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欧阳国忠新著《中国电视前沿调查》
彭国元
近些年来,媒体热催生了一些有关媒体研究的专著,如《媒体中国》、《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报业中国》等等。这些作品的问世,昭示着热运作的中国传媒业已开始进入冷思考的年代。
马年岁末出版的欧阳国忠新著《中国电视前沿调查》堪称这道风景中的又一抹亮色,被清华大学博导尹鸿教授誉为“国内一本具有实践操作价值的电视案例‘教科书’”。
全书25万字,分“实战篇”和“求索篇”两部分。密集的信息、宽泛的触角、深刻的批评、新颖的视点、超前的预测牢固地搭建起了作者的“眺望”平台。
一、 让信息“爆炸”
当今时代,追求信息最大化是读者阅读欲的极大满足。该书信息
密集,点多面广,资料翔实,拓人视野。作者潜心搜罗,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途径,掌握了很多一手或二手材料,让人目不暇接,产生“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视觉愉悦。比如,书中收集并解剖了全国50多个“领跑中国电视”的栏目和特别策划,从熟悉到陌生的,从身边的到遥远的,应有尽有。在推出这些“个案”时,不仅详细介绍了栏目的来龙去脉和节目“实况”,而且透露了有关鲜为人知的“屏前幕后”。又如,该书在“实战篇”中重点择取当下甚为红火的“速配”、“谈话”、“真人秀”和“益智”四种电视节目形式,既对它们逐一进行溯本求源,又概述其发展、演绎脉络,同时还对其代表栏目进行条分缕析,点面结合,令人豁然。在谈及速配节目时,以《玫瑰之约》为切入口,带出由其催生出的20多个“同胞兄弟”。在此基础上,作者笔锋一转:“《玫瑰之约》乃《非常男女》‘后裔’,而《非常男女》类节目“最早起源于欧美,后来经过日本的亚洲化处理,再经过台湾的本土化移植演变而成。”在论述“真人秀”节目一章中,作者提出国内“真人秀”的开山鼻祖是《生存大挑战》,随后才冒出了《走入香格里拉》、《完美假期》等,并“端”出了一批西方大型电视“真人秀”节目个案进行盘点与链接,大大丰富了信息点。此外,该书还介绍了默多克新闻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维亚康姆等海外传媒巨头和光线电视、银汉传播等民营电视群体以及赛迪影视、中信文化等第三势力的概况及运作模式,为电视机构和电视从业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二、 对准问题出重拳
就电视而言,当今已步入了既需要批评却又害怕批评的矛盾时代。一方面,热闹当头的电视逐渐暴露出了某些难改的积弊甚至“顽症”,需要有人棒喝和把脉;另一方面,一些电视人自我感觉良好,又碍于面子,听不得逆耳忠言。令人欣慰的是,毕竟有人站出来“发难”了。从《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到《中国电视前沿调查》,从专著到散篇文章,字里行间透溢着一股仗义直言的“武侠”之风,难能可贵。
疮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将它揭下。欧阳国忠先生作为湖南电视圈的一名“老兵”,深知当今电视业的亮点与毛病,谈成绩浓墨重彩,挑毛病也不遗余力,这是电视人最宝贵的品质。全书贯穿着浓郁的理性思辩色彩,思想的张力充溢着各个章节。如“速配类节目之忠告”、“谈话类节目之忠告”、“电视‘真人秀’之忠告”、“益智节目之忠告”、“主持人要比拼什么”、“人才浪费触目惊心”、电视频道“千人一面浪费资源”之类篇什份量不少,且笔锋犀利,对当今电视界存在的诸如“跟风”热、庸俗问题、资源浪费问题等众多有目共睹的“顽症”进行了辛辣剖析,并开出了一些有效的“药方”。
比如:在谈及当今电视主持人的毛病时,作者指出,不少主持人“患上了三种病:弱智、自大病、港台流感“。
又如,作者引用专家的观点形象地指出目前国内谈话类节目存在着“跑冒滴漏”现象:“跑”是指跑题,主持人不能正确引导谈话;“冒”即谈话节目冒出不妥当的话,与中国人的价值观不相符;“滴”即滴滴答答、拖泥带水,时间超长,不着边际,越听越烦,观众难得从水中捞出一点干货:“漏”即选题不适当,话题无聊,可谈可不谈,却漏掉一些重要话题。
在对益智节目的“忠告”中,作者是这样“坐台把脉”和开“药方”的——
病症一:赤裸裸的金钱游戏。药方:在“玩”中找出路。
病症二:头脑发热,盲目跟风。药方:如果你还准备跟风,请尽快打消这念头,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如果你正在做这种节目,感觉大势已去的话,那就尽快金盆洗手吧;如果你能在同类节目中做到前三名,那你就勇往直前吧!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电视台内部建立起“栏目创办风险追究制度”,谁头脑发热,就让他倾家荡产,自作自受好了。
病症三:“题”材枯竭,出题弱智。药方:养一批书虫,直到把所有的书都蛀尽为止。
三、 说自己有新意的话
学术研究,最忌吃别人嚼过的馍,最难得的是发自己的声音,抒有新意之见。《中国电视前沿调查》较好地做到了这点,书中不少真知灼见让我们触摸到了作者对电视业的超前领悟和独具匠心。
该书关于主持人的分析极具见地。作者指出:“优秀主持人从记者中走来”、“主持人比拼到最后就是比人格魅力”。为了支撑这一结论,作者作了大量调查并举例,比如亚洲最著各的和最受欢迎的电视主持人韩玉花在当主持人之前曾是一位优秀记者,并至今更喜欢别人称她为记者。她认为:“在做一名主持人之前,你必须先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这样你才知道什么是新闻。”在美国,99.9%的电视主持人都是从记者中选拔出来的。当主持人之前,必须先当几年记者。拿这个观点来比照我国时下的主持人现状,便会令人发出“苦恼人的笑”。当今活跃国内电视荧屏上的主持人,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帅男靓女,且大部分主持人并未从事过记者工作,虽然其中不乏“精品”,但也有不少人思想浅薄、知识储备不足,凭一张漂亮的脸蛋和一些作秀的搞笑在台上扭来扭去,这样的主持人难道能长久地主持出高品位高质量的节目?
在谈到未来电视主持人的生态时,作者认为,电视主持人想在快意行“江湖”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修炼出以下三种“功力”;多种语言沟通能力、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化的工作技能、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论及国内电视人才的流向时,作者预言有四:一是流向境外传媒机构驻中国公司或办事处,二是流向社会影视制作机构,三是流向报刊杂志、网络公司等其他媒体,四是高等院校的传媒学院。这些见解颇有新意和预见性。
总之,《中国电视前沿调查》是一扇信息之窗,是一本创作之作,是一枚很有嚼头且令人回味的青橄榄,是一竿引领电视人走向专业深外的路标!
《中国电视前沿调查》作者欧阳国忠电话010-86179173
邮箱oygz@vip.sohu.net |