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竞争力强大的高增值产业和传统产业,香港只有弱小的低增值工业;新加坡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两条腿走路,香港则是主要靠服务业一条腿走路。
□余柏全(香港)
【新加坡篇】
电子、石化、生物,一个都不能少
新加坡独立前的制造业基础十分薄弱,即便是在主岛西南的裕廊工业区,盛行的也只是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低级制造业。但从建国初期开始,新政府就着意发展外向型经济,开辟多个工业区,发展以出口为主的电子、炼油和造船、钻油平台等行业。这些举措收效良好,并推动着70年代的第二波产业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比重不断扩大,目前高增值产品已占制造业的大部分。
近年来,新加坡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25%左右,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而且低增值产业已被高增值产业所代替。其中,电子工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占制造业比重高达50%,在世界同行排名中一直在十强之内,2000年为第七位(依次是:美、日、中、德、英、韩、新、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新加坡仅400万人口,能跻身全球电子十强之列,的确表现不凡。
炼油和石化目前仍是仅次于电子工业的支柱产业,石油产品是出口的大宗产品,对新加坡经济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60年代,跨国石油公司开始先后到新加坡投资兴建炼油及石油化工厂,到1974年,新加坡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和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炼油和石化产品供应中心。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埃克森-莫比石油公司在新加坡裕廊投资20亿美元,建设一座世界级炼油和石化企业,显示了对新加坡发展前景的信心。该企业已投产,使新加坡加工原油能力增加至7000万吨,巩固了世界第三炼油中心地位。
在传统产业中,新加坡的海事工业规模大,造船能力强,海上钻井平台的技术水平和产量居世界同行前列。
生物科技由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而被政府列入重点开发行业,政府专门成立部长级生命科学委员会,对之加强领导和扶持,同时成立生物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和生物医药研究会等多个研究机构,并设立创业基金,资助研发、成果孵化及产业化,鼓励私营企业进入生物技术产业。经过几年的锐意发展,医疗和医疗产业的资产已近百亿美元,生物技术产业的年增长速度达40%以上,产值也接近100亿新元。生物技术产业正在按照政府的意图,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成为新加坡又一支柱产业。
经多次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优化,新加坡的制造业取得脱胎换骨的变化,大部分产品均是中高增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经验和软肋
新加坡制造业之所以得到如此出色的发展,政府重视与正确决策起了决定性作用。早在1959年实行自治后,新政府便颁布《新兴工业法和工业扩展法》,吸收国内外资金投资制造业,以振兴经济,解决失业。1961年成立经济发展局,确定制造业与服务业一起并列为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把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当作产业主动升级的契机,从而在国际市场的搏击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加坡制造业不片面求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中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同时并举,通过发展传统产业如炼油和钻油平台等,积累资金,解决就业及提供大量工业产品出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既增加了高增值工业的比重,同时又将资讯科技应用于建筑、电子、外贸、海运、港口、零售以至家庭中。贸易发展局通过建立和使用贸易网、贸易财政网和贸易保险网,提高了贸易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推动新加坡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香港篇】
从辉煌到萎缩
香港制造业的发展,得益于在战后由上海南迁的工业家,也与英资集团将在大陆的资金、设备和人员转移到香港有关。当时国际市场工业品需求旺盛,促使他们发展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李嘉诚就是因为当年经营塑料花工厂而开始发迹的。60年代,香港政府成立香港工业总会,贸易发展局,生产力促进局,标准及检定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支持制造业发展,从此香港制造业一日千里,逐渐形成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使香港GDP 在60年代年均增长11.7%,70年代年均增长9.2%,实现迅速起飞。1980年香港已发展至有工厂4.5 万家,工人90万人,服装出口处于世界前列,号称亚洲最大服装加工厂;电子工业则是仅次于服装业的第二大工业,出口额达1.3亿美元,此外,控制仪器、摄影器材、光学器材、钻石首饰等高技术高价值产品亦有很大发展。
70年代末,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业在香港面临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涨,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聪敏的香港企业家率先抓住广东改革开放的机遇,大举北迁,在珠三角建立起出口导向型的纺织服装皮鞋等日用品工业基地。而香港本地的制造业则日渐萎缩,从1970年占GDP的30.9%,降到20年前占GDP23%,再降到目前的5%左右,而且制造业中缺乏高增值工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日用品。
方向不明,引导乏力
对于香港制造业发展缓慢甚至萎缩,政府采取不干预的态度。虽然香港是高度自由化的市场,政府作用有限,但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例如设立边境工业区,以低楼价吸引本地企业家,并允许雇佣部分大陆工人,以此挽救部分中增值工业,如电子零件、珠宝、手表、中高档服装等,还是可以收到一定效果,使香港工业不至于下滑那么快。香港制造业之低迷,一定程度上使香港在每次经济受打击下滑后,复苏速度较其他三小龙要慢。1997年至2001年间,香港在四小龙里发展速度最低,应该说香港制造业的比重太低是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香港制造业吸纳的工人数目亦因制造业规模日渐缩减而减少,附带使得失业率居高不下。今年3月份,制造业就业人口只有19万,占总就业人数5%(新加坡则为18.8%)。 在CEPA实施后,由于目前制造产品出口内地只有500亿港元,对香港经济直接带动作用并不是很大。
不过,香港制造业2002年增加值仍有655亿港元,相当于广州制造业增加值的七成左右;香港产品出口额1535亿港元,约近200亿美元,其制造业规模和出口额放在内地,比许多副省级城市还要强。香港制造业北迁后在内地已开花结果,200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港澳台工业企业总产值1.1万多亿人民币,光珠三角的港澳台工业企业就有5000亿人民币,而港资工业企业在珠三角举足轻重,在全国工业亦占有一定地位。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一直强调的,但是特区政府沿用原港英政府的官员,轻视科技的传统一时难以改变。同时,香港又缺自然科技人才,要引进人才又受到阻力,因此向来只有空洞的要求,没有可操作的计划。企业家习惯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熟不做,又不熟悉市场,因此多不感兴趣。香港商业气息过于浓厚,重商之风甚威,民间并无发展高增值工业、发展高科技的迫切要求。因此,多年来,香港高增值工业毫无寸进,中药港不了了之,数码港则成了地产项目,乏善可陈,与新加坡相差甚远。新加坡在90年代,失去了低增值工业,而经过政府引导,外资内资共同努力,重新拥有竞争力强大的高增值产业和传统产业,而如今香港只有弱小的低增值工业;新加坡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两条腿走路,香港则是主要靠服务业一条腿走路。对此,香港已有经济学家提出要改变,商界亦提出建立边境工业区,要看特区政府是否下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