与众不同,不但一人身兼两职(记者及摄记),就连“咪高峰牌”也特别大,竟然占去受访者头部一半有多,该公司坦言,是为了控制成本及收宣传之效。另一方面,为了9月下旬重新推出收费“now宽频电视”,电讯盈科大洒金钱,在电视台黄金时段以Teaser(引起人好奇心的广告)重锤宣传,找来演艺人周润发、刘伟强、张艺谋、张学友等现身解说。9月份香港的传媒大战除周刊外,另一焦点就收费电视,而加入市场竞争的香港宽频及电讯盈科,刚好在其他电讯项目上已曾斗得你死我活,但两者这次在收费电视上的竞争,目标市场却有分别,前者是中下阶层,后者则要取得中产阶级客户。其实,9月的收费电视大战只是序幕,在今年底香港将有6间收费电视营运商投入服务,包括现有经营者有线宽频(即有线电视)、电盈、香港宽频、Yes TV及谱乐视,而电视广播(TVB)旗下银河卫视,将于11月份推出。 竞争将会进入白热化 一向以“多计谋”见称的城市电讯兼香港宽频主席王维基,此次在抢攻收费电视市场的策略上,同样采用过去善用的“价格战”。他说,除电盈及有线电视外,TVB才是市场最大争夺者,竞争将会进入白热化。因此,香港宽频不排除将收费电视服务月费,由目前98港元(22新元)调低至30至40港元,减幅达70%,以刺激上客量。 他重申,香港宽频首年投资于收电视的资金上限为1500万港元,估计有关资金可开拓30至40条频道。他还暗示,即使以30至40港元月费提供服务,也不会录得亏损。强势出击的电盈““now宽频电视”,其营运总监麦柏乔表示,预期有关服务每月可吸纳2万位用户,至明年年底将可有客户逾30万。电盈采用“按频道收费”模式,每条频道每月收费约9港元至21港元。而且,有关收费电视服务只供“网上行”宽频客户选用,服务推出初期,将有23个频道,包括Hallmark Channel、Discovery Health、Discover Science、Soundtrack Channel等,惟当中暂时还没有广东话频道。麦柏乔透露,集团正商讨引入体育及中文内容频道,其收费电视节目至今年底频道将增至30个。他说,技术上“网上行”宽频网络最高可提供400个节目频道。他估计,电盈于有关服务的资本开支仅相等于集团资本开支的1%,以电盈截至6月底资本开支达3亿6400万港元计算,该公司在收费电视的投资不足400万港元。电视广播旗下银河卫视营运总裁邓思田表示,现时香港收费电视用户只占全港电视用户近30%,预期在8至10年后,有关水平将可升至60%至70%,而在未来数年,每户每月平均消费(ARPU)将维持在98至210港元水平。他说,银河将于今年第四季推出服务,首轮将推出不少于24个频道,当中包括TVB的24小时新闻台、儿童台、娱乐台、TVB星河及TVB8。证券分析员认为,以目前电盈推出的收费电视节目内容看,预料将较难吸引用户普遍选用,相信只能有助电盈减低其宽频服务客户流失率;而有线宽频及银河卫视则远远跑离对手,所以,其他对手只能在成本及收费模式上出招。(易锐民)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