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举起中国航天员当年使用的训练服 | 我跟中国航天员是哥们儿 | 访俄宇航员培训中心:我跟中国航天员是哥们儿
杨利伟作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完成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之旅,在他背后还有13个中国航天员,其中包括两位教官:李金龙、吴杰。他们曾在俄罗斯国家科学研究实验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接受培训。10月10月,本报记者探访了他们的受训地。
记者首先要见的就是俄罗斯国家科学研究实验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副主任阿·彼·麦依波罗达上校。在他的办公室里见到阿·彼·麦依波罗达上校时,不等记者自我介绍,他已经笑容可掬地伸出手来。
-1996年10月到1997年11月,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主要培训了中国两名航天员
问:10月15日中国将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目前,发射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中国将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您对此有何评价?
答:前苏联首次在世界上发射了人造卫星,并且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行了人类太空飞行,揭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篇章。俄罗斯到现在依然在享受前苏联宇宙科学的成果,世界在享受这样的成果,我想中国也在享受这样的成果!我们高度关注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在期待着中国载人飞船点火升空的瞬间和了解飞船在太空工作的状况。我觉得中国这次发射应该是安全可靠的,尤其有前苏联经验的支持。现在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谁将作为中国的加加林第一个进入太空?这个幸运儿是否曾经在我们中心培训过,或者被我们所培训的人所培训?
问:中国航天员(包括医生)何时在加加林宇航中心接受培训?他们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到此来接受培训的?
答:1996年10月到1997年11月,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主要培训了中国两名航天员。就培养方向来说,一个是载人飞船机组的机长,另一个是工程师。1998年6月至1998年8月,我们培训了一个中国宇航医疗专家组,他们在我们中心基本上接受了所有项目的培训。据我所知,他们不仅在我们中心完全进行了训练,还在中国同样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和准备。
-他们的总成绩是4+至5分
问:您能否详细讲述中国航天员在莫斯科具体接受培训的科目和有关项目?
答:中国航天员在这里接受的训练是系统和复杂的。首先他们学习俄语,这是他们掌握宇航理论和接受一系列具体专业培训的基础,我想说的是,尽管中国的航天员在我们中心只有一年的培训期,但是他们的俄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为他们进一步掌握其他技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至于宇航理论和具体专业培训主要说来有以下七个部分:第一,航天基础理论培训;第二,医学和生物学知识培训;第三,降落后的动作培训;第四,技术培训;第五,飞行培训;第六,舱外活动培训;第七,天文馆星空分析。根据我中心训练部主任卡尔卡波洛夫提供的报告显示,中国航天员仅仅在1997年3月15日到1997年7月18日第二阶段的训练中,所投入的时间总长就达到700小时以上,他们的总成绩是4+至5分,应该说,这个成绩是相当不错的,当然,我们培训中心对他们的考试是严格的,甚至是严厉的。
问:有些媒体报道,根据前苏联载人飞船的经验,第一次,也就是说1961年,你们挑选了宇航员季托夫、涅留波夫和加加林作为首航的候选人,但是最后上天的是排在名单最后的加加林,原因是由于心理素质的问题。这种说法对吗?假如是这样,您认为,中国最终在“神舟”5号航天员的人选问题上,是采取这样的淘汰制吗?
答:我认为媒体报道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首先,这些航天员的备选时间是漫长的,在数年的准备期间,由于操作项目的变化,人员可能被更换,这属于正常。其次,在数年的准备期间,备选航天员的健康状况是个变数,比如说,前苏联有的航天员就在模拟飞行实验的时候生病,那自然就被淘汰了。还有,由于宇航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新的操作、新的知识领域不断扩大,这些都要求航天员不断加以适应,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淘汰更残酷。在加加林进入太空之前,与他一同入选的一共有20位战斗机飞行员,经过一番残酷的淘汰之后,只剩下6个人。我想,加加林之所以入选,主要的原因是他通过了严格的训练,成绩优异、健康状况一贯保持良好,当然心理素质也很高。而其他人,比如,季托夫没有参加首次飞行是因为有多种因素造成,而不仅仅是心理素质问题,所以,我想在中国此次发射过程中,入选的航天员遭到淘汰是正常的,我想说,这就是生活,航天员的生活!
-根据我个人的推测,李金龙和吴杰两个人,他们不会去做宇航员,他们将会成为中国出色的宇航员教官
问:和前苏联及俄罗斯相比,中国的航天员还存在什么样的差距和不足呢?
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根据我对中国航天员的了解,他们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航天员,我知道他们总是充满了信心和内在的能量,并且他们是世界最有纪律性和约束力的飞行员。就拿在我们中心培训的航天员来说,根据我的观察,他们在这里学习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学得很晚,节假日也不休息。根据我个人的推测,李金龙和吴杰两个人,他们不会去做航天员,他们将会成为中国出色的航天员教官,我还记得,我们在和他们分别的时候,大家举着伏特加酒话别,我跟他们握手说:希望你们能培养出中国的加加林。
问:2002年11月珠海航展的时候,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尤里·高普切夫指出,俄罗斯准备与中国在航天方面进行更广泛的合作,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是否预示着除了培训宇航员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合作?
答:目前俄罗斯的宇航发展计划是由俄罗斯航天局布置和执行的,现在我们正在执行的是2001年至2005年的国家航天综合发展规划,其中包括载人飞行、新一代地球遥感卫星、改造地面导航设施以及其他计划。为完成这些计划,俄罗斯需要总体投资近6亿美元,而这些年来,正如你所知道的,俄罗斯航天工业面临国家拨款严重不足的情况,在俄罗斯市场改革的头几年,俄罗斯对航天领域的拨款,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一,尽管我们已经渡过困难时期,但是,我们发展航天业的资金依然不足,而中国在资金方面目前占有一定的优势,俄罗斯的技术加上中国的资金,正是我们两国深层合作的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讲,俄罗斯航天局长所谈到的中俄两国未来合作的前景很广泛。
-教练室墙上贴满了外国航天员的各种照片,有日本女航天员的、阿富汗航天员的、美国航天员的、越南航天员的,彩色的,黑白的,令人眼花缭乱,惟独没有发现中国航天员李金龙和吴杰的
告别了麦依波罗达上校,我们赶紧前往曾经培训了大量外国航天员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模拟实验舱大型实验教练室,那天刚好有美国航天员在进行现场训练,我们饶有兴趣地旁听了十几分钟。亚历山大告诉我,实验室侧面有一个不大的房间,是来这里参加航天培训的外国航天员的生活管理中心,我们走进房间,见到墙上贴满了外国航天员的各种照片,有日本女航天员的、阿富汗航天员的、美国航天员的、越南航天员的,彩色的,黑白的,令人眼花缭乱,惟独没有发现中国航天员李金龙和吴杰的。
这时候,一个个子很矮的军官走进屋来,他自我介绍说,他叫德米特里,是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模拟实验室生活管理中心的主任工程师,我见到他肩上的军衔是中校。知道我是从北京来的记者,德米特里格外热情,一通张罗,又是给我展示接受培训的航天员的宇航服,又是给我介绍他们这里从世界各地来接受培训的航天员的情况。原来他们这里的工作之一,就是在训练之前和训练之后给航天员提供服装和其他方面的保障。
-我清晰地看到了1997年8月1日,李金龙和吴杰在此开始接受培训3天的登记,他们的签名全部是俄语的
突然,他像想起什么来了似的,说:“哈哈,你一定想看看你们航天员穿过的宇航服吧?”我赶忙点头称是。我同时感到惊讶,李金龙和吴杰6年前的教官,竟然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宇航服号码:李金龙79号,吴杰63号!
于是,德米特里和他的助手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原来,中国航天员李金龙和吴杰穿的宇航服由于他们身材的关系稍微小一些,而来此参加培训的外国航天员近期又以欧美国家的居多,所以,就被“束之高阁”了。
德米特里和他的助手终于从服装柜里找到了我想看的宇航服。德米特里告诉我,这种培训宇航服和真正的宇航服别无二致,重量为8.5公斤,他还特地给我演示了宇航服手腕部分的衔接和头盔的佩戴等。就在我们看宇航服的当口,德米特里突然和助手在里屋召唤我们,原来,他们很细心地找到了6年前的服装经手记录,我清晰地看到了1997年8月1日,李金龙和吴杰在此开始接受培训3天的登记,他们的签名全部是俄语的。
-就在李金龙和吴杰离开“星城”6年后,在这个并不遥远的未来,中国人竟然实现了理想
德米特里和他的助手都对中国即将发射载人飞船表示惊讶,他们回忆说,当年李金龙和吴杰在这里学习的时候,他们都认为中国人在俄罗斯的宇航中心接受培训,将来一定是首先搭乘俄罗斯的宇宙飞船上天,中国人要实现自己的载人宇宙飞船的梦想还是一个遥远的未来。然而,就在李金龙和吴杰离开“星城”6年后,在这个并不遥远的未来,中国人竟然实现了理想!在他们瞪眼、耸肩、闭眼和摇头等一系列表示惊讶和不可思议的动作之后,终于竖起了大拇指:“中国人,玛拉接次!(俄语:好样的意思!)” (文/孙越 摄影/孙越娜佳)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