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国内唱片公司的“腕儿”。美国收视率最高的主题频道。本来无关的三家文化企业,合成一股力量无非是为了抵御电视业的下一轮博弈 本刊记者/孟静 台湾最有实力的有线电视东森电视台在2000年推出了一个叫做《互动漫画》的节目,在这个节目里,名人政要都有一副根据他们长相特征制作的固定的“脸谱”,由于Flash具有互动功能,即上网者不仅可以在网上调看、下载观看,它还像电子游戏一般设置了若干操作键。如八掌溪事件是引起台湾全社会反响的重大突发新闻,东森电视除了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刊出大量文字及视频报道外,还及时推出了一部Flash作品《阿扁道歉任你打》。为了让民众出气泄愤,这部作品设置了四个键,上网者可以用左勾拳、右勾拳、直拳狠揍陈水扁,最后离开时是一脚将陈水扁踢飞。 这一幕在吴征为阳光卫视新节目的发布会上重演,吴征向观者演示了怎样像上网一样收看历史频道的科普节目。虽然没有东森电视台的节目生动搞笑,但与会者不能不承认,在今后的日子里,观众能做的事不再仅仅是按按换台键,他们甚至可以让电视剧随着自己的心愿发展剧情。 不专业的专业频道 今年传媒界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阳光卫视与京文唱片的合并,这个9000万的收购也许没有当年阳光—新浪并购的“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对于坐井观天的中国电视观众来说,他们又多了一扇望向世界的窗口。 把阳光与京文联在一起的是个电视界很时髦、常常挂在杨澜嘴边的词——主题频道,或者叫做专业频道。在9月末港澳中心的一个发布会上,由海南卫视改版而来的专业频道——旅游卫视正在为他们的“真人秀”——“打的去伦敦”选拔最后的优胜者,像旅游卫视这样的电视台遍及全国,但大多数是“一专多能,面面俱到”。 现有12个台的中央电视台把自己的频道冠上了专业名词——2套是经济生活、3套是戏曲文艺、4套是国际、5套是体育、6套是电影、7套是科技教育、8套是电视剧、12套是西部频道等等。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黄升民教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们也有专业频道,只是不太纯粹而已。”同时纷纷整合的还有各省级电视台的专业频道,这些专业频道财经台8点档放的可能是电视剧,速配节目在生活台、电影台、新闻台轮流播放,而科教台的10点播的也许是英语新闻。对于专业频道定位的模糊,北京广播学院的教授陈默的解释是:“在中国很难形成真正的专业频道是因为节目源的不足,另外收视率和广告也有问题。”在陈默看来,把频道细分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湖南有女性频道,那就只做与女性有关的节目好了,但一个只供小众观赏的节目想获得大多数广告商的青睐谈何容易,何况中国电视业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白刃相见的状态。 Discovery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主题频道的名字。1999年底,京文唱片的董事长许钟民第一次获得它的音像制品在中国惟一代理权的时候,只是源于对唱片市场的失望。而前不久,央视关于发现金字塔的现场直播就来源于这个以科学探险为内容的电视台。在美国,据黄升民所说,其实大多数人看的是有线电视,它的入户率已经达到69%,而看似观众面狭窄的历史频道的利润率却高于我们耳熟能详的CNN,而历史频道成立不过6年,历史还不如我们很多的县级电视台悠久。 无线电视台的危机 《聊天》、《朋友》的下岗、主持人走马灯似的轮换、末位淘汰、制播分离的改革,虽然崔永元永远不会说自己是因为压力过大而失眠,但在拒绝接受采访的沉默背后,也能感觉到每个人的压力。拥有最大化政策优势的中国最大的电视台的威胁不仅是来自湖南的地方电视台的挑战,新闻集团、时代华纳下属的电视台已获许在华南地区落地,虽然开放目前只是象征性的。“标王”一个个如雨打风吹去,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却说:“1998年央视的经营收入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 局外人很难感受到这种“风雨欲来”的紧迫,黄升民认为中央电视台的前景是很乐观的,凤凰卫视的主席刘长乐也说“五年之内央视的地位不会动摇”。但从台湾电视业的这几年来看,巨人的垮台也只在朝夕。1991年台湾的有线电视正式合法化,最大的三个电视台“台视”、“中视”、“华视”的经营者起初完全没有危机意识,丝毫不将新兴的有线电视媒体放在眼中,仍然坐享市场垄断的余荫,每年获利数亿元,员工的年终奖金少则相当于七八个月薪金,甚至高达15个月薪金。 开放十年后,情势完全逆转。从1999年开始,3家无线电视台每年营收都衰退20%以上。一个只有2300万人口的小岛却有100多家电视台,节目丰富多彩,而大陆观众通常能收到的40多个频道,十几个台在黄金时间播的都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是观众的口味变刁钻了吗?在“2001年最具影响力的电视节目和主持人”的评选中,《凤凰早班车》、陈鲁豫并不比《开心辞典》李咏的票数少。很多人对上榜的吴淡如感到愕然,我们能看到她主持的节目不过是凤凰卫视每周日晚很差时段的《性爱学分》,而取得这样好成绩的凤凰卫视在国内的覆盖率只有14%,并且在能看到无线、亚视的华南,它的收视率和广东卫视一样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星空传媒的游夏茵女士表示:尽管普通话节目在华南地区的收视微不足道,但他们还是用在美国播放央视9套的节目来换取这个小小缺口的打开。 像东森媒体的董事长王令麟一样,全球最大的六个媒体集团都看好了中国市场。Discovery在9月结束了寻找中国新锐纪录片导演的活动,分别为六个中国导演各提供18万元的资助,拍摄有亲和力的本土纪录片,吸引了四百个专业导演前来竞争。Discovery并不否认这是它进军中国市场的步骤之一。 电视产业的“玩钱时代” 作为一个“烧钱坑”的产业,电视是很难在短期收回投资的。阳光卫视以厚重的人文节目为主,在中产阶级并未完全成形的中国,这群人的比例有多大、会不会看电视令人担忧。阳光卫视制作的《千年回望》卖给了北京电视台,收视率只排第三位,但黄升民认为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陈默也说,中国的有线电视并不是收费的,完全靠广告支撑。在美国每个月花30多美元看几百个专业频道是很自然的事,而在收费邮箱引发轩然大波的中国,短期内让人们为看电视付费是不太现实的。 一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卖给国内地方电视台的费用可能只有几千元,而且这几千元不是现金而是广告时段,可是一部非洲狮子的纪录片花上几百万美元,甚至耗用摄影师几十年时光都是很正常的,所以这就注定专业频道不可能只靠卖版权生存。通过电视衍生出的VCD、书籍、软件等副产品,才是长期的回报。《泰坦尼克号》的唱片卖了5000万张,远远高于它的电影票房。合并后的阳光京文公司总裁许钟民也承认,合并是为了减少一个竞争对手,否则两败俱伤。但似乎由此断言阳光卫视前途渺茫又是武断的,以作坊起家的“光线电视”用10万块钱做出了时尚青年非常喜欢的《娱乐现场》,制播分离的推行给了这些小公司生存的空间。叫不上旗下歌手名字的许钟民说:“虽然我不是个文化人,对整个音像行业也比较寒心,但‘狼来了’也未必就是长驱直入,至少我们作好自己的事,先占住市场再说。”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