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被全国观众熟悉,自己却从不张扬的电视主持人。坦诚、平和、低凋,从容——这八个字基本就可以概括敬一丹的主持风格。 转自搜狐 有人觉得敬一丹很不简单,可也有人对她的主持不太喜欢;正像俗话所说:穿衣戴帽,各有一好。几年前第一次采访敬一丹,我当时心里充满了“战斗性”,甚至怀里揣了许多很挑衅的问题,但时间没过20分钟,就被从她发自内心的那种平和镇静给化解掉了。面对我当时的狂妄和浮躁,她坦然处之并出言谨慎,但,她从不说一句糊弄人的瞎话。 转自搜狐 前年夏天一个傍晚,敬一丹在街上随手拦住一辆出租汽车,坐上去就对司机说了一声:“到中央电视台。”司机在刚擦黑的暮色中侧过脸瞄了她两眼说:“我认识您。”一路之上,他又和敬一丹聊了半天山南海北的闲话。可就是车一直开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正门前,他仍然还是不能说出她究竟是个谁,但他仍然坚持说自己真是很熟悉她的声音。我猜那司机也许就是偶然在“东方时空”或“焦点访谈”的节目里。见过敬一丹那么一两面,可一到荧屏之下又对不上号了。可一听她的声音,又的确感到很熟悉很亲切,所以马上就能找到某种亲近的认同感。 转自搜狐 和这位司机一模一样,我也是从声音上熟悉并且在心里开始认同敬一丹的。有一次看“东方时空”,听敬一丹说着一个很普通的什么话题。可忽然之间,我就被她的声音所触动,从此只要电视里一传出她那质朴安静的声音,我都会老老实实坐在沙发上把节目看到底。也曾不止一次都在琢磨:敬一丹声音里到底是什么东西,总那么让人感到熟悉和亲切呢?很久很久,我终于明白过来了:在她那大气的声音和眼神里,总含着那么一种悲天悯人的意味。而我以为,这才是作为一位女主持人,最能打动人心的X因素。 转自搜狐 也曾有人对我说,敬一丹的主持,总缺少点真小的女人味儿;我于是反问:什么才能算是真正的女人味儿?他连忙解释说:就是那种甜点笑点靓点的。我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你说的这个不是女人味儿,而是名牌味精。之后我又想到了现在中央电视台的不少女主持人来,她们之中有嗲嗲小姐型,也有傲慢公主型的,还有夸张卖弄型的。当然,亦还独一无二地有着像敬一丹这样落落大方的女人味儿。 转自搜狐 去年的夏天,我在电话里和敬一丹预约好要去采访她。可眼看就要到采访的那一大,她却匆匆打来电话告诉我女儿马上就要面临考高中,她得先把手上的所有事儿都放下,去帮女儿复习功课。如此又等了半个多月,我才被她引进中央电视台的咖啡厅里坐定,话题就从她帮女儿复习说起,我的第一问就是:事业和家庭,你哪个更重要?敬一丹当时看了我一眼说:“当然是家庭。别忘了,人的一生一死,两头都是源于家也了于家,事业不过就中间那么一段。”于是我马上明白了,敬一丹首先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然后才是一名出色的主持人。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半个小时,提问式采访已经完全变成了随意聊天。我平时所习惯的那种好斗挑战式的穷追不舍,片刻之间就被敬一丹化解得一干二净。也说不上是被她的质朴平和所淡化,还是被她不卑不亢的大度泰然所慑服,又可能还是被她那娓娓道来的声音所感染,总之,敬一丹是不会掉进那种一路顺着记者提问就使劲自夸的访谈套路的。说起被采访,敬一丹跟我讲起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作嘉宾,当场的年轻主持人这样向她问:你在业余生活中,都做些什么?敬一丹一听就乐了:和别人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比方说带孩子、买菜、做饭、逛商场等。敬一丹说我心里明白她问的是那些比较高级的嗜好,比如什么保龄球、高尔夫之类,可惜我实在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别爱好。 转自搜狐 荧屏上的敬一丹对观众来说,早就不是陌生面孔。可尽管她在电视上露面的频率那么高,却从来都不显得那么招摇惹眼,作为一名出色的电视主持人,她对荧屏上的“自我”从来都不进入“角色”,而只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被她采访或讲述的事情。所以她不像有些表演型主持人,或浓施艳抹或服饰华丽,可弄来弄去却还是一成不变的自我。从几年间电视上的热闹看过去,如今愈发见出了敬一丹在荧屏上的从容不迫。一位刚刚3O过头的女主持人曾不无感伤他说:40岁对于电视女主持人来说,是一个不可超越的极限。其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女主持人一到这般年龄,韶华已过靓丽不再,也就只能听任自己走下坡路了。然而,敬一丹却以自己愈见个性、愈见风度的主持,正在成为一个独特的例外。中央电视台一位主管业务的领导,在评价当初的“一丹话题”专栏节目时,曾这样写道:“由于年龄的关系,敬一丹比那些更年轻的女主持人似乎少了一点什么,但同时敬一丹又比他们多了许多东西。“少了的一点是什么?我以为少了些肤浅表面的靓丽;多了的许多是什么?我以为她更多了些人生的底蕴。敬一丹貌不惊人,无非就是五宫端正而已。她总是以自己的沉着、自信,与观众从容不迫地交流。节目主持之中,她从来不给自己搭架子,由言谈而举止,她一向都那么含蓄平常,就像我们随时都能遇到的普通人一样。然而敬一丹最不平常的地方又在于,她总能把这种本源于生活中的平凡与寻常,非常熨贴自然地带人自己的主持风格之中。有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细品味电视上敬一丹的主持,有心人就不难看出其中的门道:她开口讲述任何一件事情,全是说最一般的平常话,而从不讲一句“字”话,更不旁征博引什么“大词”、“新词”去吓唬观众。北京广播学院一位教授曾经这样评价她说:“敬一丹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在面对观众时,她又能把事情表达得很平和很清淡。”而我恰恰以功夫。一种难得的气度。我猜不出,中央电主持人,竞能如敬一丹那样,于4O岁的年龄上,还能在主持人的金交椅上,坐得这么实实在在稳稳当当。此前,“一般的女主持人、都难脱一个‘媚’字,而在我认识的众多主持人中,敬一丹是唯一不以‘媚’而取人的。” 转自搜狐 说起自己的过去,敬一丹只用十几个字就向我说清了她的个人“简历”:5年的知青生活、末代工农兵学员、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当了5年播音员,接着又考回母校读了3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然后就调到中央电视台至今。说完这些敬一丹笑道:“其实就这么简单。”然而我却从她的”简单”里发现或说是找到了许多的“不简单”。1968年冬天,敬一丹父母都破下放到“五七”干校。中学开始的第一天,她刚刚从学校报完到兴冲冲赶回家里,却发现父母单位许多熟悉的叔叔阿姨都挤在屋里,敬一丹很亲近地一一称呼完这些长辈之后,才发现他们个个都板着面孔不理会她,再一看身边,到处都是一片狼籍,原来那些平时熟悉亲切的叔叔阿姨正在抄自己的家。才满13岁的敬一丹当时一下就懵了,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妈妈还是爸爸犯了什么事?父母既不在身边,敬一丹又是家中最大的孩子,她当时真的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助,很想向别人求援,可平时最熟悉的一位叔叔却走上来对她说:“小一丹,你不要有抵触情绪。”敬一丹其实根本不懂什么叫“抵触”,她只是下意识地感到:自己的少年。已经在这一刻彻底结束了。很多年以后,在中央电视台参加一个为孩子的义演,导演请每一位台上的主持人说一句话,敬一丹当时未加任何思索就说了一句:“在那动荡的年代时,我匆匆告别了自己的童年。”我猜想,那一次突加其来的抄家,对敬一丹与其说是一个事件,倒不如说是一下就明白了怕和爱相互作用的生活本身,并从此就在心里落下了沉着应对世上万变的那么一种“根”。从那以后,敬一丹就开始在心中渐渐荫发出自己对家庭、对人生的某种责任感。之后的下乡、工作,上学,看别人潇洒,她却始终自己潇洒个起。说起这些,敬一丹这样自白:“我个人而言,从小就比别人笨,也比别人慢,上学时从来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风光。我身上传统的东西很多,因袭的负担经很难一惊一炸的了。” 转自搜狐 能不能比较清醒地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几乎从一开始就决定众多电视主持的成败和高下。而有没有这种反省,同时又决定了一名电视主持人对身边和社会上许多事情的感悟力和判断力。 转自搜狐 而单就这回一点而言,敬一丹的确有些与众不同。浴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所以每一次从敬一丹在电视上说话的声育面对观众柔和的目光里我都能清清楚楚感觉她那几乎是天生的悲悯情怀。尤其是处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背景之下,她在电视上的存在更显得可贵。她那声音和眼神,常常会计人想起一些比”眼前“更远一点的事情。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