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哲诚
发自南昌
最近两年,江西前所未有地提出“工业化核心战略”,开始不遗余力推动制造业发展,“江西制造”全面兴起。很多早已“不看江西新闻、不理江西事、只对江西扼腕长叹”的江西人一觉梦醒,惊呼“奇迹”。
“农业兴省战略”下的工业之痛
众所周知,位于江西的鄱阳湖平原自古就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由于农业资源的显著优势,长期以来,江西更看重农业基础地位,固守着“把江西经济大厦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农业兴省战略。习惯了抓农业的官员们更主要把精力用于“画好江西的山水画”,对于工业的重视仅停留在“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
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发展水平就可想而知了。2000年,江西第二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仅为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处于全国倒数第二位,在中部六省排名倒数第一。2000年,江西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值2235元,人均工业增加值只有1301元,仅为全国的41.6%,同样在中部六省最低。相对应的,江西是全国农业比重最高的省份之一。2000年,江西工业对GDP的贡献力量在中部六省中最弱,只有24.09%,比全国水平低37.02个百分点,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从城市发展水平看,江西城市化率为27.6%,低出全国8.6个百分点。
显然,江西的落后非常鲜明地体现在工业的落后上面。2001年,沉闷多年的江西突然迎来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旋风,劲吹赣鄱大地。同年12月,江西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郑重提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目标,确立了“以工业的崛起加速江西的崛起,以工业振兴实现强省富民”的战略构想。随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加速招商引资推动开发区建设的政策措施。江西决心以“江西制造”在内陆腹地打造出一个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江西凭什么
一个几乎没有多大工业基础、经济又落后的内陆省份,突然间高歌建立“制造基地”,开始难免给人一种“牛吹大了”的感觉。人们不免会问:“江西凭什么?仅仅换一个说辞就能提振经济?”
据当地一些长期“守望”着故土,“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换不回”的经济学家和文化学者分析,江西在历史上曾经繁荣的天时与地利已经回来了。
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经过20年长足发展,制造业已经相当成熟,并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饱和,有了结构调整的需要,开始出现向内陆转移的趋势,这无疑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良机。而江西是惟一正好处于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角区向内陆辐射交汇点上的省份,可以直接接受这三个地区的经济辐射。而江西朝向这三个地区的交通目前都非常便利,并且还在进一步改善当中。
基于这种大势判断,在2001年8月的“井冈山会议”上,“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闪亮”出台,其中第一个强调的“基地”就是“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江西省省长黄智权最近再次强调:“要把我省建成中部地区现代制造业的聚集区。”
新战略的实施立竿见影
“工业化核心战略”显然激活了江西潜在的经济力量,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仅只一年之后,江西的经济数据已大为改观。2002年,全省财政收入增长了17%;GDP增速10.5%,自1998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GDP超越安徽跨进中部省份的第五位;第二产业增幅更高达18.3%,其中工业增长达16.3%。
从工业园区的动向来观察,最能体会到工业的跃进速度。以南昌经济开发区为例,以平均每月引进十几个项目的速度,迅速壮大制造业队伍,一年陡增企业100多家,引资总额超过了1992年建区以来头九年的总和。其中不乏超大规模的项目。比如,德国奔驰与中泰凯马合作建立的汽车生产基地,预计年产5万辆中型客车;中国信息产业超级航母——中国普天集团投资20亿在区内兴建南昌信息产业园;世界第三大制冷商格林柯尔投资3.6亿美元建造全国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格林柯尔-科龙工业园”,一期已经完工80%,预计年产值100亿元。
不久前,“奥克斯”已决定出资10亿元,在南昌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奥克斯(南昌)工业园,占地1000亩,年产值预计30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南昌大批配套企业,并向社会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业内人士预计,南昌将在三到五年内成为全国空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另外,一大批外来制造业巨头,比如晨鸣纸业、亚东水泥、娃哈哈、TCL等都先后选中了江西。
确立了“以工业兴省”的战略后,也使得许多本地制造企业凸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比如汇仁制药、煌上煌集团、果喜集团、南昌钢铁等。
“江西制造”俨然在创造一段新的“革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